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曾说:“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读原书。”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很多讲«论语»的书,发行了上百万册,但与此同时,我关心的是,________?或者打一个大折扣,有十万人读«论语»,也是很大的成功。我们常说需要面对大众传播经典,_______,只读别人对经典的解释,会有什么后果?说不定比不读还要坏。

 

①只读讲«论语»的书而不读原著 ②是否也发行了上百万册«论语»原著 ③但大众如果不读经典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很多讲《论语》的书”分析可知,此处主要是讲现在的问题是只读讲《论语》的书,很少读原著;第②处结合前面关于“讲《论语》的书”“原著”分析可知,此处对应的是“发行了上百万册”,可以填入是否也发行了上百万《论语》原著;第③处结合“需要面对大众传播经典”“只读别人对经典的解释”分析可知,此处是假设大众不读名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对于中国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至»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的场景写得精彩传神,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和闲适恬淡的情怀跃然纸上。

B. «西塞山怀古»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阐发了“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主题。

C. «潮州韩文公庙碑»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对他忠心耿耿、无所畏惧的精神表示钦佩,对他政治上和人生的不幸表示了深切同情。

D. «朋党论»对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作了深入剖析,指出君子之朋虽然从“利”出发,但他们以“道”相互联结,有着共同的追求,因而能“终始如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中国天眼”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坚韧执着、勇于创新和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还有一座领先世界的射电望远镜。

B. 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C.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睦邻、富邻、安邻”政策的集中体现,为东亚地区发展搭建了新的地区合作,有利于实现区域内持久和平与繁荣。

D.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生动塑造了以何建一、江晓琪、刘慧敏等为主的急诊科医疗团队救死扶伤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和他们丰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市地处山东腹地,干湿季节明显,光照时间较长,具有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天高地厚的自然优势。

②近日,多地开始实施“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规定,希望能够在川流不息的路口凝聚起司机和行人的共识。

③处于春秋鼎盛的时代,青年人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要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和中坚。

④虽然目前我国主题公园达2500多家,但具有高质量规划和长远发展能力的主题公园仍属凤毛麟角

⑤从上月15日正式开始供暖至今,已有近一月时间,家里的暖气一直不热,老李一家人每天噤若寒蝉。

⑥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这“新四大发明”的嬗变,再现了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从时、空两方面着笔,表达出自己沉重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了朦胧迷离、悲戚哀怨的意境。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洞箫的演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②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①柳宗元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而一同参加革新运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此而分别贬至更荒远的漳州、汀州、封州、连州任刺史。②薜荔:常绿藤本植物,又名木莲。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长途跋涉赶到柳州,为了一睹海天相连的辽阔景象,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城楼。

B. 颔联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使诗人战栗惊悸,景中含情。

C. 芙蓉和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这与屈原的«离骚»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D. “岭树”句仰观重岭密林,“江流”句俯察江水曲折,这里写作者近处所见,真切细致。

E. “共来”两句既与首句“大荒”照应,又统摄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传出“寄”字神韵。

2.请从“愁思”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