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今年二十五岁的毕...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今年二十五岁的毕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这样度过:清晨闹铃一响,立即打开手机,听60秒的外语课程;早饭时间,边吃边听20分钟的有声“经典名著”;午休时候,抓紧时间在线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晚饭后打开直播,听知名答主的创业经验分享,然后进入梦乡……

这样的毕成十年以后会什么样呢?请展开想象,以“十年后的毕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故事完整,描写合理。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近年来,《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长。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最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上海市民诗歌节”“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等,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诗歌节”“李白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等。一次,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街头采访 一位90后,问到他的职业,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十年后的毕成 你今年二十七岁,独自拥有一座小小的院落,狭窄的小道两旁种满了你爱的栀子花,风吹过的时候有淡雅的香味,沁人心脾,酥酥暖暖。不大的阳台上,有一把古旧的摇椅,有一张藤条编织的桌子,有一个专注于文学工作的你自己。 二十七岁的你,在一家小小的文学社担任编辑,没什么太大的名气,但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拿捏自己想要的文字。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作家梦,时常在白纸上留下天马行空的想象,上演惊心动魄的故事。你的上司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子,每天将发髻绾得一丝不苟,给人一种专业、干练的感觉,但她脸上的笑容总不失亲切。你偶尔与同事们聚会,常去的是附近的书店,一杯茶,一本书,便可以静坐一个下午。 二十七岁的你,在老家为父母修缮了老屋,在屋后开辟出一块小花圃。父亲在花圃里种上花卉、玉米和胡萝卜,精心打理着。母亲和奶奶坐在亮堂堂的客厅里看着电视剧,情到深处时用手帕摸一把眼泪又接着看。每个星期日,你照常回家看看,你为他们买去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和保健品,他们笑着为你做一桌子你爱吃的饭菜。你在心里许下承诺,再也不会离开他们,直到死亡将你们分离。 二十七岁的你,终于交到二三知心好友,你们手挽着手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一起去歌厅飙歌,一起谈论文学,一起在你的小院子里静坐。你们喝一杯花茶,你们看见清晨的光在弄堂里铺陈开来,而一转眼,黄昏的光又填满了弄堂的罅隙,墙上的瓦楞草在这些熹微的光里静默,一如静默的你们。生如夏花,秋也静好。 二十七岁的你依旧喜欢冰镇可乐和面条。你蓄起长长的黑发,在脑后绾成一朵花,别上一只小小的发卡。你打扮得清新、朴素。你心无杂念地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没有华丽的铺陈,没有造作的言语,有的只是岁月沉淀下的深沉反思。十年的时间里,你从一个懵懂倔强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睿智冷静的女子,感谢无痕的时光,让那些激烈的情愫在心里翻涌涤荡,洗净内心的尘埃。 二十七岁的你很想对十七岁的自己说:“请好好努力,未来在你自己手上!”二十七岁的你仿佛听见那个十七岁的自己用稚嫩的声音回答:“我会好好努力,终会变成想象中的你!” 这一波“诗歌热”还能持续多久 从一家人坐等《中国诗词大会》到数以万计的年轻人“读首诗再睡觉”、机器人小冰写诗引围观,近年来诗歌屡屡制造公共话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体会得到。 那么,这一波热度能持续多久?这要看到底谁在给诗歌“加热”。改革开放以来,从朦胧诗热潮到后来的“席慕蓉热”“海子热”“汪国真热”,再到“打工诗歌热”“余秀华热”,不同时期的诗歌热都有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自古就有的诗性和诗心。“诗言志,歌咏言”“诗者,天地之心也”,在我国,诗歌堪称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正因此,尽管社会对诗歌的热情多有反复,但诗歌在我国从未真正沉寂过。 当然,前些年,文艺圈、诗歌圈也曾经出现一些所谓走红的诗人及诗歌作品,但是,其中大多是炒作,即使是某一诗人或作品引起关注,也往往最终流于一种消费化的、娱乐化的狂欢,变成一种喧嚣、躁动的事件,而远离了诗歌艺术本身和主体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一些海市蜃楼般的假象。与这样的所谓热潮相比,近两年的诗歌回暖则更趋向于大众化,有全民读诗的倾向,这是因为跟此前的诗歌热原因有所不同,互联网为诗歌的传播插上了新的翅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传播渠道与短小精悍的诗歌、碎片化的阅读更为“般配”,使数百万用户借助手机读诗、听诗甚至写诗,以更快捷的方式与诗歌亲密接触。此外,更深层次的动力在于需求。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精神需求日益高涨,诗歌热也是人们渴望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的表现。 可以说,诗歌回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的表现。我们乐见诗歌热,呼吁更多力量为之“助攻”,当然同时也要保持理性——让诗歌回暖不是为了掀起全民读诗的热潮,而是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不断开拓传播渠道,营造更浓厚的氛围,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了解诗歌,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更多元的服务、更丰富的选择。 【解析】①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十年后的毕成”,首先对前面给出的引导材料进行分析,明确引导材料中要表达的是“毕成一天中工作以外的时间抓紧学习的事情”,题目写“十年后”的情况,实际探究的是这种做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设想不同的结局就有不同的立意,如从“习惯”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的角度分析,设想十年后他还会这样每天坚持这种做法,突出“坚持”的主题;还可以设想十年后出现悠闲的场面,突出付出定有回报、年轻的刻苦换来老年的悠闲等主题。从文体看要求写记叙文,可采取描绘典型场景的方式,选取几个典型的场景表达主题,如突出付出就有回报的主题,可以选取某公司的发布会、某国际经济论坛、高尔夫球场三个典型场景,进行细致的描绘,刻画人物的悠闲,突出“付出就有回报”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把他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拥有绝对的操控权。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的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

