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眼是“愁”。一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平地上的水流向四面八方,比喻人的命运因门第不同而分高低贵贱;三四句表面说不要行时叹,坐时愁,但深层却是内心的愁苦与不平之气;后四句写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但愁总是萦绕心间,不敢言更添愁。 【解析】试题分析: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所谓“关键”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诗歌的情感中心,或开头点明诗歌的主旨,统领全诗,或中间点明诗歌的主要情感,第二是诗歌的结构的关键,或使诗意自然转折,或让诗歌的情节发生变化等。此题“愁”是情感的中心和诗歌的主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房太尉①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②,把剑觅徐君③。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释】①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至德二载(757),为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②谢傅:晋代名将谢安。他在征讨符坚所率百万大军时,还在与谢玄下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③徐君:典出《说苑》:“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遂解剑系其冢树而去。”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歌题目中“别”交代出事件,“房太尉墓”交代出地点,整体上交代了写此诗的目的是致哀亡友。

B. 诗人虽然公事在身,行色匆匆,但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哀悼亡友,可见两人之间情谊深厚。

C. “无干土”的缘由是“近泪”,房太尉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以至土都湿了,写出悼亡之人多。

D. 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天低云断,空气里都带着愁惨之感,使人寂寥哀伤。

E. 对棋、把剑两句运用典故,一文一武形成对比,又照应前两联,道出痛悼的原因,布局严谨紧密。

2.诗歌的尾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禾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中大夫,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B.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C.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D.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字,古代男女一般成人(及冠)二十岁时取字,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B. 元符,年号,是为纪年而设立的名号,从明朝开始,每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C. 卒,是死的讳称,一般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夫死后的忌讳称呼。

D. 谥,谥号,古人死后根据其生前行迹而给予评价的一种称号,不是所有人都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禾目光长远,有先见之明。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B. 陈禾不怕权贵,敢挺身而出。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 陈禾正直坚定,敢直言不讳。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D. 陈禾冒死进谏,不隐藏想法。他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千载谁堪伯仲间    B. 吞声踯躅不敢言

C.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 此情无计可消除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反问)

B.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夸张)

C.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

D.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对偶)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字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与佳兮夕张(不而遇)    B. 余袂兮江中(细大不

C. 鸟何兮蘋中(群英荟    D. 两朝开老臣心(济一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