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每逢假期,景区门票涨价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每逢假期,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总是不绝如缕。公众普遍感到,旅游景区越来越让工薪阶层去不起了。

②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③环保局虽然是环境执法部门,可是对污染源在邻县造成的污染却望尘莫及,无奈之下只得向记者反映。

④如果目不见睫,缺乏自律意识,就容易受权、钱、色、欲的腐蚀,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以至酿成许多人生的苦果。

⑤钱钟书年轻时就心无旁骛,目不窥园,这为他以后成为一个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学界泰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⑥年轻和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个流程的青睐或是鄙弃,否则就是对造物主的大不敬,是浅薄的行为。

A. ①③⑥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①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此处望文生义。可用“不绝于耳”。②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语境正确。③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此处不合语境,宜用“鞭长莫及”。④目不见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语境正确。⑤目不窥园: 形容埋头读书。语境正确。⑥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语境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 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信,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 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着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 ”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生的尊严,劈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 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 可以耿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培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培烛。倾听黑暗的培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怡当的两项是

A. 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从祖母逝世前示意我们点上蜡烛写起,既扣住了“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这一标题,又增添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B. “我”父亲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C. 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祖母的大便时祖母像疯子一样发火、像小孩一样哭的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和叔叔的孝心,更表现出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

D. “这苦难的烈马,一且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E. 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世。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2.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叙述到百里外去的人,要在前一天晚上把用作干粮的米舂好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苏庠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航渡口带烟横。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

秋水芙蓉聊荡桨,一樽同破愁城。蓼花滩上白鸥明。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

【注】①苏庠:南宋初词人,少年时便能写诗作词,但不求取科举,隐逸以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吹蒲叶,冷落的庭户,迷蒙的渡口,重叠的晚山,描绘了一幅清明远的初秋傍晚图。

B.词的上片渲染了萧瑟凄清的秋意,主要是为下文抒情营造氛围。

C.火红的蓼花,白鸥镶嵌其中,鲜丽明亮,折射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这首词从诗句看是写隐居时的闲适,但作者却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莫名的愁。

(2)结合全词,简要说说下片“一樽同破愁城”一句中的“愁”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阿房宫賦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气候不齐    B. 齐、楚之精英

C. 一旦不能有    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B.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所,座)

C. 杳不知其所也(之:到,往)    D. 戍卒叫,函谷(举:发动)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海,古时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文中泛指海内之地,即中原地区。

B. 幸,古代称天子所到之处为临幸,所爱为宠幸。

C. 锱铢,指极为细小,锱、铢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D. 族,这里指“灭族”,是古代一种酷刑。一人有罪而把(罪犯的)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社牧,号樊川居士,他与著名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B. 第③段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C. 第④段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D. 《阿房宮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非常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他的前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  “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弟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