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补 课 聂连新 物理老师聂志刚准备利用双休日为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补 课

聂连新

物理老师聂志刚准备利用双休日为班上的几个后进生补补课,没想到前脚刚跨进教室,后脚就被老婆桂花拽住了:“都什么时节了,人家的豆种早发芽破土了,咱家的地还没翻身。天气预报说了,明天有小到中雨,要是天黑以前没把三厢地翻完,你莫想进俺个家门。”不由分说,桂花粗壮有力的大手抓住聂志刚的肩膀就往外拖。聂志刚推了推眼镜,回头对着教室喊:“先回去吧,看情况今天是补不成了,下个星期再来,先回去吧。”

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会儿教室讲台,一会儿田间地头,一会儿西装笔挺,一会儿赤膊挑粪。不过打聂志刚调到毕业班后,就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很少过问家务事了。桂花上要侍候七十多岁的婆婆,下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娃子,里里外外忙得也确实不易。

回到家里,聂志刚顾不得换件衣服,掮了把锄头就出了屋门。时令已是清明过后了,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满坡都是,成群的蜜蜂在花朵间随意翻飞,和煦的阳光照得人直想打盹,两个歇脚的挑夫坐在草垛上点火抽烟,好一幅田园风光图啊!聂志刚走在地间的小路上,头一次觉得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是这样爽,难怪晋代诗人陶潜弃官归田,过得悠然自得无比惬意。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聂志刚今天浑身是使不完的劲,锄头在他手里就像握着根拐杖,下锄、掀土、磕碎,似乎都不用费力气。两个时辰不到,三厢地就给他翻得只剩下晒席那么大一片了。照这样的进度,在天黑之前完成桂花指定的任务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可以收个早工,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说不定还可以完成下星期的讲义呢。想着这些,聂志刚就嘻嘻地笑了。

吃中午饭的时候,桂花给他又是端水,又是递毛巾,又是拍打身上的碎土。桌子上也特别的丰盛,甚至还摆了一小盅他最爱喝的杨梅酒。咳,女人的心就像天上的云,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凶神恶煞一样,指手划脚,如今又侍候大老爷们似的,低头哈腰。桂花这个那个的交代了一番,就风风火火地去接聂志刚的班。

聂志刚吃第三碗饭的时候,桂花气急败坏地返回来了:“你这死脑筋,十足的书呆子,连自家的三厢地都认不出来,还不如趁早找块石头,一头撞上!”什么?忙活了大半天,都做无用功了!聂志刚怎么也不相信有这么回事,河边那块三厢地他是去过的,记得去年夏天的时候,他亲手给辣椒苗施的肥,今儿上午的时候,辣椒枯枝还竖在那儿呢。桂花气得跺脚:“猪啊,去年就你家种了辣椒?咱家的三厢地在河东知不知道?你去瞧瞧,你学雷锋帮谁做好事了?”难道真的弄错了?聂志刚被桂花放连珠炮似的一通臭骂,自觉理亏,不敢申辩,只一声不响跟了桂花往河边走。

到得了河东桂花认定的那块地,两口子都傻了眼: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家的三厢地已叫谁翻过了,平平整整地躺在那里,泥土磕得细碎。从又湿又松的泥土可以看出:这地刚翻过不久。咦,这就奇了,他聂志刚错翻了别家的地,自家的地又莫名其妙别人帮着翻了。难道是那块地的主人回报他聂志刚慷慨行为的结果?不可能,都是乡里乡亲,为什么不直接打声招呼?聂志刚东瞧瞧西看看,终于在土埂边缘找到了五六个大小不一的脚印,脚印都不大,三十六七码长。聂志刚想起来了,一定是他们——班里那几个后进生——那有一个疯子母亲的黄小东,那从小就父母离异、由爷爷带管长大的聂芒,那上山打柴时不小心摔断了胫骨的李中中,还有……聂志刚想着想着,眼圈里就有一股温热的液体溢出来。

