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所谓“字如其人”,写字既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  ①  。历史上多有依人品论书品的观点。汉人认为品评书法首先要品评一下书者。受人尊敬的王羲之、颜真卿都是正面色彩极强的形象,他们刚正阳光的人格魅力,  ②  。而曾经当过贰臣的王铎和赵孟頫,则显然不能够如前者那样为所有书法爱好者所崇敬倾心。毋庸深究他们书艺的高低,单就人格的高下而言则强弱胜负已判矣。可见,  ③ 

 

①也透露着一种人格品性②为他们的书法作品锦上添花③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依人品论书品”可知,透露人品;②处结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③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B. 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C. 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将分赴黑龙江、湖北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 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1927年,毛泽东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指点江山,辨明方向,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B. 戴望舒的《雨巷》哀而不伤,有一种中性美,在新年朗诵会上,他对《雨巷》的朗读,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首经典的意蕴。

C. 《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D. 从《哈利·波特》系列到《纳尼亚传奇》系列,再到《魔戒》三部曲,好莱坞魔幻电影以行云流水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电脑特技支撑,影响着世界魔幻电影创作的发展走向。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写作背景】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土地改革开工作,十一月二十六日,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在精神振奋之余,毛泽东写下了这首小令。

1.联系写作背景,请概括全词的主旨。

2.“一年一度秋风劲,寥廓江天万里霜”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劲”字传神,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被栎阳县追捕;②眴:同“眩”,使眼色。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略:大致

B. 学书不成,                 去:离开

C. 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

D. 是时桓楚在泽中            亡:逃亡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梁父即楚将项燕,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②若舍郑以东道主

B. ①项梁杀人,与籍避仇吴中         ②长

C. ①人莫知其处,独籍知           ②顷未发,太子迟之

D. ①梁召故所知豪吏                ②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 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项梁认为他自高自大,叫他不要胡说。

C. 项籍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 陈涉起义后,项籍在项梁的指挥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人,大家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