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日前,环保部和住建部要求各地环境监测、城市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日前,环保部和住建部要求各地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四种设施定期向公众开放。

B. 广州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黄阁镇东里村发现了一幢保存了清中叶建筑特色的宗祠,宗祠正门门楣上的三幅壁画基本保持了本来的原貌。

C.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有被遭到破坏的危险。

D. 篮球的搞超级能或许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但比赛场上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A 【解析】试题分析:B“本来的原貌”语意重复,删除“本来的”。C句式杂糅,“遭到破坏”或者“有被破坏的危险”只能选一。D语序不当,“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改为“无数次临场的竞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1)家长们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但如果因为网络可能存在的“弊”,而想方设法阻止孩子接触网络,无疑是因噎废食

(2)许多年轻人总是盯着电脑不放,即使在地铁上也目不窥园地盯着手机,所以眼睛总是干干的,时不时地还有灼热刺痛的感觉。

(3)整治不良信息专项行动启动后,相关网络文学网站闻风而动,均在首页上以公告致网友等形式表明态度,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4)牙刷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工作,可市面上品种繁多的牙刷却让人扑朔迷离,不知如何选择。

(5)企业如果关闭了,失业人员的安置就推给了政府,因此地方政府即使有清理“僵尸”企业的想法,也难免投鼠忌器

A. (1)(2)

B. (1)(4)

C. (2)(4)

D. (3)(5)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如今侵略中原的异族的祠庙香火正旺来警告南宋统治者的两句是“                   ”。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的两句是“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点染环境,描绘出送别客人时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1)

孟浩然

逆旅(2)相逢处,江村日暮时。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3)邻蛟室,人烟接岛夷。

乡园万余里,失路(4)一相悲。

【注】(1)张八子容,即张子容,排行第八,是作者同乡好友,作者来此游历之前,曾赴举不第。开元二年冬天,孟浩然来此游历,与张子容相遇(当时张子容被贬为乐清尉),好友结伴游赏,遂有此诗。(2)逆旅:旅馆。(3)廨宇:官署,衙门。(4)失路:比喻不得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逆旅相逢处”,照应标题,点明了诗人与朋友张子容相遇的具体场所,叙事中寓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

B. “江村日暮时”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都是借景物的描写抒发浓郁的思乡情怀。

C.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写出了诗人与旧友饮酒、题诗,有群山为伴,有孤屿相陪,高标异韵,超凡脱俗。

D. “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描写景物,用笔奇特,着力刻画偏远、荒僻之状,以荒凉景象反衬相聚的欢乐。

E. 全诗短短四十字,有记叙、有写景,有抒情,情融于景,诗人将微妙心绪寓于诗中。

2.“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永少为长安小史,后博学经书。建昭中,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有茂材,除补属,举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

建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俱发,诏举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太常阳城侯刘庆忌举永待诏公车。对曰:“明王即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则庶征序于下,日月理于上;如人君淫溺后宫,船乐游田,五事失于躬,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征降而六极至。凡灾异之发,各象过失,以类告人。”天子异焉,特召见永。

阳朔中,凤。凤病困,荐从弟御史大夫音以自代。上从之,以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而平阿侯谭位特进,领城门兵。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愿君侯与博览者参之,小子为君侯安此。”谭得其书大感,遂辞让不受领城门职。

永远为郡吏,恐为音所危,病满三月免。音奏请永补营军司马,永数谢罪自陈,得转为长史。

成帝性宽而好文辞,又久无继嗣,数为微行,多近幸小臣,皇太后与诸舅推永等使因天变而切谏,劝上纳用之。上大怒,使侍御史收永,敕过交道厩者勿追,御史不及永,还,上意亦解,自悔。明年,征永为太中大夫,迁光禄大夫给事中。

元延元年,为北地太守。时,灾异尤数,永当之官,上使卫尉淳于长受永所欲言。永对曰:“臣永幸得免于言责之辜,有官守之任,当毕力遵职,养绥百姓而已,不宜复关得失之辞。忠臣之于上,志在过厚,是故远不违君,死不忘国。”

永于经书,泛为疏达,其于《天官》《京氏易》最密,故善言灾异。

征入为大司农。岁余,永病,三月,有司奏请免。故事,公卿病,辄赐告,至永独即时免。数月,卒于家。

(选自《汉书·列传五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B. 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C. 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D. 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书,一般指儒家经典著作,如《春秋》《论语》,是研究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B. 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接送应征的人,后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C.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为薨,不适用于皇帝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D. 元延元年,元延是皇帝的年号,元年,即第一年,新君即为,一般会改变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谷永通宵经典。他广博地学习经书,对很多经典能够通晓明达,对《天官》《京氏易》等书,最为精通,善于谈论灾变异象。

B. 谷永敢于直言。他建言皇帝“正五事”“建大中”,认为皇帝如果过分地沉溺于后宫,安于享乐出游打猎,显示惩戒的六种灾异就会出现。

C. 谷永忠于朝廷。他赴任北地太守前,上书皇帝表达忠心,表示会尽职尽责安抚百姓,虽离朝廷遥远,却不会背叛,即便死去,也不会忘记国家。

D. 谷永善于观察局势。他在远地担任郡官,害怕被王音陷害,称病足有三月,得以被免职;任营军司马后,他多次谢罪,自己陈述罪状,得以转任长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凡灾异之发,各象过失,以类告人。

