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离合懑,景祖第八子也。健捷善战。年十八,腊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离合懑,景祖第八子也。健捷善战。年十八,腊醅、麻产起兵据暮棱水,乌春、窝谋罕以姑里甸兵助之。世祖擒腊醅,暮棱水人尚反侧,不自安,使阿离合懑往抚差之,与斜钵合兵攻窝谋罕。乌春已死,窝谋罕弃城遁去。后从完颜撒改讨平留可,阿离合懑功居多。

太祖擒萧海里,使阿离合懑献馘于辽。辽都统耶律讹里朵以二十余万戍边,太祖谋伐辽。阿离合懑奏日“辽主失德,中外离心,今乘其衅,可袭取之。”及举兵,阿离合懑在行间屡战有功。太宗等劝进,太祖未之许也。阿离合懑、宗翰等曰:“今大功已集,若不以时建号,无以系天下心。”太祖日:“吾将思之。”收国元年,太祖即位。阿离合懑与宗翰以耕具九为献,祝日:“使陛下毋忘稼穑之艰难。”太祖敬而受之。顷之,为国论乙室勃极烈。

为人聪敏辨给,凡一闻见,终身不忘。始未有文字,祖宗族属时事并能默记,与斜葛同修本朝谱牒。见人旧未尝识者,闻其祖父名,即能道其部族世次所出。或积年旧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有质疑者皆释其意义世祖尝称其强记人不可及也。

天辅三年,寝疾,宗翰日往问之,尽得祖宗旧俗法度。疾病,上其家问疾,问以国家事,对日:“马者甲兵之用,今四方未平,而国俗多以良马殉葬,可禁止之。”乃献平生所乘战马。及以马献太宗,使其子蒲里迭代为奏,奏有误语,即哂之,宗翰从傍为改定。进奏讫,薨,年四十九。

上闻阿离合懑临薨有奏事,日:“临终不乱,念及国家事,真贤臣也。”哭之恸。及葬,上亲临。熙宗时,追封隋国王。天德中,改开府仪同三司、隋国公。大定间,配飨太祖庙廷,谥日刚宪。

(节选自《金史·阿离合懑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或积年/旧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有质/疑者皆释/其意义世祖尝称其强/记人不可及也

B. 或积年旧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有质疑者皆释其意义/世祖尝称其强记/人不可及也

C. 或积年旧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有质疑者皆释/其意义世祖尝称其强/记人不可及也

D. 或积年/旧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有质/疑者皆释其意义/世祖尝称其强记/人不可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献馘(guó),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其左耳,以献上论功,亦泛指奏凯报捷。馘,被杀者之左耳。

B. 幸,指君主驾临某地,“上幸其家”是指皇上亲到阿离合懑的家中。后也泛指皇族亲临。

C. 赠,古代朝廷的一种嘉奖,对功臣先人或对在职功臣授予爵位官职,多在原官衔上加一级。

D. 配飨,古代功臣、贤人或有功于国家文化的人,经许可附祭在帝王庙、孔庙或其他祠庙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离合懑勇猛善战,屡建战功。曾经与斜钵联合进攻窝谋罕,后跟随完颜撒改讨伐平定A留可,立下汗马功劳。

B. 阿离合懑审时度势,善于劝谏。当初他劝说太祖及时登位建号,后来又敬献耕具委婉提醒太祖勿忘农事艰辛。

C. 阿离合懑思维敏捷,博闻强识。氏族世系的事都能默记在心,而且陈年往事他也能迅速予以详尽明晰的解说。

D. 阿离合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病重之时还给皇帝献计献马;临终之际,还让宗翰帮他修改奏折并代为上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阿离合懑奏日:“辽主失德,中外离心,今乘其衅,可袭取之。

(2)天辅三年,寝疾,宗翰日往问之,尽得祖宗旧俗法度。

 

1.B 2.C 3.D 4.(1)阿离合懑上奏说:“辽主没有德行,朝廷内外离心离德,现在趁辽国君臣有了裂痕,可以趁其不备攻击他们。” (2)天辅三年,阿离合懑卧病在床,宗翰每天前去问候,全部了解了祖宗旧俗法规。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本题中,名词做主语的,就在名词之前经常停顿。如:“人”“有质疑者”“世祖”作主语。名词做宾语,在名词或代词后面停顿。如“意义”和两个“之”。动词作谓语“遗忘”“言”“释”是固定的结构形式,不能断开,常在这些词之后常有停顿。同时,可以借助句中的一些副词或连词进行断句,比如“或”“辄”常在句首,“之”作代词常在句末。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此句的句意:有些多年旧事,偶尔因他事触及,别人可能遗忘了,他就一一辨解说明,对提出疑问的人都给解释出意义。世祖曾经称赞他的记忆能力强,常人难以企及。所以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目前,中国已经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实现政策和规划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这样强调,‘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4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实施“一带一路”的重点。中国同相关国家密切合作,推动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的全面联接。地区性和跨地区的交通网络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为贸易、投资铺平了道路,也为进一步的发展和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基础。2014~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金融领域的密切合作也创造了更稳定的融资环境,这有利于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摘编自刘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凝聚共识,迎接新阶段》)