②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如果从以下《论语》名句中选择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 条理清晰。

甲:德不孤,必有邻。    乙:君子和而不同。

③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够和读者倾心交谈,他们最想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呢?请从单四嫂子(《明天》)、傩送(《边城》)、华子良(《红岩》)中选择一位,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景。要求:依据原著,符合讲述者身份,语言生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把他送到树上去    ——《树上的男爵》读后

①卡尔维诺在仰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发现粗壮杂乱的树干酷似一条条小路,树干之路幽暗、弯曲,当它们向四面八方延伸,一种神秘的难以勾勒的旅程也在空中铺展开来。是光线的旅程?是昆虫、苔藓或者落叶的旅程?许多从事文学和绘画创作的人都可能产生诸如此类的联想,但卡尔维诺独具慧眼,他看见了别的,他在树上看见了一个人和他的家园。那个人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去,树上跳动的人影,恰是作家守望的人物。所谓灵感来了,很多时候说的是人物来了。

②有个人爬到树上去,不是为了狩猎和采摘,不是孩子的淘气,是为了在树上生活!读者无法忘记《树上的男爵》这部小说,其实是无法忘记一个人爬到树上去生活。爬到树上去的柯西莫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人物设置至今令人震惊,它在文学史上闪着宝石般的光芒。

③《树上的男爵》出版于1957年,距离卡尔维诺的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发表正好是十个年头,与他的另一篇精彩绝伦的作品《分成两半的子爵》,则相隔五年时光。

④对于一位优秀的作家来说,青壮年期的十年时光应该是一段河流般奔涌的创作史,可以泛滥成灾却不允许倒流,而卡尔维诺似乎是在斜刺里夺路狂奔,背叛自己的同时也脱离了保守的意大利文学大军。卡尔维诺脱颖而出之时正是意大利二次大战的疮疤渐渐结痂之时(他早已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中触及了那块溃烂时期的疮疤),战争年代他在破败的街道和酒馆中体会意大利的悲怆,和平年代里有闲适的心情观察祖国意大利了,结果他从树上发现了自己的祖先。从开始创作就这样,卡尔维诺善于让人们记住他的小说。五年过去后意大利贫穷而安详,卡尔维诺写出了《分成两半的子爵》,单就人物设置来说,已经抛弃了人们熟悉的模式。

⑤十年过后,《树上的男爵》应运而生,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他几乎让一个传统的小说世界都闪开了。让亲人们闪开,让庄园闪开,甚至让大地也闪开,让一棵树成为一个人的世界,让世界抛弃孤独者,也让孤独的人抛弃他人的世界。这是五十年代卡尔维诺对小说人物的设想,也是他文学生涯中一次最决绝而勇敢的小说实践。

⑥少年男爵柯西莫可以为任何一个借口爬到树上去,不一定是为了拒绝吃蜗牛。反叛与拒绝在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一样多,但卡尔维诺是处心积虑的,爬到树上去,爬到树上去——这声音是圣洁的,也是邪恶的,是人们能听见的最轻盈也最沉重的召唤。不仅仅是为了反抗,也不是为了叛逆,当一个孩子任性的稚气的举动演变成一种生存的选择之后,这个故事变得蹊跷而令人震惊起来。读者们大概都明白一个不肯离开树顶的少年身上隐藏着巨大的哲学意味,但每个人也都为卡尔维诺惊世的才华捏了一把汗,他怎么让这出戏唱完呢?柯西莫将在树上干些什么?柯西莫会不会下树?柯西莫什么时候下树?(大家都明白,柯西莫下树,小说也该结束了。)

⑦卡尔维诺不让柯西莫下来,柯西莫就下不来。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依赖于作家顽强的想象力和近乎残忍的幽默感。如果说柯西莫在树上与邻居家女孩薇奥拉的糊涂的爱情还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他在树上与强盗布鲁基的交往进而产生友谊却让人猝不及防。布鲁基强迫柯西莫给他找书看,而且不允许是无聊的书,他最后被捕的原因也是为了一本没看完的书,最奇妙的是布鲁基临刑前还关心着书中主人公的下场。

