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攀登!前进! 夏季之雨,不像春之阴雨连绵、优柔寡断。它是倾盆而 下,下得轰轰烈烈,它奏响我的脚步在生命大道上的笙歌,澎湃、激情! 夏季的蛘鸣撩人心弦。这日,父亲邀我一起登山。我欣然前往。山脚下,抬头,有光透过叶之缝隙倾泻下来,洒落在 脚下。光影交错!我开始有些畏惧,然而依旧毅然登上。 爬至半山腰,我回首,却见已似云雾缭绕,山脚绿意盎然。我不禁双脚虚浮,我把求救的双目投向父亲,盼望他能 拉我二把。父亲的手宽大粗糙,我寄希望于他的相助,却隐隐有些担忧。父亲终于伸出了手。却不是向我的,而是自顾自地攀爬! 我此刻很是失望,父亲的背影此刻显得如此冷漠。他的背影愈发遥远,仿佛不真切了。我似真亦幻,几欲就此醉倒 在这番仙境中。但那一刹那我却感受到内心强烈的呐喊,它激昂地命令我前进! 前进,前进,前进! 攀登!攀登!攀登! 心中似一团火在燃烧,赤红的烈焰将一切迷茫、惶恐、担 忧烧成灰烟,取而代之的是“金戈铁马”的气魄、无所畏惧的信念,我携手与它共同迈出坚定不移的脚步! 终于至山顶,俯瞰天下,果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父亲此刻正微笑地望着我,我又忆起方才他撒手任我自生M自灭的情景,虽已释怀,却依旧困惑。亲似乎已窥见我的疑问,解释说:“孩子,我给你说明 一件事,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 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唯有付出,才有收获!” 随后大雨倾盆,夏季的大雨如鼓之轰鸣,夏季的大雨是 赐予我的祝福。它随我的脚步奏起,它是我生命的协奏曲。 我无所畏惧,我坚定不移! [亮点透析] 文章描写了一次平常、又不平常的爬山经历,因为脚步坚定不移,所以才能奏响生命之歌,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奋勇向前,方能俯瞰天下,方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文章语言老练,蕴涵着诸多哲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唯有付出,才有收获!”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的句子,理解它的含义,从而展开作文。“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付出相应的劳动。”“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要抓住材料中的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可理解为: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或: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即可拟写两个感想点,一是“付出与收获”,一是“拥有与分享”,选一个角度来写议论文。比如写“懂得拥有与分享”。摆事实,举现象,分析“拥有”与“分享”的关系,论说什么可以“拥有”,什么应该“分享”给别人而不是独自“占有”,说明懂得“分享”才会明白“拥有”的价值这一道理,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议论文的写作步骤来成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回家

黑王辉

①父亲为了生计,老早就去了南方沿海地区。听父亲说他干过很多工作,哪儿挣钱多,就去哪儿干。我问他:“一天干十几小时,熬人不?”父亲说:“多干一小时多得一个小时的钱,一点都不熬人,虽然辛苦,可心里是喜悦的,最熬人的是回家过年。”

② 过年时招工紧张,可以比平时拿更多的钱。可是家里有妻子念着,孩子盼着,怎么也得回去啊!不过,父亲订的火车票一般都是阴历廿八、廿九的,因为这样可以多干几天,拿到更多的钱。等干完活,让老板结完工资,简单地把宿舍的行李一收拾,父亲就匆忙地往火车站赶。其实也没什么行李,大部分都是父亲平时在商场里买的打折衣服,这些衣服可够全家人穿一年啊!

③火车站已经人满为患,父亲想找个地方歇歇脚都不行,所有的座位都被像他一样的农民工给占满了。编织袋、包裹、行李箱,一个人带几大包,锅碗瓢勺、涂料桶、鞋刷子什么的都随身带着,不舍得扔掉。城市人不要的垃圾他们都当成宝贝。父亲不敢嘲笑他们,因为他和他们是一样的心理。

④火车站熙熙攘攘的,弥漫着汗臭、脚臭、方便面味等混合在一块儿的复杂气息。父亲在厕所旁找了一片空地,摊张报纸坐下来,开始想接下来二十多小时的旅途。想着你挤我、我挤你的场面,父亲都有些害怕《回家 黑王辉》阅读答案《回家 黑王辉》阅读答案。但是,想到一年没见的故乡,还有相思已久的母亲和我们,想到全家团聚的温馨场面,父亲稍稍有些安慰。

⑤检票铃声响了,大家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始往进站口挤。这么多人,这么拥挤的人群,要想让他们排队是不太可能的。本来好端端的一队,就变作两队,后来就横横竖竖,找不到队了,密密麻麻围满了人。父亲在人群中觉得有些燥热,想擦一把汗,一来手里拎着行李,二来根本就动不了,前后左右都是人。父亲没有办法,只有任汗水在脸上流淌,汗津津地湿了新换的衣服。

