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禾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中大夫,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B.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C.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D.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字,古代男女一般成人(及冠)二十岁时取字,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B. 元符,年号,是为纪年而设立的名号,从明朝开始,每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C. 卒,是死的讳称,一般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夫死后的忌讳称呼。

D. 谥,谥号,古人死后根据其生前行迹而给予评价的一种称号,不是所有人都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禾目光长远,有先见之明。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B. 陈禾不怕权贵,敢挺身而出。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 陈禾正直坚定,敢直言不讳。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D. 陈禾冒死进谏,不隐藏想法。他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1.A 2.A 3.D 4.(1)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 (2)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回到朝廷后就诬陷他。 【解析】选自:《宋史》 作者:脱脱 年代:元代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所断句子的理解作答,要注意主语和虚词。本题正确断句选项是A.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千载谁堪伯仲间    B. 吞声踯躅不敢言

C.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 此情无计可消除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反问)

B.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夸张)

C.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

D.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对偶)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字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与佳兮夕张(不而遇)    B. 余袂兮江中(细大不

C. 鸟何兮蘋中(群英荟    D. 两朝开老臣心(济一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大会》大胆创新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9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每场比赛,106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新增“飞花令”)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单人追逐赛中,5名(4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最后5人(4人)中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而节目组也会经过数据整理,在百人团中,排序找出答对题目数量最多、答题速度最快的前5名。他们将成为下一场比赛中登上舞台的5位挑战者。

从《百家讲坛》到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被誉为“综艺清流”,而猎奇热潮一阵阵随风而逝,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和书写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B站看“诗词大会”节目视频的网友,也有人被吐槽“文盲”。刘百生老师说,生活中“没文化”的例子不时跳出来刺眼。艾青去世时,两家报纸都在标题里将“大堰河”当成了一条河;而前几年,春天,某地的梨花开了,报纸用的标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此梨花却非彼梨花。现象级综艺背后的社会成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文字的膜拜心理,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可以理解为何现在的父母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诗,可惜最终难以塑造其“诗和远方”,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而是因为懂得才热爱,因为理解才淡然,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身边的朋友纷纷反映,节目精彩的环节设置让人了解到更多诸如历史背景、出处典故等诗词本身以外的东西,并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许多教师同行都认为,节目的内容、形式以及思维的创意与创新,对于推进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经历现代化的蝶变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传承要实现的是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走向小康,知识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追求也不会原地踏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才能体现时代的特征;与现代生活融合,才能完成“化”的过程。“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秉承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汲取时代的养料,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不可拘于文化的小众性,必须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当今社会的大众生活。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对于传统文化的“双创”理念,从文化结构构建到文化形式、内容都进行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这是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精辟、最核心的诠释。     (选自《山西日报》)

材料四:

材料四图表是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数据,包括节目关注度(系列1)和市场占有率(简称市占率,系列2)两项。本数据来自酷云(KuyunEye)收视数据统计。

材料五:

下图是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设计的logo

1.下列对“中国诗词大会”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是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被誉为“综艺清流”。

B. 中国诗词大会》既有节目的悬念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让观众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体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

C. 《中国诗词大会》在第二季的收视中,节目的关注度随着场次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场和第四场的关注度较低,第十场的关注度最高。

D. 中国诗词大会》在第二季的收视中,节目的市场占有率均在8%——10%之间,从第一场到第十场的变化走势和节目的关注度基本一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

A. 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进行了相应的介绍,让读者对其节目类型、宗旨、内容、目的、比赛规则、影响等相关内容有了基本了解。

B. 材料二从《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特点和作用两个角度进行介绍,体现出节目的创意,这些特点也为所有综艺节目提供了借鉴。

C. 材料三站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立场上,告诉读者:中华传统文化只要能够融入当今社会的大众生活,就一定能能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D. 材料四中的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节目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数据统计,可以为节目制作方带来一定的反馈作用。

E. 材料五中的logo体现了“中国风”的特点,左侧展开的卷轴与望月的诗人共同组成“中”字,寓意观众可以参与节目进行诗词创作。

3.根据材料内容,从不同角度概括并简要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意义或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官瓷

曹洪蔚

在琳琅满目的瓷品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被视为瓷品中的瑰宝。据传,官瓷由宋徽宗亲创。宋徽宗赵佶虽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被宋徽宗招到东京(开封)城的官瓷工艺大师们,秉承汝窑之精华,将登峰造极的汝瓷制作艺术与高洁完美的“徽宗艺术”熔为一炉,使官瓷脱颖而出。

