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既然全班同学都选我当班长,那我就勉为其难,...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既然全班同学都选我当班长,那我就勉为其难,俯就一下吧!”新当选的班长小刚说。

B. 我最近写了一篇散文,还没拿给别人看过,您既然来了,就请先拜读,多多斧正哦。

C.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不是我可以随意决定的,我得回家征求家严与家慈的意见才行。

D. 不要担心,什么事情都有个过程,不会慢慢学嘛,再说了,实在不会我会见教的。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用语得体不得体。A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敬辞,不可用于自己。B项,拜读:读对方作品。谦辞误用作敬辞。C项,家严指父亲,家慈指母亲。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D项,见教:客套话,指教(我)。一般为“请您见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建设城镇化健康发展。

B.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加拿大提供良机,探讨在亚太地区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以及人员往来等重要领域的合作。

C.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D. 据报道,侧着睡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因为侧睡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阿兹罕默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

 

查看答案

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身为一方父母官,面对复杂的局面和生活困顿的群众,他做事总是四平八稳,太缺少改革的魄力和为民请命的担当。

②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但近年来盲目的“英雄崇拜”却让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的汉字越来越被忽视。

③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没有清晰地认识,对“药驾”不以为然,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作品内容低俗,文字粗劣,让人不忍卒读

⑤先秦这学期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⑥在今天留存下来的古桥中,多数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修补,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桥梁已是凤毛麟角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相约未见的愁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一句诗赞美了诸葛亮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①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②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 ①鹿门:山名,在襄阳。②庞公:指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歌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三、四两句叙述世俗之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途,两相对照,别有一种韵味。

B. 五六句是写暮霭中朦胧的山树在月光下逐渐变得清晰,诗人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当年庞德公隐居之处。

C. 末二句的“幽人”在这里是指庞德公,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只有山林为伴,过着隐居的生活。

D.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在喧嚣和宁静的对照中表达了自己看破红尘,决心遁人空门的出世情怀。

E. 诗的前四句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江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绘; 后四句则侧重于月照、岩扉、松径等静态刻画,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两个不同的世界。

2.请简要赏析“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两句的表达技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端木赐,卫人,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鲁弱吴强,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

【注释】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B.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C.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D.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时男子二十加冠而取字,自称用字,表示谦虚。

B. 诸侯,春秋时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C. 霸,霸主,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

D.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

A. 子贡忠君爱国,临危受命。田常想谋反,但又畏忌四大权臣,于是准备侵略鲁国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家国有难,子贡临危出使。

B. 子贡因势利导,巧于辞令。他讲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对田常,他诱之以利,劝其伐吴,对吴王,他诱之以霸,劝其救鲁。

C. 子贡胸有韬略,富有远虑。他利用吴越之间的矛盾,对越王晓以利害,终说服越王在吴王攻齐之时,联合齐国攻打吴国。

D. 子贡巧使妙计,终保鲁国。在子贡的计策下,吴国打败了齐国,又与晋国争霸,越国趁机突袭吴国,终成霸业。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2)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韶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