⑥开始检票了,父亲被人流推搡着、拥挤着往前走。父亲想停下来让检票员给他检一下票,可是还没等他停下,很快就被人群推向前了。前面的人已经把火车塞得满满当当,有票也上不了火车。父亲看见火车窗户开着,经坐窗户边上的老乡同意,父亲把行李扔进车厢,扒着窗户爬进去,脚刚站稳,火车就缓缓开动了。

⑦父亲在心里暗暗叫道:好险啊!差点就错过了这一班火车。

⑧车厢里满是人,父亲只能单脚站着,时间长了腿就没有了知觉。父亲慢慢地抬起腿,换另一只脚。有人嚷嚷着要去厕所,其他人说,还去厕所呢,动都动不了,就地解决吧!父亲有经验,知道这时坐火车上厕所比较困难,一天都没敢喝水,就啃了两个面包,其他什么都不敢吃。

⑨在火车上的二十多个小时里,父亲一动不动,双腿渐渐有些麻木。但在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早点回家。家,已经香气扑鼻,在强烈召唤着他。

⑩幸好,父亲每年都能够平安到家。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对选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表现父亲嗜钱如命的性格特点《回家 黑王辉》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B. 表现父亲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C. 表现父亲对回家的极度恐惧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D. 表现父亲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想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2.选文第①段加点的词语 “ 最熬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塑造了父亲的形象?

4.请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⑨段画线的句子作简要品析。

5.阅读选文后,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量子点闪光的风采

①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有关世博会的报道竞相走入人们的视野,其中报道最多、宣传力度最大的就是中国首座零碳排放公共建筑“零碳馆”。据悉,零碳馆内的玻璃上采用了一层特殊的荧光涂料,它们能将大自然的阳光强效提高,从而提供给植物更多的能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神秘的荧光涂料一一量子点。

②量子点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结构包括核、壳两个部分,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粒径为1~10纳米,是纳米尺度上原子和分子的集合体,因而也被称作“人造原子”。它可把内部的电子锁定在一个非常微小的三维空间内,当有一束光照射上去的时候,电子会受到激发,变得异常活跃,当电子由活跃恢复到稳定状态时,会发射器一定波长的光——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点荧光。由于量子点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即大小不同的量子点发射不同波长的荧光,而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所以使,目量子点就能得到一系列波长不同、颜色分明的荧光。

③为了能够利用量子点产生荧光的这种特点1,人们将其制造成新型的纳米材料——量子点荧光材料。

④平日里,我们可以看到的光源大多数是白光,由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混合组成。一般情况下,特定的荧光材料只能吸收某一小范围内波长的光,并发出波长范围很小的光。而用量子点制作的这种荧光材料有一个很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所能吸收的光范围很宽,发出的光也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大小来进行控制。

⑤大家都知道植物具有光合作用,也都听说过“太阳光谱”。大部分太阳光是光线的综合体,其中包含可见光源和很大一部分的不可见光源,比如太阳光中有68%以上是红外光,10%以上是紫外光,红外光和紫外光都是不可见光源。而植物对这样庞大的太阳光谱的吸收也是具有选择性的,唯有可见光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于嘉!作为太阳这样巨大的能量体,通过阳光输送给地球上植物的能量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吸收利用而浪费掉了。量子点荧光材料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把不能被植物很好利用的一部分不可见光转变成植物可以利用的可见光。当太阳光中更多的光线成为了具有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的时候,就可以迎合植物对光的“胃口”,从而增加植物吸收光的量,也就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也不会排放出任何对环境不利的污染物,可谓名副其实的“零碳”。

⑥但量子点荧光材料也存在很多问题,它虽然可以把部分不可见光变成可见光,可是转换效率有时没有预计的那么高,中间损耗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量子点材料涂在玻璃上是不是还会阻挡一些有用的光照射到其他物品上?还有,量子点是具有毒性的,不可以直接使用,安全性的问题怎么办?这些问题都亟待完善和解决。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零碳馆”是中国首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

B. 量子点荧光材料比特定的荧光材料所能吸收的光范围宽,发出的光也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大小来进行控制。

C. 量子点荧光材料可以把太阳光中部分不可见光转变为可见光。

D. 量子点是一种能高效吸收太阳光,更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纳米荧光材料。

3.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一部分”能否删掉?为什么?

链接材料: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为我们打开了未来的城市之门。透过各种新能源汽车、先进医学技术、绿色建材、智能家居……一个充满幻想、五光十色的未来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

5.选文中“零碳馆”和上面链接材料中的“未来城市“带给你怎么样的启示?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小题。

凿壁借光(节选)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穿壁:在墙上打洞。映:照耀。大:大户人家;有钱的人。文不识:邑人的名字。

1.下列各项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B.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C.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D.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邻舍有烛而不(及,达到)

B.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报酬)

C. 主人问衡(错怪)

D. 给以书(借)

 

查看答案

下列提取句子主干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经过数百公里的跋涉后,藏羚羊出现在楚玛尔河西岸的山坡上。(藏羚羊出现)

B. 当时的政府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政府关心事业)

C. 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他们去看书)

D. 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全面的复习整理,使我的文言文知识记得更加牢固了。

B. 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基本保证。

C. 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D.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