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把他送到树上去① ——《树上的男爵》读后 ①卡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把他送到树上去    ——《树上的男爵》读后

①卡尔维诺在仰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发现粗壮杂乱的树干酷似一条条小路,树干之路幽暗、弯曲,当它们向四面八方延伸,一种神秘的难以勾勒的旅程也在空中铺展开来。是光线的旅程?是昆虫、苔藓或者落叶的旅程?许多从事文学和绘画创作的人都可能产生诸如此类的联想,但卡尔维诺独具慧眼,他看见了别的,他在树上看见了一个人和他的家园。那个人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去,树上跳动的人影,恰是作家守望的人物。所谓灵感来了,很多时候说的是人物来了。

②有个人爬到树上去,不是为了狩猎和采摘,不是孩子的淘气,是为了在树上生活!读者无法忘记《树上的男爵》这部小说,其实是无法忘记一个人爬到树上去生活。爬到树上去的柯西莫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人物设置至今令人震惊,它在文学史上闪着宝石般的光芒。

③《树上的男爵》出版于1957年,距离卡尔维诺的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发表正好是十个年头,与他的另一篇精彩绝伦的作品《分成两半的子爵》,则相隔五年时光。

④对于一位优秀的作家来说,青壮年期的十年时光应该是一段河流般奔涌的创作史,可以泛滥成灾却不允许倒流,而卡尔维诺似乎是在斜刺里夺路狂奔,背叛自己的同时也脱离了保守的意大利文学大军。卡尔维诺脱颖而出之时正是意大利二次大战的疮疤渐渐结痂之时(他早已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中触及了那块溃烂时期的疮疤),战争年代他在破败的街道和酒馆中体会意大利的悲怆,和平年代里有闲适的心情观察祖国意大利了,结果他从树上发现了自己的祖先。从开始创作就这样,卡尔维诺善于让人们记住他的小说。五年过去后意大利贫穷而安详,卡尔维诺写出了《分成两半的子爵》,单就人物设置来说,已经抛弃了人们熟悉的模式。

⑤十年过后,《树上的男爵》应运而生,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他几乎让一个传统的小说世界都闪开了。让亲人们闪开,让庄园闪开,甚至让大地也闪开,让一棵树成为一个人的世界,让世界抛弃孤独者,也让孤独的人抛弃他人的世界。这是五十年代卡尔维诺对小说人物的设想,也是他文学生涯中一次最决绝而勇敢的小说实践。

⑥少年男爵柯西莫可以为任何一个借口爬到树上去,不一定是为了拒绝吃蜗牛。反叛与拒绝在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一样多,但卡尔维诺是处心积虑的,爬到树上去,爬到树上去——这声音是圣洁的,也是邪恶的,是人们能听见的最轻盈也最沉重的召唤。不仅仅是为了反抗,也不是为了叛逆,当一个孩子任性的稚气的举动演变成一种生存的选择之后,这个故事变得蹊跷而令人震惊起来。读者们大概都明白一个不肯离开树顶的少年身上隐藏着巨大的哲学意味,但每个人也都为卡尔维诺惊世的才华捏了一把汗,他怎么让这出戏唱完呢?柯西莫将在树上干些什么?柯西莫会不会下树?柯西莫什么时候下树?(大家都明白,柯西莫下树,小说也该结束了。)

⑦卡尔维诺不让柯西莫下来,柯西莫就下不来。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依赖于作家顽强的想象力和近乎残忍的幽默感。如果说柯西莫在树上与邻居家女孩薇奥拉的糊涂的爱情还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他在树上与强盗布鲁基的交往进而产生友谊却让人猝不及防。布鲁基强迫柯西莫给他找书看,而且不允许是无聊的书,他最后被捕的原因也是为了一本没看完的书,最奇妙的是布鲁基临刑前还关心着书中主人公的下场。

⑧卡尔维诺放大了柯西莫的树上世界,这个人物便像树一样长出许多枝条,让作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柯西莫在树上走来走去,从十二岁一直走到年华老去。“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过,树上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坠落的:叶片,果实。柯西莫变成了老人。”老了的男爵沿着树上的世界一直走到遥远的森林中,亲历了战争,最后见到了拿破仑。小说结尾挫伤了读者的热望和善心,柯西莫没有回到地上来,垂死的柯西莫最后坐上了热气球……小说以奇迹开始,以奇迹结尾。

⑨最汹涌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追本溯源的,有时候它的发源就这么清晰可见:树上有个人。在我看来,《树上的男爵》已经变成一个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课堂式的问题,你觉得是哪一步棋造就了这部伟大作品的胜局?如果有人问我,我会这么回答:就是一步险棋,险就险在主人公的居所不在地上,而在树上。

⑩总是觉得卡尔维诺优雅的文字气质后隐藏着一颗残酷的心,细细一想便豁然开朗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对待柯西莫这样的人,放到哪儿都不合适,干脆把他送到树上去!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文章)

【注释】①本文发表在《小说选刊》中的“小说课堂”栏目。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开始文学创作。

1.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粉墨登场)    B. 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C. 追本溯源(缘木求鱼)    D.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标题“把他送到树上去”,形象概括了《树上的男爵》在人物设置上的突出特点,也体现了本文与众不同的评论角度。

