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亦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中晚唐诗人。

(1)首句“一上高城万里愁”在全诗中作用。

(2)简要赏析颔联所用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行人莫问当年事”中“当年事”指什么事?

 

(1)首句照应诗题(扣题),夸张,直抒胸臆,触景伤怀,一个“愁”字,落笔即出,笔触低沉,奠定全诗感情苍凉感伤基调。万里之愁,极言愁思空间迢遥广大,意远势雄。 (2)颔联融情于景、象征暗示,描摹诗人远眺所见日沉画阁、波谲云诡壮阔景象,象征暗示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淋漓尽致而又形象传神传达诗人“万里愁”真实原因。 (3)照应颈联“秦苑夕”“汉宫秋”,指强大秦汉王朝兴亡之事。借古伤今,暗寓大唐王朝颓势难救。 【解析】(1)试题分析: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开头讲“愁’,下面则交待因何而愁。 (2)试题分析:“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句,从空间领域描绘写晚眺之所见,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运用的是融情于景、象征暗示等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郁离子》序

徐一夔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达万物之情,气足以夺三军之帅,以是自许,卓然立于天地之间,不知自视与古之豪杰何如也。年二十,已登进士第,有志于尊主庇民。当是时,其君不以天下繁念虑,官不择人,例以常格处之,噤不能有为。已而南北绎骚,公慨然有澄清之志。藩阃方务治兵,辟公参赞,而公锐欲以功业自见,累建大议,皆匡时之长策。而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抑而不行。公遂弃官去,屏居青田山中,发愤著书。此《郁离子》之所以作也。

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其书总为十卷,分为十八章,散为一百九十五条,多或千言,少或百字。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诫、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骤而读之,其锋凛然,若太阿出匣,若不可玩。徐而思之,其言确然,凿凿乎如药石之必治病,断断乎如五谷之必疗饥而不可无者也。岂若管、商之功利,申、韩之刑名,仪、秦之捭阖,孙、吴之阴谋,其说诡于圣人,务以智数相高,而不自以为非者哉!

见是书者,皆以公不大用为憾,讵知天意有在,挈而畀之维新之朝乎?皇上龙兴,卒以宏谟伟略,辅翼兴运。及定功行赏,疏土分封,遂膺五等之爵,与元勋大臣,丹书铁券,联休共美于无穷,不其盛哉?《传》有之曰:楚虽有材,晋实用之。公之谓也。初公著书,本有望于天下后世,讵意身亲用之?虽然,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呜呼!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

一夔蚤尝受教于公,后谒公金陵官寺,出是书以见教,一夔骇所未见,愧未能悉其要领。今公已薨,其子仲璟惧其散轶,以一夔于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顾一夔何敢序公之书?然得系名于简编之末,亦为荣幸,因不让而序之。公讳基,字伯温,栝苍人。若其言行之详、官勋之次,则具在国史,兹不著。

洪武十九年冬十有一月,门生杭州府儒学教授天台徐一夔谨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务治兵          阃:统兵在外的将军

B. 大议              建:提出,倡议

C. 乎仁义道德之懿      本:根本

D. 明乎吉凶祸福之      几:苗头,征兆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才,即天才、地才、人才,是姓名学之五格剖象法术语,为五格中天格、人格、地格总称,指“天格、人格、地格”的五行生克关系,反映综合内在运势。

B.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院试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院试及第者之称。唐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C. 丹书铁券,指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即民间叙事所言“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D. “管、商、申、韩、仪、秦、孙、吴”分别指春秋战国时思想家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张仪、苏秦、孙武或孙膑、吴起”诸子。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见是书者,皆以公不大用为憾,讵知天意有在,挈而畀之维新之朝乎?

(2) 今公已薨,其子仲璟惧其散轶,以一夔于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

4.作者认为刘基写《郁离子》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却容不了当权派。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不平则鸣,有感而发                  ② 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③ 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④ 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⑤ 无论是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 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①④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昨夜,慈母又入梦》《漫漫回家路》《老屋深情》《游子悲吟》

第二组:《收藏时光》《那银色的夜晚》《又是一年燕归来》《生活的步伐》

第三组:《旧时年味》《消失的脸谱》《怀念瓦当》《爷爷的藤椅》

A. 乡情萦怀  感悟生活  昨日黄花    B. 乡土乡音  感悟生活  昨日黄花

C. 乡土乡音  岁月如歌  雪泥鸿爪    D. 乡情萦怀  岁月如歌  雪泥鸿爪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 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 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

D. 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查看答案

下列熟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B.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C. 七大姑八大姨    D. 豆腐渣工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