材料二:

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那足根植于全球发展的一项共同愿景。其共同的目标都在于要为全球创造出崭新的机遇,要为国际社会提供优页的公共品,要促成所有参与方的合作共赢。古特雷斯秘书长对于环境保护、官方发展援助和和平解决争端分歧这三个方面尤为重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先目标。根据测算,“一岸一路”倡议将会带动惠及欧、亚、非等全球广阔区域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旅包建设,而在如此庞大的工程项目中如何处理环境保护的问题,就成为摆在“一市一路”倡议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古特雷斯希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严格执行国际和各国当地社会的标准,推动沿线国家向着普及使用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如此一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强有力示范和推动效应,全世界将迎来一次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

(摘编自张旭东《“一带一路”与三大国际组织的战略对接协作》)

材料三:

截至2017年5月18日,我国各地与海外国家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共计2451个,较去年同期新增136个,双边友好交流进一步深化。与沿线53个国家城市分别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共计707个,平均每个省区市缔结23个。

与我国达成友好城市关系数量前20名的国家

其中,2016年GDP全国排名18的广西与沿线国家缔结59个友好城市,占总数的8.35%.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山东、广东、江苏、新疆。从区域看,华南地区与沿线国家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数量最多,总数达144个;相比之下,西南地区数量最少。区域内各省区市可借助白身资源优势,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沿线节点城市建立长期、稳定和多层次、宽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加强各领域的优势互补和交流合作。

友好城市关系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摘编自曹家宁《“一带一路”数据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全球所有国家合作共赢。

B.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说服沿线各国把握机遇,协力开展“一带一路”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保护环境的挑战。

C. “一带一路”以环境保护为优先目标,目前,相关基础设施在建设时均能严格执行国际和各国当地社会的标准。

D. 各省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缔结友好城市的数量,跟其生产力水平成正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量越多。

E. 国外与我国各地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与我国达成友好城市关系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

3.我国如何才能有效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戒  猎

王  族

加拿别克骑马向山谷深处走去。正是黄羊下山喝水的日子,狼在这时会跟踪黄羊而来,他要利用机会开始开春的第一次猎狼。

很快黄羊便成群出现,加拿别克趴在石头后一动不动,等待它们过去。加拿别克的目标是黄羊后面的狼。很快,五只狼出现了。加拿别克在一个射击点位瞄准了一只狼,他有信心一枪把它打死。只要打死一只狼,另外四只狼就会迅速逃走,他只需把打死的狼扛回村里。但他很快发现了一头比其他狼都高的大狼,它犹如王者,气宇轩昂。

加拿别克弃其他的狼于不顾,调转枪口向那狼中王者射击。子弹准确击中了它,但它却挣扎着逃跑了。加拿别克骑上马就追。他知道狼已经中弹,会因为奔跑而大量流血,而急促的追赶无疑会加速它的死亡。这些人能想到,但狼不懂。这就是猎人经常谈论的话题,猎人打猎不仅靠枪和子弹,还要靠智慧。有了智慧,才能确保猎物逃不出猎人的手掌。

山谷中,一只狼中王者和一人一马展开了“马拉松”。加拿别克在逼近,狼在逃跑,二者之间的距离在缩短。最后,当狼想爬上山坡时,终因体力不支滚了下来。加拿别克跳下马准备向它开枪,但它发出的一声哀鸣让他心头一颤,勾扳机的手犹豫了。他看见它口吐鲜血,一定是因为刚才奔跑让伤痛加剧,它的命不长了。这是他预谋的猎杀方案。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

狼又嚎叫一声,他的心又一颤。大狼悲惨的叫声,如果换作人,一定是血泪飞溅的那一刻才能发出的。生的希望如火苗熄灭,死的深渊已张开大口。它已没有挣扎逃跑的力气,只是望着他。加拿别克看见它眼里布满痛苦,那是一种经过较量、挣扎之后屈服的痛苦。死亡之神正在移动看不见的手指,紧紧扼住它的喉咙,狼无法挣扎,无法逃脱。加拿别克下不了手,蹲在它身旁看着它抽搐。

加拿别克看见它的眼中滚出了泪水,他的心一颤,勾扳机的手松开了。它是狼中王者,但恐惧让它身上的光彩骤减,并且把悲哀迅速放大。所有生命在死亡面前都是脆弱的,谁又能从深不见底的死亡黑洞中爬出?加拿别克有些悲哀,他不想看见这样的死亡尤其是在死亡边缘的挣扎和绝望。看见了这样的场景,便犹如自己正在经历死之一样,让他感到不祥。

他不打算要它的命了。天很热,他抱来一些野草将它盖住,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也让它缓解伤痛。如果它命好,或许可躲过这一劫。

一个多小时后,他掀开野草,发现血已在狼的唇角结成黑色痂块,它的呼吸也十分微弱,但那双眼睛却睁得更大了,里面是放大的绝望和恐惧。他在它跟前走动,它的眼神随之移动,似乎希望他帮助自己从死亡中挣脱出来。但死亡的绳索已死死将它捆绑,它无望再活下去。

加拿别克估计,它还得受两天左右的折磨才能死去。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晚上会有熊出现,一旦发现它便会扑上来用大掌拍打一番。那样的话,它在死亡的最后一刻又会遭受屈辱。即使没有熊的出现,它在两天里的慢慢等死又是多么痛苦!