聂志刚没有说什么,回到家里,从书桌上挑了两本教科书,径直向其中一个后进生的家里走去……

——摘编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句表现出农村教师家庭和事业两头难以顾及,表现出农村教师的艰辛不易。

B. 第三段通过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表现出人物爽快的心情,想到诗人陶潜弃官归田,也想像陶潜一样,弃业归田,享受田园生活。

C. 桂花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志刚强大的后盾,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展现出一个勤劳顾家,性格直爽的农村妇女形象。

D. 文章结尾意味深长,展示出人物聂志刚情绪的涌动,对学生的行为心存感动,同时又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要继续前行。

2.文章在情节方面构思巧妙,为后文翻地埋下了伏笔,使文章前后衔接呼应不显生硬。请找出其中两处伏笔,并简要分析。

3.小说以“补课”为题,但纵观全文却主要在讲翻地,如何理解标题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1.B 2.①文章开头提到桂花拽志刚回去翻地时,志刚回头对着教室喊,其实这是对着教室里的学生在喊。学生也因此知道了志刚老师的难处,为下文学生为老师家翻地埋下伏笔。②文章第二段提到“聂志刚调到毕业班后,就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很少过问家务事了”,为下文志刚翻错田和桂花因此气急败坏埋下伏笔。 3.①从情节上看,文章以“补课”开篇,最后也以“补课”作结,前后呼应,文章结构更完整。②从内容上看,学生怕因补课而耽误了老师的家务事,主动给老师家翻地,翻地是补课的一段插曲,体现出学生的懂事和感恩。③从人物上看,老师聂志刚经过辛苦的劳作之后,仍坚持去给后进生补课,体现人物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特质。④从主旨上看,老师主动给学生补课,学生主动给老师翻地,展现了一种朴实纯真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人动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句子含义,B项考核环境描写的作用,C项考核艺术手法,D项考核文章的主旨,其中B项,理解有误,人物聂志刚虽然对农村教师现状感到抱怨和无奈,也向往像陶潜那样的田园生活,选项说人物要“弃业归田”,曲解了文意,也并无依据,从后文看出,人物是一个有担当的教师,不会轻易放弃农村教师事业。 2.试题分析:此题对情节技巧——伏笔的考查,首先我们要理解伏笔的定义。伏笔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然后细读文章,寻找暗示线索。如文中文章开头提到桂花拽志刚回去翻地时,志刚回头对着教室喊,其实这是对着教室里的学生在喊。学生也因此知道了志刚老师的难处,为下文学生为老师家翻地埋下伏笔;文章第二段提到“聂志刚调到毕业班后,就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很少过问家务事了”,为下文志刚翻错田和桂花因此气急败坏埋下伏笔。 3.试题分析:此题对标题作用进行分析,可从小说人物、情节、内容主旨等三个方面思考其作用。从情节上看,文章以“补课”开篇,最后也以“补课”作结,前后呼应,文章结构更完整;从内容上看,体现出学生的懂事和感恩;从人物上看,体现人物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特质;从主旨上看,展现了一种朴实纯真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人动情,深化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一词具备了多重道德内涵,常与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端正的言行等含义直接相关。而事实上,“君子”最初只用以指代人物的社会地位,并不具备道德素养的要求。其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

《说文》释“君”为“尊”,意味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子”是先秦对男性的称呼。因此,“君子”原指地位尊贵的男子。甲骨文中未见关于“君子”的记载,西周时期的《尚书》中首次提到“君子”,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易经》中“君子”一词共出现20处,皆用来指称奴隶主。“君子”的使用频率在《诗经》里明显增多,共183例,除了少量作为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谓外,主要用以指代奴隶主贵族。

然而,因为“君子”往往指身居高位者,所以常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相联系,例如《尚书·无逸》要求君子“无逸”,不能贪图安逸。《诗经·淇奥》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当然,这种联系是比较松散、不固定的,所以《诗经》中也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

