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父子之间的怯意 韩 羽 ①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父子之间的怯意

韩 羽

①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

②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③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④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⑤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儿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金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⑥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父亲惊奇了,我也惊奇。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是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⑦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到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⑧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⑨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1.请简析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在“唱戏”和“看庙”两段描述中,除了“勤俭”外,还表现了“父亲”哪些个性特点?请简要回答。

3.请概述“父亲”对“我”产生怯意的原因。

4.阅读全文,试简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技巧。

 

1.第一段写“我怕父亲”,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照应了题目。 2.乐观开朗,富有生活情趣,热爱民间艺术,煞费苦心培养儿子。 3.父子之间感情有隔膜,父子之间文化教养存在差 异,父子之间生活环境有差异,父子之间的年龄发生变化。 4.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等 【解析】 1.试题分析:答出语段的内容写“我怕父亲”,然后从结构上分析作用:对“我”的爱作反衬;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照应了题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

(1)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而绝江河。(《劝学》)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3)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5)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逍遥游》)            

(6)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7)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居秋暝》)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任安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项脊轩志》二~五段,完成下列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逾庖而,鸡栖于厅         宴:宴会

B.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奏效,获取功名

C. 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D. 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手:亲手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体现归有光丧妻后悲痛感情的一组是(  )

①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②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③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④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⑥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A. ③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②⑥

3.下列各句中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 妪,先大母婢也

4.“瞻顾遗迹”,作者为什么“长号不自禁”?

5.翻译下列句子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主旨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C.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D. 未觉池前春草梦,街前梧桐已秋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