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请选出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请选出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B. 您所托为令郎辅导高考作文之事,在下一定鼎力相助,竭尽所能,不负重托。

C. 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

D. 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A项,根据前文“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 “连声道歉”这个语境,“献丑”不符合语境,献丑是谦辞,在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不是道歉语。B项“鼎力相助”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C项“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教授付昊桓介绍,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发布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有5项研究成果入围“戈登•贝尔”奖提名,几乎占据了总入围应用的半壁江山。

B. 习近平强调,金砖合作机制已经走过10年,金砖国家紧紧抓住发展这条主线,不仅造福五国人民,也给世界提供了解决温饱、安全等问题的治本药方。

C. 2017年6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牵头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对开。

D. 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早在2015年年底就举行了奠基仪式,因为各种原因,至今仍未动工,巴育总理已使用临时宪法44条赋予的“绝对权力”,来解决中泰铁路合作项目面临的法律障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觥筹交错的背后是庸俗酒桌文化浸淫,吃喝无度的背后是作风问题泛滥,闲谈闲话之间反映出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状态、价值取向和党性修养。

②本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伴随文化市场的扩大和宗教复兴运动的盛起,一些原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帮会借助于宗教的外形沉渣泛起,重新显现于社会舞台。

③ 有的领导干部对下属阳奉阴违,容不得异见,听不得旁音,总以为搞“一言堂”就能树立起尊严。

④ 蔡英文上台一年来,国际上,所谓“邦交国” 纷纷和台湾“断交”, 岛内抗议之

声此起彼伏… … 所有精心遮掩的真相和矛盾一齐爆发,内外交困,四面楚歌

⑤正在建设中的武汉绿地中心大楼,建成后总高度将达636米,将超过目前中国第

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在全国摩天大楼中独占花魁

⑥中国乒乓球技术先进、后备人才众多,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世乒赛,几乎都能凯歌

高奏、折戟沉沙,把所有奖杯收入囊中。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小偷。

寒食雨二首①(其二)

苏 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②,死灰吹不起!

①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寒食节。②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地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穷途之哭。

1.关于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前四句描写了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在蒙蒙烟雨中飘摇抖动的画面。萧索凄凉之态既是诗境,更是诗人的心境。

B. “空庖”“寒菜”“破灶”“湿苇” 等物象写出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

C. 诗人居于黄州,没有公务缠身,生活悠闲自得,竟不知年月几何,看到“乌衔纸”才恍悟当前正是寒食节令。

D. “君门”两句写到诗人既不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又不能退居故里,孝守先人坟墓,可谓希望全无,为下文直抒胸臆奠定了感情基调。

E. 这是一首逢寒食节遇雨抒情的感怀诗,抒发了诗人因被贬黄州而不能祭扫祖坟的无奈与悲痛之情,以及无穷的感伤。

2.苏轼的《定风波》作于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与此诗同期,但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却与本诗有很大差异,试就二者的不同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继母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B.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C.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D.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太傅”“太子少师”: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传其知识,“傅”监督其行动。隋唐以后,为加官赠官的官衔,没有职事。

B. 丁忧:又称“丁艰”,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C. 春宫:太子居东宫,五行家以春季配东方,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为“春宫”,亦用以代指太子。

D. 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就连睡觉都顾不上。

B. 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如遇到谋士、将才,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 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太宗驱斥,后召回。贞观三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 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握着他的手问候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2)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