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2016年开始,“知识付费”渐渐成为时尚。20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2016年开始,“知识付费”渐渐成为时尚。2016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通过这一平台,你可以快速地找到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用一分钟时间为你答疑解惑,很多名人和各领域的专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费问答模式。随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全力打“得APP”,喜马拉雅FM创办知识付费节“123知识狂欢节”,知乎上线“知乎live”等等。进入2017年,这一趋势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3月7日,豆瓣网推出了首款付费产品——“豆瓣时间”;随后腾讯CE0马化腾表示,微信公众号正加快上线付费订闻订阅。

有人说:“为什么很多人试图去为知识付费?因为他们期望转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时代变化太快,别人懂的东西自己不懂,怕落后于他人,害怕自已被杜会淘汰。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知识付费学习跟紧这个时代,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和学习。”

还有人说:“知识付费学了这么多,就像没学过一样。你得到的知识根本称不上知识,充其量只是信息。”

认真阅读这则材料,谈谈你对“知识付费”的认识和看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在800字以上。

 

知识付费,时代的进步 当“知乎”给知识打上了标价,“知乎”成了“值乎”;当“在行”孕育了“分答”,每一句话必千金可贾。就这样,一个时代——“知识付费”的时代,訇然开启。 随之而来的,自然少不了那些“汹汹”舆论。它们或夹枪带棒,或飙血厉命,或呼天抢地:腐朽的拜金主义岂能猖獗于世?经济社会的糟粕必除之而后快!呜呼,我堂堂中华斯文扫地矣! 面对诸如此类的聒噪闲碎,当如何处之?我的回答是:走自己的路,且让它们无路可走! 互联网时代,人们早已养成了通过网络百科、搜索引擎等免费获取海量信息的习惯,所以当“知识付费”一出现,那种积习自然会遭受颠覆性的冲击,它必然玩命地抵抗。但是,时代的洪流岂是碎坷浮芥所能阻挡? 人类花了足足上百年才从斗转星移中看出点头绪,总结出客观的定律;又花了几百年才从这些定律中总结出那更接近事物本质的相对论。求获新知的道路如此艰辛漫长,可见一斑。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说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而获就必须付费。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免费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知乎”“在行”等网络平台推出知识付费相关产品,旨在告诉我们:知识来之不易,专业而正确的解答必须获得其应有的尊严。 为知识付费,是为那些拥有知识的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买单,是对知识分享者的感谢和补偿。“知识付费”不是拜金主义,而是对知识人的感谢和尊重,是“人性”主义,也不是经济糟粕,而是合乎现代社会经济规律的交换方式。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是为知识付过费的,只是我们可能更习惯于为看得见、触摸得到的事物付费,比如,我们花钱去琴行学乐器,缴费去培训机构补习,等等。而对于那些来自虚拟世界的知识,我们还没有付费的意识和习惯。这或许是古代读书人那清高的背影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以至于我们把“视金钱为粪土”作为读书人的戒律,把所有与金钱有关的行为都斥为“铜臭”。所以当虚拟的网络开始提出知识付费时,我们便顽固地认为是“斯文扫地”。其实,它恰恰是现代文明的体现,是契约精神的注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知识付费”的制度建设、具体的收付标准、实际的管理措施等等一系列的政策也将逐步完善。 知识,切实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对人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为其付费理所应当,情所应当,法所应当。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针对“知识付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属于任务驱动作文。所给材料首先阐述“知识付费”渐渐成为时尚。开始是付费问答,紧随着是罗振宇的“得到APP”,喜马拉雅FM创办知识付费节“123知识狂欢节”,知乎上线“知乎live”等等,进入2017年,“知识付费”这一趋势丝毫没有加速的迹象,豆瓣网退出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腾讯CE0马化腾表示微信公众号正加快上线付费订闻订阅。各类“知识付费”产品是层出不穷。这说明“知识付费”是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然后材料讲述了几个人们对“知识付费”的看法。针对这种“知识付费”现象,有人认为之所以有人愿意为知识付费,是因为这些人期望“转角遇到更好的自己”,也就是说这些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希望通过付费学习知识,充实自己,让自己更优秀。是从“知识付费”行为的目的出发,“知识付费”是为了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同时也暗含着付费的知识是能使自己边优秀,是更好的知识。也有人说之所以有人愿意为知识付费,因为时代发展太快,害怕自己落后于别人,希望通过知识付费学习紧跟时代,更加快速高效吸收和学习。这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害怕自己落后与时代,付费学习是为了跟上时代。包含 “知识付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有“知识付费”能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有人说知识付费学了很多,结果就像没学一样,原来付费得到的知识根本称不上知识,充其量只是信息。这是针对“知识付费”的具体知识内容,“知识付费”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是一些信息。这就是说“付费知识”鱼龙混杂,存在伪知识。或者说知识付费也存在弊端,比如知识的碎片化。因为知识付费,直接把观点结论呈现给你,跳过了原因、推理、依据,你得到的只是一堆结果(信息),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分析,作文时可以有以下立意:①知识付费,促进学习;②知识付费,时代的进步;③知识付费,让知识传授过程变成了交易,多了功利欲念,少了分享知识的温情和高尚;知识付费,斯文扫地;④让知识的唾手可得与思考能力的提升齐飞;⑤知识付费,要理性选择,莫让知识付费乱花渐欲迷人眼。注意:作文时,无论从那个角度进行立意,都要围绕“知识付费”发表看法,字数在800字以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菟丝子是一种典型寄生的植物。菟丝子的寄生会造成作物减产,____:一是菟丝子深入宿主,获取生长所需的一切;二是缠绕在宿主叶片上,影响其光合作用。____?这就不得不说说它的神奇武器——吸器,菟丝子通过吸器完成寄生。菟丝子除了从寄主转运营养,____。这样看来,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菟丝子窃取寄主的营养,但是也能帮寄主除去病菌。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面各情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

B.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腾讯体育消息)

D.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 依照法律规定,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6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

B. 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为名人。

C. 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

D. 只要还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话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量非本小区人员居住在小区地下室,严重影响居民的安全保障!业主们忍无可忍,多次投诉街道综合治理办。

②中国渔政201船开始向北返航,离开钓鱼岛海域,我在右侧的甲板上看到,两艘日本巡逻舰还是不即不离地随行在旁。

③李达康看着眼前这位和自己共事了十多年的问事,他深深感到,这次分离,他们很快就会相去无几

④应该看到,结构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一个成熟的产业需要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

⑤由于标签缺失、信息不足,少数不法经营者趁机以次充好、掺杂掺假,致使散装食品浑水摸鱼、良莠不齐。

⑥不确定的研究成果,不应去蹭某个社会热点,只应有一说一,弃用“也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汇。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在评价诸葛亮时,借刘备“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2)《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作者通过“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