(2) 上大怒,使侍御史收永,敕过交道厩者勿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匠心独运秦玉峰

秦玉峰是阿胶的忠实服用者,也是阿胶的制作者。

秦玉峰已经58岁,自从16岁进入东阿阿胶厂,有幸品尝阿胶,秦玉峰从此便爱上这种滋补品。日子久了,像其他人抽烟一样,“有瘾”。他笑言:“我是吃阿胶长大的,吃了42年啊。”

秦玉峰出生于山东农村。1974年10月,他被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秦玉峰最初只是一名临时工,什么活儿都干。

刚进厂时,他对阿胶没有概念,只觉得“好吃、特香”。然而,在工厂日子久了,他开始觉得阿胶“神奇”,并被它所吸引。若干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已经与阿胶绑在一起,成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传承者。

秦玉峰在进厂第二年成为学徒工。他的师父是一位叫刘绪香的老药师,刘药师是同兴堂阿胶炼制工艺的第七代传人。崛起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东阿同兴堂胶庄,因卓越的炼胶技术闻名于京城,其产品成为贡胶。建国后,其传承者进入国营东阿阿胶厂。

东阿阿胶一直保持着制胶业“师徒相继,口传身授”的传统。秦玉峰跟随师父学习传统阿胶炼制技艺,从泡皮、切皮、化皮,到熬汁、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等,全套制胶技法逐一研习。他那时候从最基础的挑水、泡皮做起,学着师父把刚收购的驴皮浸泡到泡皮池里,直到驴皮泡软,再一一洗干净,然后刮剃驴毛,晾晒。驴皮晒干之后,他再跟着师父把驴皮切成小块储存。到了冬天,才开始上锅学习炼胶。

只有经师父考核合格之后,学徒们才能学习下一道工序。对大多数学徒来说,他们只有机会学习几道工序,师父并不会传授全套炼胶技法,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只是精通一道或数道工序。只有少数优秀学徒才可能学完全部技法,通常要学习三到五年。

少年时的秦玉峰因为感到找工作不容易,“干什么都很珍惜”。他勤奋、好学,冬天里在大铁锅前近乎玩命地干活。“阿胶这一块,我全做过,从皮的处理、炮制到熬胶。”他说,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星期天,走路、坐着、吃饭都在想着阿胶。

这样的艰苦学习持续了多年,他成为习得全套制胶技艺的少数者,也逐渐成长为阿胶制作这项国宝级技艺的第八代传人。他不再是个临时角色,一年年过去,他从学徒工成长为企业的执掌者。

2006年,在进入工厂的32年之后,他成为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两年之后,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玉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不再只是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国家文化的传承者。

作为阿胶的传承者,秦玉峰的责任不仅是传承这项技艺、产业,还要把阿胶文化流传下去。在某种程度上,他不仅是阿胶技艺的传承者,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他认为,只有把阿胶文化做成一种有传承的文化,企业才能长久。

他在东阿阿胶成立专门机构,研究阿胶文化,搜集整理阿胶古验方3200余个、膏方200多首、医案1750余个、“治未病”的膳食养生方近百个,对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进行研究,挖掘阿胶更多的药用价值。他把这个项目称为“阿胶价值回归工程”。他还组织修缮中国阿胶博物馆,建立东阿阿胶城,以巡展、推介会的方式向国内外传播阿胶文化。

“对文化梳理、挖掘,开发一系列的文化产品,收集了三千多个方子,恢复古方生产线,这是文化推广,也是文化营销。同时,我们用现代循证学的方法研究这些古方子,做剂型创新,以让消费者服用更方便。”秦玉峰认为,中医药文化经过3000年的积累,博大精深,如果只是借助数秒的广告,人们很难读透,只有通过文化加体验,才能向世人展示中医药的美丽。此前,他与国家中药局、国家旅游总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国家“健康旅游”,通过旅游体验,寓教于乐,让阿胶文化走向世界。

(选自黄剑《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58岁的秦玉峰现任职于东阿阿胶股份公司,他不仅是阿胶的忠实服用者,也是阿胶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

B. 秦玉峰刚进厂时,就被阿胶的“神奇”所吸引,若干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已经与阿胶密不可分。

C. 秦玉峰跟随师父从最基础的挑水、泡皮做起,学习传统阿胶炼制技艺,对制胶技法逐一研习,最终习得全套制胶技艺。

D. 秦玉峰在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下列对秦玉峰相关事例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秦玉峰出生于山东农村,他被招入东阿阿胶厂工作时,只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临时工,所以他什么活儿都干。

B. 秦玉峰的炼胶技艺高超,这既离不开老药师刘绪香的卓越的炼胶技术与传授指导,也与他不断创新的精神分不开。

C. 秦玉峰少年时勤奋好学,近乎玩命地干活,以至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星期天,走路、坐着、吃饭都在想着阿胶。

D. 东阿阿胶一直保持着制胶业“师徒相继,口传身授”的传统,秦玉峰深知这点,他积极表现,希望得到师父的关注。

E. 阿胶行业大名鼎鼎的秦玉峰,以积极的工作热情,通过文化加体验的方式,正在将阿胶文化展示给全世界的人们。

3.秦玉峰认为,只有把阿胶文化做成一种有传承的文化,企业才能长久,他是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文本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