加拿别克产生了一个念头。他不再犹豫,将枪口对准狼的头部,转过脸勾动了扳机。枪响过后,狼一动不动躺在那里。它的痛苦终结,生命终结。

加拿别克从此戒猎。

(摘选自《百花园》2017年第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开头单刀直入,寥寥数语,就直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对象以及事件缘由,有助于读者快速进入文本,语言比较简捷、平实。

B. 小说中的加拿别克,对狼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善于选取猎杀的时机,他追逐猎物讲求策略,是一个塑造得非常成功的猎人形象。

C. 在与加拿别克的较量中,大狼虽然处于下风,命运被加拿别克牢牢控制在手中,但是即使面对死亡,它也保持着王者应有的威严。

D. 在猎杀的过程中,猎手与大狼的关系逐渐产生了变化,加拿别克的选择“转过脸勾动了扳机”,把情节推向高潮,也深化了主题。

2.联系文本,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加拿别克有些悲哀,他不想看见这样的死亡,尤其是在死亡边缘的挣扎和绝望。看见了这样的场景,便犹如自己正在经历死亡一样,让他感到不祥。

3.小说以“加拿别克从此戒猎”为结尾,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处理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述文,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的中国文学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指向,一是横向地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一是纵向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学。作为繁荣文学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或强调横向借鉴,或注重纵向继承,或兼而有之,都是必要的。因为没有借鉴和继承,文学就无法发展。如果把借鉴或继承视为目的、视为文学的发展方向,那就错了。因为它不仅无补于文学的发展,而会将文学引入歧途。

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横向借鉴上取得了一些成效,诸如: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与手法,使我国文学传统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新内容的表现开拓了新的领域;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中,借鉴了某些有益的东西。但是,要看到,由于某些人误将手段当目的,因而在横向借鉴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诸如:一味强调文学创作上的“表现自我”,鄙薄文学的社会功用性,耻于谈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一味强调时代精神的“淡化”,鼓吹文学“面向自我,背对现实”,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用现代主义文学模式来度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认为文学的崇高感和英雄主义已不复存在。这种试图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取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趋向,决不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和方向。

新时期文学在纵向继承上,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具体表现为:“建立社会主义的乡土文学”主张的提出和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品的出现;通俗文学的兴起;文学“寻根”问题的提出及“寻根”文学作品的出现。总之,文学的纵向继承,使文学的视野扩大到了文学历史的深层结构里去,使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但也应看到它带来的消极因素。诸如:在文学传统中流连忘返,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醉心于已与时代不符的风俗民情的描绘,沉溺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宣扬,致使作品格调不高,缺乏时代气息。

实践证明,靠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或靠继承中国传统文学来发展中国文学,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都不能代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本质和方向。只有横向与纵向两股文学潮流的汇合,才能代表中国文学今后的发展方向。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则是横向与纵向两股文学潮流唯一正确的汇合点,未来的中国文学将在这个汇合点上健康地、持续地发展。

(摘自毛磊、石光荣、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的中国文学要有所发展,就必然要在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中作出取舍。

B.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因为过于强调表现自我而否认文学的崇高感与英雄主义。

C.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技巧与手法,丰富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

D. 文学的纵向继承,彻底解决了新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缺乏历史纵深感的难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两个角度,对当前中国文学现状作了具体阐述。

B.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列举了大量的典型现象,有力地证明了观点,说服力强。

C. 文章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本质作了充分的论述,为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D. 文章在具体分析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时,均先肯定其成绩,再指出其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横向借鉴和纵向继承来繁荣中国文学,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才能完成。

B. 如果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与手法,就能开拓出我国文学内容新领域。

C. 如果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就有可能增强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

D. 如果想中国文学走向繁荣,就需要汇合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两股文学潮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以生为本,生本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老师,你能的!

在回复的评论中,有一条意见是这样的:哟,上课时,搬个凳子坐在窗户口朝课室里面瞄几眼就好了?这样做老师也太省事了吧?

你想对发微信的那位老师或者那位评论微信的人说点什么呢?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意见。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青少年要警惕网瘾,正确使用网络。因为只要使用网络,就能使他们形成健康人格。一旦形成了健康人格,他们就能正确面对成长途中的各种诱惑,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而事业上的成功又能使他们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

①正确使用网络不一定就能形成健康人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