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

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切莫贪图方便贻害环境 【解析】试题分析:所拟的标题中应包含“切莫贪图方便”、“贻害环境”两个要点。拟标题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概括语段主要信息,二是语言润色,尽量生动形象,引人关注。概括语段主要信息,需要理清思路,明晓陈述对象和事件。陈述对象为塑料袋消费者,事件是贪图方便使用塑料袋,贻害环境。参考字数要求,经过润色,可以表述为“贪图方便贻害环境”“个人方便了,环境糟蹋了”“贪图方便事小,保护环境事大”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____________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 豚

任何一种动物,体形小,便怕我们;体形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其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能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

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训练,即奖赏和惩罚。而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用正面肯定的强化方式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娱悦。

海豚是唯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

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腿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到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

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而后者大为光火。

(《海豚与人》)

1.对第二段信息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

B.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人们将海豚纳入自己的道德规范。

C.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被通过,是因为海豚的味道没有鲨鱼翅鲜美。

D.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出台后,人类又制定了针对其他动物的类似的国际公约。

2.“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 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B. 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能用正面肯定的强化训练。

C. 这是由于人类喜爱海豚。

D. 这是因为海豚需要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

3.下列不属于海豚救那些溺水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救助概念植根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B. 因为人类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需要呼吸空气。

C. 因为它们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透视仪。

D. 海豚喜欢与它们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

4.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并非只有在听说海豚被捕杀时,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静。

B. 海豚自觉地训练源于它喜欢嬉戏和学习。

C. 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的海豚游回来的原因是它们荒疏了自己获得食物的技巧。

D. 海豚喜欢人类的程度超过喜欢海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离窠外出寻找花蜜的单个蜜蜂(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南偏东南七百米,有苜蓿——注意根据太阳偏转调整方向。”)仍然是如同有细丝系住一样属于蜂窠的一部分。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离远一点看,它们像是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一排排对称多边形晶体。分群的时刻来到,老蜂王打算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而去,这时的景象就像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它们自动分成几乎一点不差的两部分,一半跟着要离去的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于是,像一个卵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

1.从文段中提取要点,并概括文段主旨。

2.如何理解蜜蜂“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请根据文本选段举例说明。

3.分析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4.本文语言形象生动,选文部分也能体现这一特点。请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加以体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B. 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C. 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 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来独往,野心勃勃

B. 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

C. 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D. 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