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 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 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 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A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用来修饰“自然美景”很明显是错误的。B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此处不能用来修饰“灾情”。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不符合“多年未见的战友”的人物关系。D项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便暴发出一阵哄笑。

B. 难道我们就这样仰面高卧,紧抱着那虚无缥渺的和平幻觉不放,直到敌人把我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的时候,才能获得有效的防御手段吗?

C. 奥林匹克精神必将以现代产业发展所赋于的各种形式为地位最低下的公民所享受。

D. 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刑(chī)    脚(bǒ)    渗(lù)    义愤填(yīng)

B. (jiān)   抽(chù)   临(pín)   然失色(àn)

C. (miǎo)   角(jí)    猿(náo)   口不语(jiān)

D. 造(dì)     缩(quán)  引(qíng)  垂头脑(dà)

 

查看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

清代经学之三派,吴派最专,皖派最精,扬派最通。扬派的王念孙研究训诂,阮元研究名物制度,汪中辨明学术源流,都能师人所长,融会贯通。而焦循研究《易经》,黄承吉治文字学,则能前无古人,自创新例。故此扬派治学之规模、次第、方法及成就,自非吴、皖两派所能比及。

乾隆中叶兴起的扬州学派,成员皆以吴派惠栋、徽派戴震所开之朴学为宗,提倡古学,贯通经术,此其尚同一面。汪中复强调“才力所诣,各成其学”,“所造不同”;阮元谓扬学诸人或“博闻强记”,或“公正通达”,或“洁净精核”,或“细密详赡”,各具千秋,此其相异一面。诸人学术造诣有别,说明扬州学派不像吴、皖二派一样有明确的师承关系与公认的学术领袖。

乾隆末年,扬州学派先进之汪中逝于杭州。硕果仅存的两位又离开扬州——高邮王念孙居京师,宝应刘台拱居镇江。而此时,阮元、焦循、王引之等扬学后起之秀渐次登上学术舞台。这些学者年次较晚,多数学术活动在嘉庆时期,他们相与为友,相互问学,致力于博贯群经,创通大义,故声名鹊起,扬学亦走向繁盛,得以区别于吴学、皖学,而独立成为一派。

道、咸以降,随着政治、社会的全面衰败及由此导致的扬州地位的衰落,经世之学与今文经学的兴起以及宋学的复辟,朴学风气渐趋漓薄,扬州学派也渐趋式微。而此时的扬州学派,仍能恪守朴学,不易其帜,保持了扬州学派的传统。扬学后期主要以宝应与仪征二刘氏为主。宝应刘氏有悠久的家学传统,刘台拱之侄刘宝楠辑《清芬集》,蕞录宝应刘氏历代之学。仪征刘氏则自刘文淇始。文淇受业于舅氏凌曙,但并未习染其今文经学学风。

                  (节选自冯乾《清代扬州学派简论》,有删改

1.根据文章第一段,概括分析扬州学派的两大特点?

2.扬州学派与吴派、皖派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不同?

3.结合全文,概括扬州学派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红楼梦》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黛玉说“孙行者来了……”“孙行者”是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其性格特征。

(2)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出场时说,“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 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不于有处写”诸葛亮的。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在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回想起以前和一个大个子黑人比手劲的光景。比试持续了一天一夜,在其他人建议和局结束的当口,圣地亚哥使出浑身力气,把黑人的手扳倒。

B. 《边城》中说爷爷接翠翠晚了,翠翠就哭了。爷爷叫翠翠坚强勇敢,不要遇到事情就哭。翠翠知道了很多妈妈的事情,爷爷却开始悲伤起来。

C. 《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为了解决他弟弟破产后的债务问题,宴请了克罗旭叔侄。这是他结婚以来的第三次请客,这件事在城里弄得沸沸扬扬。

D. 《狂人日记》中发现“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来他狂病治愈而“赴某地候补”,这是作者对他寄予的希望。

E. 《茶馆》第一幕中,庞太监对王利发说“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句台词表明了维新变法失败后,保守势力又重新得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