开封城有一处古玩市场,老赵家离那里不远,退休后,每周他都去那里淘宝,收藏了一些古董,有真的,也有假的。为这,老赵没少挨老婆的骂,说他把家里的那点积蓄全倒腾光了。老赵说:“存钱啥用啊?收藏点东西多好啊。保值增值,遇到急难险事,一出手,大钱就来了。”

喜欢收藏古董的人往往爱交友,曰“藏友”。他们聚在一起,互赏藏品,分享乐趣,很多人成了挚友。老赵最铁的藏友是老杜,年龄比老赵大一岁,也爱逛古玩市场。每次逛完,俩人一个打酒,一个买菜,聚到一块儿喝一壶。

这天又是周末,老赵在古玩市场上没有看到老杜的影子。一路打听,老赵来到老杜住的胡同,找对门牌号,却是大门紧闭。邻居告诉他,老杜前些日子得了脑溢血,让救护车给接走了。老赵听了,急忙赶到医院,一问才知道老杜还在重症监护室里,他的老伴儿正蹲在门口掉眼泪呢。老杜的老伴儿说:“这重症监护室简直是喝钱呢,一天一万多元,这都交了十几万元,老杜还没醒呢。眼看交不上钱,人家要把他转出来,大兄弟,你说可咋办呐?”老杜的老伴儿最后说,“大兄弟,你也是搞收藏的,懂行,我领你到家瞅瞅,看他存的那些东西有值钱的没。”老赵点点头说:“救人要紧,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老杜的收藏架上摆了不少东西,值钱的不多,有一件吸引了老赵的目光,是一个青瓶官瓷。老赵说:“有它,就够给老哥看病了。”

第二天,老赵赶到医院,给老杜交了30万元医疗费。一周后,又交了20万元。钱跟得上,病好得也快。一个月后,老杜便康复出院。

病好后,老杜还是爱去逛古玩市场,只是不能陪老赵喝酒了,就看着老赵自斟自饮。老赵喝到“小驾云”后,老杜就嗔骂他:“没见过你这样做兄弟的,趁火打劫,夺人之爱,把我的青瓶官瓷给骗走了。走着瞧吧,我这辈子拼尽余生,也要把这宝贝给赎回来。”老赵说:“能得到你这宝贝容易吗?我把房子都卖了,到现在,老婆还对我爱答不理的呢。”老杜说:“该,谁让你爱宝如命。”

又是个周末。老杜在古玩市场逛了一个来回还是没等到老赵。正纳闷,忽听人说宋门里出了车祸,一个老头被人撞了,挺厉害的。老杜一听,拔腿就往宋门里赶。一看,果然是老赵。随着救护车,老杜陪老赵去了医院。老赵伤得很重,直接进了重症病房。他老婆赶来后,一听这情况,当时就瘫下去,说家里刚刚卖了房子,存折上也就剩几千元,还要交房租。老赵这是作死呢,没人救得了他。老杜听完,对她说:“嫂子,您放心,我能救老赵。您家不是收藏有一件青瓶官瓷吗?卖了它,就够了。”

老杜把那件青瓶官瓷拿走了。第二天,老杜赶到医院,给老赵交了30万元医疗费。一周后,又交了20万元。钱跟得上,伤好得也快。一个月后,老赵便康复出院了。

出院后,老赵还是爱去逛古玩市场,还能碰到老杜,只是俩人都不再喝酒了,就聚在一起抽烟、闲谈。老赵说:“真是造化弄人,你的官瓷宝贝在我手里还没暖热呢,就又被你夺了回去。”老杜说:“兄弟,夺回这宝可不易呀。我也卖了房子。”

说着说着,老哥俩都哭了。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个青瓶官瓷是假的,也就值三五百元。老哥俩流泪,是被一些真的东西感动着。

(选自《开封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赵和老杜明明知道青瓶官瓷是赝品,依然要倾家荡产从对方手里买过来,是因为他们对于收藏的痴迷和彼此的情谊。

B. 小说中的老赵和老杜开始时一同喝酒,后来老杜看老赵自斟自饮,最后两人均不饮酒,这种变化暗示着两个人的关系。

C. 小说主要通过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和次要人物的侧面衬托,刻画并表现出老赵和老杜两人的人物性格。

D. 老赵和老杜两位藏友因收藏而相识相交,他们不仅有相同的爱好,而且有相同的品格,都固守着珍贵的人性的美好。

2.小说最后一段如果删掉,小说的主旨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说以“官瓷”为题,请简要分析“官瓷”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