⑧卡尔维诺放大了柯西莫的树上世界,这个人物便像树一样长出许多枝条,让作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柯西莫在树上走来走去,从十二岁一直走到年华老去。“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过,树上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坠落的:叶片,果实。柯西莫变成了老人。”老了的男爵沿着树上的世界一直走到遥远的森林中,亲历了战争,最后见到了拿破仑。小说结尾挫伤了读者的热望和善心,柯西莫没有回到地上来,垂死的柯西莫最后坐上了热气球……小说以奇迹开始,以奇迹结尾。

⑨最汹涌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追本溯源的,有时候它的发源就这么清晰可见:树上有个人。在我看来,《树上的男爵》已经变成一个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课堂式的问题,你觉得是哪一步棋造就了这部伟大作品的胜局?如果有人问我,我会这么回答:就是一步险棋,险就险在主人公的居所不在地上,而在树上。

⑩总是觉得卡尔维诺优雅的文字气质后隐藏着一颗残酷的心,细细一想便豁然开朗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对待柯西莫这样的人,放到哪儿都不合适,干脆把他送到树上去!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文章)

【注释】①本文发表在《小说选刊》中的“小说课堂”栏目。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开始文学创作。

1.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粉墨登场)    B. 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C. 追本溯源(缘木求鱼)    D.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标题“把他送到树上去”,形象概括了《树上的男爵》在人物设置上的突出特点,也体现了本文与众不同的评论角度。

B. 《树上的男爵》写的不是简单的反叛与拒绝的故事,而是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其中包含了卡尔维诺对人类生存哲学的深刻思考。

C. “宝石般的光芒”“精彩绝伦”“处心积虑”“近乎残忍”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卡尔维诺的作品赞赏之中不乏批评的态度。

D. 第⑧段“小说结尾挫伤了……坐上了热气球”这句话,通过写读者阅读期望的落空,高度评价了《树上的男爵》结尾独具匠心。

3.根据第①段内容,简要回答哪些因素促成了柯西莫这个形象的产生。

4.从第④段看,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

5.第⑤段说“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根据文意概括卡尔维诺“令人震惊”的原因。

6.本文的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对第⑥段画线语句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愁”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愁在心底,诉诸笔端。如苏轼借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之愁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赤壁赋》);陆游情深难已时抒发了书信难传之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莫!莫!”(《钗头凤》);辛弃疾在傍晚听到凄苦的鸟啼时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愁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 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 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 九、十句乐景写哀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 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2.“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

A. 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

B.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C. 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

D. 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3.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查看答案

材料二

采访对象:李莳,“中国天眼”副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

李莳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在世界各地进行观测的照片。由于长年做远程观测,在工地,或者开国际、国内电话会议,他已习惯了随时随地工作。他看王小波、马尔克斯的书,最近尤其喜欢余秀华的诗。对他而言,探测宇宙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中国天眼”还要调试两三年

广州日报:去年9月25日竣工以来,“中国天眼”的运行情况怎样?

李莳:世界大型望远镜,没有一个在竣工时就能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两年才能正式运行。澳大利亚的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望远镜,2012年6月举行了竣工仪式,2013年10月才获得第一条谱线;2016年10月,有三分之一的天线调试完毕,可以协同工作,并开始了早期科学计划。依照国际惯例和大型地面设备的规律,“中国天眼”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紧张调试。调试过程中也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如高压滤波器的升级改造等。

预计发现上千个脉冲星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是不是边调试边收集数据?“中国天眼”对脉冲星和中性氢的观测目标是什么?

李莳:是的。采集数据本身就是调试的一部分。我们观测天空中的亮源,例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标定系统温度、面型精度等望远镜性能。调试后期,我们期待开始产生新发现。预计“中国天眼”未来会发现上千个脉冲星,实现中国相关领域的突破,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利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也是“中国天眼”的目标。

通过发现原子氢,也就是中性氢,可以发现新的星系、探索宇宙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寻找地外文明。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的观测范围有多大?运行后,将怎样巡天?

李莳:可以看到一半的银河系,往南可以看到天赤道以南十几度的天区,比之前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观测范围大两倍以上。

“中国天眼”的特点和独特优势推动我们创建更有挑战性的巡天模式,即多科学目标同时扫描巡天:脉冲星搜索、气体星系搜索、银河系中性氢成像和快速射电源搜索。将四大目标同时进行,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我们已经有了方案,做了实验,希望在“中国天眼”验收前,构建出比较有效的扫描巡天模式,提供给全国的天文研究者,产生系统性的发现和重大突破。

(取材于2017年9月5日《广州日报》的相关文章)

1.新闻稿中的小标题,往往用来概括、介绍稿件重点内容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二第三个小标题的一项是

A. 可以看到一半银河系    B. 四大目标同时扫描巡天

C. 多科学目标都将实现    D. 构建有效扫描巡天模式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竣工,目前还处在调试阶段。

B. 发现脉冲星,对研究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意义重大。

C. 借助发现中性氢,可发现新的星系,寻找地球以外的文明。

D. “中国天眼”将会为全国的天文研究者提供系统性的发现。

3.根据材料二,下列形容“中国天眼”调试工作特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紧锣密鼓    B. 循序渐进    C. 一马平川    D. 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