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李明将自己的作文交给文学社王老师时,说:“奉...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李明将自己的作文交给文学社王老师时,说:“奉上大作一篇,我才疏学浅,文中谬误一定不少,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B. 我今天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讲,也许有人会说这老家伙是在倚老卖老,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

C. 我令郎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考上了他心仪的大学,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代表全家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D. 今天的活动也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文学院李教授也来到这里,并就今天的话题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要注意谦敬词,A“大作”不当;C“令郎”不当;D“高见“、”洗耳恭听”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韩国乐天集团自签署供地协议后,中国游客抵制韩国的声音就此起彼伏,鉴于目前的情势,不少旅行社下架了赴韩国的旅游产品。

C. 去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 3. 5 万亿元,有 6 亿人参与分享,有预测认为,未来几年, 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不低于 40%左右的增速。

D. 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在 2014年和2015年连续瘦身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瘦身,这使得自主招生成为高考录取前获得加分的最珍稀的途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入夏以来,长江流域五风十雨,暴雨不断,水患连连,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因为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④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的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⑥近日,又有人因沉迷网络游戏而成为舆论焦点。不过,这次的主人公不是贪玩的学生,而是党员干部。他们玩游戏的方式也让人瞠目结舌:不惜通过挪用公款、索贿来购买游戏装备。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

B. 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C. 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D. 上阕写的是离别前的情景,是实写。下阕写的是词人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E. 词人写离愁没有采用直抒胸臆手法,而是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沿情布景,通过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2.这首词的下片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卢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颖从之。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颖纳之,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呼人,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B.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C.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D.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等词语。

B. “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

C. “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 “赦书是皇帝用来传达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

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给予他重任。

B. 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

C. 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

D. 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

6.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