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苏庠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苏庠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航渡口带烟横。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

秋水芙蓉聊荡桨,一樽同破愁城。蓼花滩上白鸥明。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

【注】①苏庠:南宋初词人,少年时便能写诗作词,但不求取科举,隐逸以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吹蒲叶,冷落的庭户,迷蒙的渡口,重叠的晚山,描绘了一幅清明远的初秋傍晚图。

B.词的上片渲染了萧瑟凄清的秋意,主要是为下文抒情营造氛围。

C.火红的蓼花,白鸥镶嵌其中,鲜丽明亮,折射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这首词从诗句看是写隐居时的闲适,但作者却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莫名的愁。

(2)结合全词,简要说说下片“一樽同破愁城”一句中的“愁”的含义。

 

⑴C ⑵①悲秋之意。一阵秋风扫着蒲叶而来,院子里杂草枯败,秋天不期而至让人产生愁绪。②对家国沦亡的哀怨。忧叹南宋君臣不思收复失地。 【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C项,“折射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错误,是表达作者的愁情。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第一,从揣摩景物特点来分析愁的内容,词的上片写风吹蒲叶,冷落的庭户,迷蒙、寂静的渡口,重叠的晚山,凄厉的鹤声。描绘了一幅清疏明远的初秋傍晚图,渲染了浓厚的秋意。可以得出作者有悲秋之愁。第二,结合注释“南宋初词人”联系时代,“一樽同破愁城”,欲借酒浇愁,忧叹南宋君臣不思收复失地,表达对家国沦亡的哀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阿房宫賦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气候不齐    B. 齐、楚之精英

C. 一旦不能有    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B.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所,座)

C. 杳不知其所也(之:到,往)    D. 戍卒叫,函谷(举:发动)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海,古时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文中泛指海内之地,即中原地区。

B. 幸,古代称天子所到之处为临幸,所爱为宠幸。

C. 锱铢,指极为细小,锱、铢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D. 族,这里指“灭族”,是古代一种酷刑。一人有罪而把(罪犯的)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社牧,号樊川居士,他与著名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B. 第③段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C. 第④段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D. 《阿房宮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非常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他的前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  “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弟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自助式养老是近年来人们在探寻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显然,不依靠政府养老,这就使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沉重的养老负担。而熟悉的人们在一起生活,就不会发生矛盾;不发生矛盾,人们的心情自然就舒畅;这样,每个人都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①熟悉的人在一起,不一定就不会发生矛盾。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季玫瑰又称紫枝玫瑰、无刺玫瑰,它花香浓郁,花色瑰丽,花期也长,可夏季赏花,秋季观果,冬春看枝,①___;其鲜花可食用、酿酒、入药、提取玫瑰精油,②___。四季玫瑰的根部分蘖萌生能力强,③_______,如果不分株会使营养分散而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开花少或不开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如今人的“网行”和文的“网行”都是“无人驾驶”般潜行,心下感慨不知不觉换了人间。鄙人虽廉颇老矣,好在尚能饭,弄微信不亦乐乎。

B. 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友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C. 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随:“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新兴领域的投资方向,以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D. 热浪翻滚的酷暑天气,朋友特意做了拿手菜“凤鹅烧冬瓜汤”招待我们,并不断嘱咐:“你家小女最爱吃这道菜了,一定要带孩子来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