B. 《树上的男爵》写的不是简单的反叛与拒绝的故事,而是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其中包含了卡尔维诺对人类生存哲学的深刻思考。

C. “宝石般的光芒”“精彩绝伦”“处心积虑”“近乎残忍”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卡尔维诺的作品赞赏之中不乏批评的态度。

D. 第⑧段“小说结尾挫伤了……坐上了热气球”这句话,通过写读者阅读期望的落空,高度评价了《树上的男爵》结尾独具匠心。

3.根据第①段内容,简要回答哪些因素促成了柯西莫这个形象的产生。

4.从第④段看,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

5.第⑤段说“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根据文意概括卡尔维诺“令人震惊”的原因。

6.本文的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对第⑥段画线语句进行赏析。

 

1.D 2.C 3.对自然(世界)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独具慧眼(独特的视角);长期的酝酿(等待);突发的灵感。 4.勇于突破模式、超越自我,热切关注和反映民族苦痛,人物设置抛弃了人们熟悉的模式。 5.彻底抛弃传统,进行最决绝而勇敢的小说实践;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设计的故事情节寄寓了作家的哲学思考;具有超乎常人的丰富的想象力。 6.这一组问句引出了小说的情节线索,以《树上的男爵》构思和创作的艰难,赞美卡尔维诺具有惊世的写作才华;这样连续发问,形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成语在文中的具体的运用能力,首先要明确成语的内涵,然后分析语境,判断能否互换,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只有D项,恍然大悟和豁然开朗语意接近。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A项考核标题的作用,B项考核文章的内容,C项考核词语的含义,D项考核语句的作用。其中C项,“不乏批评的态度”错误,文中“处心积虑”是贬词褒用,是赞美之情。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章的内容,重点是情节的概括,要求概括“促成了柯西莫这个形象的产生的因素”,并给出答题的区域在文章的第一段,注意摘取关键词句“发现粗壮杂乱的树干酷似一条条小路”“产生诸如此类的联想卡尔维诺独具慧眼”“恰是作家守望的人物”“灵感来了”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愁”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愁在心底,诉诸笔端。如苏轼借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之愁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赤壁赋》);陆游情深难已时抒发了书信难传之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莫!莫!”(《钗头凤》);辛弃疾在傍晚听到凄苦的鸟啼时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愁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 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 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 九、十句乐景写哀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 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2.“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

A. 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

B.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C. 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

D. 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3.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查看答案

材料二

采访对象:李莳,“中国天眼”副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

李莳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在世界各地进行观测的照片。由于长年做远程观测,在工地,或者开国际、国内电话会议,他已习惯了随时随地工作。他看王小波、马尔克斯的书,最近尤其喜欢余秀华的诗。对他而言,探测宇宙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中国天眼”还要调试两三年

广州日报:去年9月25日竣工以来,“中国天眼”的运行情况怎样?

李莳:世界大型望远镜,没有一个在竣工时就能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两年才能正式运行。澳大利亚的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望远镜,2012年6月举行了竣工仪式,2013年10月才获得第一条谱线;2016年10月,有三分之一的天线调试完毕,可以协同工作,并开始了早期科学计划。依照国际惯例和大型地面设备的规律,“中国天眼”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紧张调试。调试过程中也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如高压滤波器的升级改造等。

预计发现上千个脉冲星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是不是边调试边收集数据?“中国天眼”对脉冲星和中性氢的观测目标是什么?

李莳:是的。采集数据本身就是调试的一部分。我们观测天空中的亮源,例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标定系统温度、面型精度等望远镜性能。调试后期,我们期待开始产生新发现。预计“中国天眼”未来会发现上千个脉冲星,实现中国相关领域的突破,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利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也是“中国天眼”的目标。

通过发现原子氢,也就是中性氢,可以发现新的星系、探索宇宙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寻找地外文明。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的观测范围有多大?运行后,将怎样巡天?

李莳:可以看到一半的银河系,往南可以看到天赤道以南十几度的天区,比之前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观测范围大两倍以上。

“中国天眼”的特点和独特优势推动我们创建更有挑战性的巡天模式,即多科学目标同时扫描巡天:脉冲星搜索、气体星系搜索、银河系中性氢成像和快速射电源搜索。将四大目标同时进行,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我们已经有了方案,做了实验,希望在“中国天眼”验收前,构建出比较有效的扫描巡天模式,提供给全国的天文研究者,产生系统性的发现和重大突破。

(取材于2017年9月5日《广州日报》的相关文章)

1.新闻稿中的小标题,往往用来概括、介绍稿件重点内容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二第三个小标题的一项是

A. 可以看到一半银河系    B. 四大目标同时扫描巡天

C. 多科学目标都将实现    D. 构建有效扫描巡天模式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竣工,目前还处在调试阶段。

B. 发现脉冲星,对研究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意义重大。

C. 借助发现中性氢,可发现新的星系,寻找地球以外的文明。

D. “中国天眼”将会为全国的天文研究者提供系统性的发现。

3.根据材料二,下列形容“中国天眼”调试工作特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紧锣密鼓    B. 循序渐进    C. 一马平川    D. 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 - 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甲】bùsh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了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乙】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丙】然长逝。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脉冲星【丁】yìyì生辉,人们感慨它“足以告慰老南”。

(取材于张素2017年10月10日的相关文章)

1.阅读材料一,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甲】【丁】两处的拼音写出汉字:    bùshǔ       yìyì生辉

(2)给【乙】【丙】两处加点的字注音:        有成效    然长逝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项自主创新技术助其领先世界    B. 它问世前中国从未发现过脉冲星

C. 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器    D. 未正式运行就有系统的科学产出

 

查看答案

作文

有人说:许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老路”,最终难以有所成就。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