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末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

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自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选自《<宋诗选注>序言》,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以后的文人对宋诗的评价起起伏伏,让宋诗饱尝世态炎凉的滋味,都是因为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不幸。

B. 明代文人苏平认为宋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这种批评没有分寸,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C. 明代中叶以后的“公安派”把宋诗抬出来,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实际上苏轼远不及杜甫。

D. 宋人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学唐诗而不像唐诗,从而让一些明人瞧不起宋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举金人、明人、清人对宋诗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证明人们对宋诗的评价有失偏颇。

B. 第二段借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来类比宋代诗人在唐诗之后的境况,说理上取得了鲜明生动的效果。

C. 第三段把宋诗和明诗作比较,是为了突出明诗像唐诗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

D. 第三段从“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两个方面概括说明了宋诗取得的成就和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他们认为唐诗中没有好作品。

B. 在作者看来,宋诗遭到了唐诗的挑战,比赛的结果是宋诗失败了。

C. 若明人能看清宋诗的价值所在,他们就可能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不会失掉适当的比例感。

D. 宋诗如果在“大判断”上有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就可饒在唐人的基础上翻出新意来。

 

1.D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宋代以后的文人对宋诗的评价起起伏伏,让宋诗饱尝世态炎凉的滋味”有误,第一段说“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可见南宋时就出现了,并非是“宋代以后”,同时并非全是“世态炎凉”,还有“市价涨落的滋味”;“都是因为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不幸”有误,文章第三段的开头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B项,“认为宋诗只有一首可取”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文中说的是“近体诗”,选项扩大了范围;“这种批评没有分寸,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错误,第一段最后作者的评价是“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C项,“明代中叶以后的‘公安派’把宋诗抬出来”有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不仅仅是“公安派”,选项以偏概全;“实际上苏轼远不及杜甫”有误,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对文章论证方式、论证结构的把握。C项,“第三段把宋诗和明诗作比较,是为了突出明诗像唐诗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错误,选项弄错了方向,本文的论说对象是“宋诗”,写明诗的目的是为了宋诗服务的,第三段把宋诗和明诗作比较,其目的应是突出宋诗学唐诗而不像唐诗,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公安派’……认为唐诗中没有好作品”错误,文章第一段只是说“‘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只是捧宋诗超过盛唐,捧得苏轼超过杜甫,并没有认为唐诗中没有好作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 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

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选择上面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家庭教育过程中, 一些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发火,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样做,父母不仅无法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一定会使孩子走入歧途。反之,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控制情绪,并不是要父母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父母要想孩子身心健康,就要把全部精力用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

(1)父母对孩子发火不一定会使孩子走入歧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为什么老鼠总也不会灭绝

有的科学家认为,老鼠采取的是以量取胜的生存方式(1)_____,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后代多达5000只!而且幼鼠的成活率极高,另外,老鼠的个体小,能无孔不入,到处安家。(2)___,五谷杂粮各种昆虫甚至各种垃圾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再就是它的感官特别灵敏,具有极强的抗病能力。(3)___,所以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年轻缺乏经验,您把这样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交给我, 真是感觉有些不堪借重。

B. 昨日去府上拜访,不巧您有事出门,二位高堂热情款待,我真有回家的温馨感受,甚感荣幸。

C. 他接过李老师赠给的字画,连声说:“感谢您的惠赠,回去必当补壁,一定会使寒舍蓬荜增辉!”

D. 瑞士联邦主席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紧张日程中拨冗会见各界人士,体现了对瑞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战狼2》《芳华》等电影的票房都过了10亿。

B. 现阶段,我们进行国史研究时,不可能不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生冲突,也不可能回避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激烈的斗争。

C. 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长大后投身科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

D. 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发展的环境,都需要从外部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最大限度激发青春活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