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名字不仅是单纯的指称符号,它还具有丰富的意蕴。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名字不仅是单纯的指称符号,它还具有丰富的意蕴。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姓名也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从而形成姓名的鲜明时代特色。

周代之前的姓名资料主要来自甲骨文,但甲骨文中有些被学者认为是人名的文字,也可以解释为族名、姓氏、职官名甚至神名,一时难作定论,因此对周之前的取名风尚暂且悬而不论,让我们从周代谈起。

周代人的姓名,也正如周代文学如《诗经》一样,洋溢着一派质朴、随意、清新、犷野之风,与后世相比,周代姓名并不咬文嚼字,刻意雕饰,但却自有一种纯真天然之美。

周人常常根据人的身体特征来进行命名。春秋时期的晋成公,堂堂一国之君,名字叫黑臀,这肯定是由于晋成公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特别明显的缘故。以胎记命名的名字,在春秋时还有黑背、黑肩、黑肱等,可见春秋时的人们取名并不避粗鄙。

因身体特征而取名当然不仅限于胎记,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叫李耳,字聃,据后人考证可能就是因为老子的耳朵没有耳轮而得名。郑国有叫游眅的,“眅”的意思是眼睛的眼白较大。眼白太大在今天人看来也许是个缺陷,但周代人却可能以此为美。

不仅新生儿的身体特征可被用作进行命名的依据,孩子出生时发生的一些令人注意的事件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而也可据以取名。春秋时郑庄公名字叫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的。不是像通常那样头先出来,而是先出脚,生孩子脚先出来可能导致难产,为了纪念其诞生的艰难,庄公的父母就给他取名为寤生。

春秋时人们认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必要过于讲究。像牛、马、羊、彘等畜牲之名,春秋时人都取以为名,孔子有个学生就叫司马牛。蝎子乃毒物,令人闻之色变,但春秋时却有不少人的名字取自蝎,齐有公孙虿,郑亦有公孙虿,虿即蝎。

《左传·桓公六年》载鲁桓公夫人生了太子,即后来的庄公,请教申取名之法。申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杜预对这五种取名方法的解释是:信即根据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义即选择表示美德的字眼命名;象是根据孩子身体的某些特征命名;假是借用各种事物的名称命名;类是选择与父亲有关的字眼命名。上面提到的郑武公之子“寤生”当属于“以名生为信”;“黑臀”“游眅”之类则属于“以类命为象”;“公孙虿”“赵盾”等名字则显然是“取于物为假”;鲁桓公的太子与他的生日是同一天,因而名之曰“同”,杜预认为这就是“取于父为类”;至于“以德命为义”,如周文王名昌,寓希望周族昌盛繁荣之义。

申列举的五种取名途径中,至少信、象、类三类都涉及到孩子诞生时的一些具有特征性的现象,也就是说,周人强调取名应能体现被命名者的特征,侧重于名实之关联,同时,由于周代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因此其命名亦必重视姓名的分类功能,这也就决定了周人在命名时必定要着眼于姓名的语言学和社会学属性,而对姓名的美学属性则未加在意。

(摘编自刘宗迪《姓氏名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字不仅仅具有指称功能,还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B. 甲骨文中有些文字被认为是人名,但又存在其他理解,因此作者对周之前的取名风尚悬而不论。

C. 周人常常根据人身体上的胎记或某个身体器官比较明显的特点来取名,这些名字都很粗鄙。

D. 郑庄公诞生非常艰难,他的父母认为这是一件有标志意义的事,并以此为他取名“寤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春秋时期,人们认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必要讲究,所以不仅会以畜牲为名,还会以毒物为名。

B. 周人可以根据出生情况或身体特征命名,也可以用美德字眼或借用事物名称命名,还可以选择与父亲有关的字命名。

C. 鲁庄公取名为“同”揭示了其与鲁桓公的关系,即儿子与父亲的生日是同一天,杜预认为这就是“取于父为类”。

D. 周人在命名时重视姓名的社会学属性而不在意姓名的美学属性,这与其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有很大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分析周代人的姓名,可以发现质朴、随意、清新、犷野是周代人姓名的特色,崇尚纯真天然是周代的审美风尚。

B. 周代时,郑国人游眅以“眅”为名,老子以“聃”为字,这说明在当时人们有以身体缺陷为美的风尚。

C. 《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的取名方式应为“假”,而按照秦伯“以乱易整,不武”的解释,烛之武的取名方式应为“义”。

D. 周人虽然强调取名应能体现被命名者的特征,但是在周代的实际社会生活中还是有人取名并没有注重名实之间的关联。

 

1.C 2.A 3.B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为“取名并不避粗鄙”,部分名字并不粗鄙。 2.试题分析:原文为“没有必要过于讲究”。 3.试题分析:“郑国人游眅以‘眅’为名,老子以‘聃’为字”和“当时人们有以身体缺陷为美的风尚”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初高中学习中,我们曾经邂逅过这样一些中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闰土、祥子、孔乙己、曹操、杜甫、陆游、欧阳修、烛之武、荆轲、邹忌、晏子、林冲、范进、小弗朗士、汤姆索亚、保尔、桑迪亚哥、卡西莫多、海伦凯勒等。他们或许打动过你的心灵,或许引发过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请选择两到三个人物形象,根据其形象的特点和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或记叙某种与之相关的经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网络餐饮不必排斤排队营销,如果活用排队营销,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品牌声誉,因为活用,就能吸引顾客刷单,就会产生轰动效应,而有了顾客刷单,商家必将赚得盆满钵满,就一定可以助力网络餐饮提升品质和口碑。

①不是只有活用排队营销才能吸引顾客刷单,产生轰动效应。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橘子洲是一帧展示风情的画。它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她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及建设中的岳麓山大学城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带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舟唱晚,观岳麓山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②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③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④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⑤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

⑥南宋朱熹、张栻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

⑦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 ②①⑥④⑤③⑦    B. ③②⑦⑥⑤④①

C. ①②④⑤③⑥⑦    D. ②⑦⑥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二病”是一种当代社会的流行病。   “中二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   随着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广泛运用,“中二病”现在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识过盛、狂妄,   觉得不被理解、自觉不幸的人,   是那些“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幼稚想法相互混杂”的成年人。   有反对者,他们会感到烦躁、厌恶,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在旁观者看来,这种心态是幼稚可笑的。

 

A

那么

因而

一旦

B

因为

特别

假如

C

然而

而且

虽然

可是

D

那么

尤其

如果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好、家长也罢,都应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只有适度的教育管理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B. 诚信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教育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C. 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D. 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