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以“从这里开始”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

以“从这里开始”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从这开始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梦,并为它努力,为它奋斗,走在追梦路上,或彷徨,或悲伤,但总会朝着那个既定的目标,屡败,屡战。 无论是多么广阔的天空,也有一颗星星,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无论人生的路上有多么黑暗和坎坷不平,也有一盏启明灯,在照耀着我们的前进。它就是梦想。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它指引着人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前行。小学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在班里有鹤立鸡群的表现。有了这个梦想,我便开始努力奋斗,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总是认认真真的完成,后来,我慢慢的感觉到老师的严厉,作业的压力。才又一次感觉到实现梦想的艰难,有的时候,我真想停下来,不想再坚持了。我常常想,我一个瘦弱的小孩子,没有必要吃那么多苦,就为了追求一个梦想。那时,便很羡慕比我小的孩子!可自从上了五年级,我的梦想就成了要当上小学教师,我曾看过几本书,书上说:“老师像火光温暖人心,细雨般轻柔的语言,渗透我们的心扉,滋润我们的心灵;老师就像太阳,让每一颗种子萌发生命的幼芽,老师也像大地,让每一个希望变成丰硕的果实。上课时,老师您会绘声绘色地讲课,把同学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工作做得踏实努力。读书时您在那写写画画,涂抹勾勒;思考时右手扶头,左手疾书略有所思。激动时一会儿用双手在空中比划着,手臂微屈,手指摆出个奇特的造型,似乎世界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一会儿又转身离座,眉头紧锁,还不时的停下来沉思久久,像是在解决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每当我一想到梦想的花朵会灿烂的为我盛开,我选择了坚持,因为我坚信,努力奋斗的汗水,一定会浇开梦想这朵美丽的花。我期待着……在追梦的路上,太多的艰辛使我的勇气衰退,而梦想像一个打气筒,时刻给我鼓励,让我在困难面前一次次站起来,对未来充满期待,继续前行。 在生活中,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才没有黑暗,因为有了梦想,生活才五彩缤纷。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困难有时像绊脚石,但我们可以战胜它,攀上成功的峰巅。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注意抓住文题中“这里”一词立意,为题中对“这里”没有具体的要求,可大可小,可以是知识,可以是能力,也可以是情感。可以另辟蹊径,抒写人生经验,道德修养和文明风尚。可以通过对“开始”含义的拓展,进一步扩大选材的空间,写出更优秀的文章来,“开始”一词看似平凡,但平凡中显出精彩,“从这里”一词,不仅要求点出事件发生的地点或空间(或者抽象的本质的“这里”),可以作环境渲染,突出“这里”的特点,其或宁静,或热烈,或简小,或阔大。从文体看,要求写记叙文,行文时,“这里”须与“开始”紧密相连,存在彼此的因果关系,换言之,没有了“这里“,就失却了进步的空间,不能与文题熨贴,“开始”,则意味着在这里取得的或大或小的进步,只是一个良好开始,是发端,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所以,要取得更大进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更需要发奋图强,千锤百炼,所以在写法上,结尾应当深化题旨,这样才能与题目契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与原句内容连贯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查看答案

六、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一九三六年三月末日于成都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本文从总写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开始,到方寸之地的茶馆结束,叙述层次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B.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第③段写无锡梅园苏州邓尉的梅花和林和靖就通过对比来表现了成都的梅花品种多而且好的特点。

C. 第⑤段引用“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写出了成都花会的盛况,成都人借花会的机会来尽情发泄,倾城而出的热闹画面。

D. 第⑥段写百花潭的钓鱼人,用“无论”“总有”“不管”“总要”“才”等一组词语,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点。

E.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轻松悠闲的笔调,把成都春天的景象和风俗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表达出对成都春天的喜爱之情。

2.请赏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

(2)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3.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坚持真理、无悔献身的诗句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 ”

(2)《赤壁赋》表现人生渺小且短暂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3)或取诸怀抱, 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4)《氓》中“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用了比兴的手法,表现女子年轻时的美貌状。

(5)复为慷慨羽声, 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6)《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用女子思慕恋人来表现自己对贤才的渴慕。

(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 。 (《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浦途中①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

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4.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仙都峰记

袁枚

或告余曰:“子从雁宕(即雁荡山)归,则永嘉之仙岩、缙云之仙都峰,均可游焉。”余谨之。误记仙岩为归途之便,舟行十里,方询土人。曰:“南北殊路矣。”心为缺然。及至缙云,以仙都谋之邑宰,有难色,以溪涨辞。余遂意于游。

行三十里,止黄碧塘,日已昳,望前村瓦屋鳞列。从隶曰:“此虞氏园也,盍往小憩?”如其言,园主迎入茗饮,未暇深语,仍还旅店。将弛衣眠,闻门外人声嘈嘈,则虞氏昆季,曰:“别后见名纸,先生即袁太史乎?”曰:“然。”乃手烛上下照,唶且骇曰:“我辈幼读先生文,以为国初人,年当百数十岁。今神采若斯,是古人复生矣。愿须臾留,明日陪游仙都。”余未及答,而少者卷帐,长者捧席,家僮行李,已至其家,折暨张饮。

次日,厨具馔,里具车,导入响岩。石洞隆然,叩之应声。有小赤壁,有鼎湖,草树卉歙,高不可上。仙榜岩雉堞横排,可书数百姓名。旸谷为溪水所啮,非梯莫登,仅遥瞩,于大方石上有宋嘉定磨崖,及王十朋诗,约略可识。未一日,而仙都之游毕,仍宿虞氏家。

嘻!是游也,非虞氏主之,则仙都不可游;非从隶有请,则不诣虞氏;非日尚晏温,或有雨。则从隶虽请亦不往;非具生纸以名通,则虞氏亦不知我为何人。我之当游仙都,仙都之当为我游,天也,非人也。然仙岩咫尺可游,而于意外失之。仙都心已决舍,万不能游,而于意外得之。一游也,无大关系,而世事之如是,其它何可类推哉!亟记之,以志遭逢之奇,以表虞氏好贤之德。主人名沅,字启蜀,为唐水兴公之后人。

(选自《袁枚文选》)

注:唶(zé),感叹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谨之      认识    B. 余遂意于游               断绝

C. 家僮行李    用肩扛    D. 非从隶有请,则不虞氏     造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少者卷帐,长捧席           亚父,范增也

B. 当游仙都                   月出于东山

C. 非具生纸名通                 夫夷近,则游者众

D. 旸谷为溪水啮                 不者,若属皆且为

3.下列都属于作者能够实现游仙都峰原因的一项是(    )

①以仙都谋之邑宰,有难色       ②从隶曰:“此虞氏园也,盍往小憩?”如其言

③愿须臾留,明日陪游仙都       ④已至其家,折塈张饮

⑤然仙岩咫尺可游               ⑥具生纸以名通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三十里,止黄碧塘,日已昳,望前村瓦屋鳞列。

(2)一游也,无大关系,而世事之舛如是,其它何可类推哉?

(3)亟记之,以志遭逢之奇,以表虞氏好贤之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