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量子点闪光的风采 ①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有关世博会的报...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量子点闪光的风采

①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有关世博会的报道竞相走入人们的视野,其中报道最多、宣传力度最大的就是中国首座零碳排放公共建筑“零碳馆”。据悉,零碳馆内的玻璃上采用了一层特殊的荧光涂料,它们能将大自然的阳光强效提高,从而提供给植物更多的能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神秘的荧光涂料一一量子点。

②量子点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结构包括核、壳两个部分,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粒径为1~10纳米,是纳米尺度上原子和分子的集合体,因而也被称作“人造原子”。它可把内部的电子锁定在一个非常微小的三维空间内,当有一束光照射上去的时候,电子会受到激发,变得异常活跃,当电子由活跃恢复到稳定状态时,会发射器一定波长的光——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点荧光。由于量子点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即大小不同的量子点发射不同波长的荧光,而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所以使,目量子点就能得到一系列波长不同、颜色分明的荧光。

③为了能够利用量子点产生荧光的这种特点1,人们将其制造成新型的纳米材料——量子点荧光材料。

④平日里,我们可以看到的光源大多数是白光,由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混合组成。一般情况下,特定的荧光材料只能吸收某一小范围内波长的光,并发出波长范围很小的光。而用量子点制作的这种荧光材料有一个很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所能吸收的光范围很宽,发出的光也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大小来进行控制。

⑤大家都知道植物具有光合作用,也都听说过“太阳光谱”。大部分太阳光是光线的综合体,其中包含可见光源和很大一部分的不可见光源,比如太阳光中有68%以上是红外光,10%以上是紫外光,红外光和紫外光都是不可见光源。而植物对这样庞大的太阳光谱的吸收也是具有选择性的,唯有可见光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于嘉!作为太阳这样巨大的能量体,通过阳光输送给地球上植物的能量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吸收利用而浪费掉了。量子点荧光材料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把不能被植物很好利用的一部分不可见光转变成植物可以利用的可见光。当太阳光中更多的光线成为了具有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的时候,就可以迎合植物对光的“胃口”,从而增加植物吸收光的量,也就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也不会排放出任何对环境不利的污染物,可谓名副其实的“零碳”。

⑥但量子点荧光材料也存在很多问题,它虽然可以把部分不可见光变成可见光,可是转换效率有时没有预计的那么高,中间损耗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量子点材料涂在玻璃上是不是还会阻挡一些有用的光照射到其他物品上?还有,量子点是具有毒性的,不可以直接使用,安全性的问题怎么办?这些问题都亟待完善和解决。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零碳馆”是中国首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

B. 量子点荧光材料比特定的荧光材料所能吸收的光范围宽,发出的光也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大小来进行控制。

C. 量子点荧光材料可以把太阳光中部分不可见光转变为可见光。

D. 量子点是一种能高效吸收太阳光,更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纳米荧光材料。

3.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一部分”能否删掉?为什么?

链接材料: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为我们打开了未来的城市之门。透过各种新能源汽车、先进医学技术、绿色建材、智能家居……一个充满幻想、五光十色的未来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

5.选文中“零碳馆”和上面链接材料中的“未来城市“带给你怎么样的启示?写出一点即可。

 

1.选文介绍了量子点的特点及应用;或:选文介绍了量子点的特点及应用时的利与弊(存在的问题) 2.D 3.作比较,突出说明了量子点制成的材料能吸收的光范围很宽,发出的光能够控制的特点。 4.不能,“一部分”起限制作用,说明量子点荧光材料把不可见光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见光并非全部,删掉后与事实不符。“一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唯一答案,符合要求即可。 示例一:人们追求的是绿色环保、高科技的生活; 示例二: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可以先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在整合成对文章的概括。注意主要的说明对象,以及特点等。 2.试题分析:D“能高效吸收太阳光”错。在文章的最后说明缺点的时候说“可是转换效率有时没有预计的那么高,中间损耗了很多”,所以D错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作引用等。第四段中“一般情况下,特定的荧光材料只能吸收某一小范围内波长的光,并发出波长范围很小的光。而用量子点制作的这种荧光材料有一个很与众不同的特点”明显是作比较。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强调语言要准确、严密,“一部分”起限制作用,说明量子点荧光材料把不可见光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见光并非全部,删掉后与事实不符。 5.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唯一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示可围绕“人们追求的是绿色环保、高科技的生活,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展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小题。

凿壁借光(节选)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穿壁:在墙上打洞。映:照耀。大:大户人家;有钱的人。文不识:邑人的名字。

1.下列各项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B.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C.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D.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邻舍有烛而不(及,达到)

B.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报酬)

C. 主人问衡(错怪)

D. 给以书(借)

 

查看答案

下列提取句子主干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经过数百公里的跋涉后,藏羚羊出现在楚玛尔河西岸的山坡上。(藏羚羊出现)

B. 当时的政府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政府关心事业)

C. 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他们去看书)

D. 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全面的复习整理,使我的文言文知识记得更加牢固了。

B. 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基本保证。

C. 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D.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B. 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加今天大会的有六、七百人。

B.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D. 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