总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通常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尚未发展出系统的道德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当然,仍有部分“君子”的使用沿袭了先前的用法,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例如《道德经》26章“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31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两处提到“君子”,应指在军队中担任一定职位的官员。而道家另一部重要典籍《庄子》中有36处对“君子”的论述,其中与社会地位直接相关的只有《庄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一句。墨家典籍《墨子》中“君子”共出现115处,仅四分之一的“君子”具有社会地位内涵。儒家代表作《论语》中,仅10余处含有“君子”的论述明确用以指代社会地位。

如前所述,尽管“君子”仍用以指代男子的社会地位,但这一用法已逐渐为道德内涵所取代。需要注意的是,各家学说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并不一致,其构建的“君子”形象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对“君子”的描述,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相较于《论语》,《墨子》里“君子”的道德标准更近似于零散的“点”的要求,包含行义、兼爱、无斗等多个方面。庄子认为儒家学说中对“君子”的道德要求违背了人的本性,所以即使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也“非吾所谓臧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在宥》一文里描述了庄子对“君子”的设想:“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希望君子能够不显露才华与智慧,行事合乎天理,对待外物如同烟尘一般自由自在。

整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主要用以指称男子的身份地位,而具备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往往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因此人们对其道德品质会有所要求。这种地位和品行之间松散的联系,在诸子著述中逐步变得紧密。尽管不同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正是因为诸子学说的关注、讨论与阐释,“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才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

(选自2017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说文》的观点,“君子”一词的本义是指地位尊贵的男子。

B. 西周时期,“君子”指的皆是身居高位者,所以又常与一定的道德要求相联系。

C.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

D. 儒家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诗经》《尚书》《说文》以及诸子学说为佐证论述了“君子”一词从指称身份地位到具备道德内涵的过程。

B. “君子”一词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由松散、不固定到逐步变得紧密的过程。

C. 《尚书》中有对君子“无逸”的要求,《诗经》中也曾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可见,“君子”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

D. 按照庄子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即使是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的人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一词并非一出现就具备多重道德内涵,因此《诗经》中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B. “君子”一词从最初指称身份地位到最终确立起了一定的道德内涵,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地位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C. 春秋战国时期,“君子”的身份地位内涵并未完全消解,《道德经》《庄子》《墨子》《论语》中部分“君子”的使用仍沿袭了先前的用法即是例证。

D.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这并未妨碍 “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如何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助益我们的精神健康成长丰盈、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现实,就需要我们运用足够的智慧去辨别筛选。以下是从《论语》中选出的章句,请任选一两句并结合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它的感触与思考。

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②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③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④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⑤子曰:回(孔子弟子)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同“悦”)。

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同“逊”),远之则怨。

⑦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⑧叶公语孔子曰:“吾党(家乡)有直躬者(率直的人),其父攘(偷窃)羊,而子证(告发)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隐瞒),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文艺界的某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危害性有哪些?请简要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大脑通过释放褪黑素到血液中,使人睡意升起;清晨天亮之后,褪黑素的分泌被抑制了,____。人们就这样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着。_____,无形中扰乱了自然为人类调好的生物钟,人的睡眠因此大受影响。睡眠的过程其实是身体维护保养的过程,肌肉的增长、组织的修复、蛋白质的生成及生长激素的释放等。人造光线不仅是指人工照明,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样散发出人造光,所以,现代人的睡眠问题比以前更加严重。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发现“套路”和“圈套”还有不同的地方,“圈套”是处心积虑要欺骗别人,千方百计不让人发现,“套路”让人一眼就看穿,一点也不新鲜,无伤大雅,带有调侃的意味。这层意思是来自语素“套”,“套”还有一个“老套”的意思,总的来说“套路”就是“老套”的“圈套”,也骗骗不懂行情的老实人而已。

 

A

则是

往往

其实

/

或可

B

乃是

常常

显然

/

只能

C

乃是

常常

显然

因为

或可

D

则是

往往

其实

因为

只能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