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3月17日下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3月17日下午,深圳市发生一起事故,一名中学生骑单车在福田区下梅林一街违规逆行,撞上一辆魄轿车,轿车前保险杠附近油漆被剐蹭,司机提出赔偿,这位学生顿时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这时围观者劝司机,“算了,小事,让她快去上学吧……”但司机不同意。在一旁大哭的学生只好拿起司机的手机,给妈妈打电话,直到妈妈和交警过来后才停止哭泣,最终双方协商私下解决。

对于司机的做法,网友众说纷纭,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救救孩子 (拟题角度新颖,题目观点鲜明,有先声夺人的警醒作用,但有点夸张) 几乎可以想象这样一则报道发到网上会被冠以怎样的标题---“奔驰男当街勒索幼龄女孩!”无耻!愤怒的网友难以扼制伸张正义的豪情将司机骂得体无完肤。原因甚至可能是这样的“孩子终归是孩子,不懂事,你一个大人凭什么就不能宽容一点?”(文章导入的由头不错,具有时评的味道) 愚钝的民众以孩子(还小不懂规则,要有意识地往自己的观点靠拢)之名拯救孩子(拯救用词太夸张,可以改为为:为孩子开脱),却不知这种做法却是将孩子推向(不为自己不当行为负责任甚至)罪恶的渊薮。你看见小女孩哭泣心生怜惜,却没有看见她骑单车违规逆行(回扣材料的做法不错);你渴望伸张正义却训斥司机不近人情,你口口声声说要为自己负责却又不愿意承担后果,漠视规则。无外乎先生几十年前就要摇旗呐喊:“救救孩子!”(本段运用排比,增强论证气势是不错,但是分析应该紧扣材料内涵,属于过度引申。比如可以改为:成人如此一味地“纵人情”、“不为难”,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一味地宽容袒护,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为自己的问题、行为负责”的历练,甚至失去了懂得这一道理的机会) 救救孩子吧!(家长朋友,加上称呼,说理会更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你教他算术作文音乐美术之前,请先教会他遵守规则;你带他出门远游飞越大西洋时,请教会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请你以身作则,不要(自己)满嘴的孔孟仁义平等正义却在孩子做错事时为他开脱,你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并在犯错后敢于勇于承担责任做起)认真地教育他,这样他才能长成一个良好有责任心的公民。(细化如何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句式整齐有力!) 这已不仅仅关乎教育,关乎孩子,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民众漠视的规则意识让我们从未真正理解过“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一句话可以去掉,和材料观点对应不不起来),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精神内涵。在以人情为乐的中国社会中,我们习惯了将“人情”放于法律规则之上,我们被“李天一”们,“郭美美”们刺得神经麻木,习惯了那些看似司空见惯的恶行见身边蔓延出恶之花,在潜移默化间也长成了一个不守规则的人。(深层挖掘的不尊重法律法规这一角度应该是比较好和深刻的角度,但是所举例子的内涵和自己观点是不能够完全对应的,考场作文应该材料和观点的高度统一) 对于孩子来说,成人世界就是全部,家长、影视作品、动画片就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可今天他们一出生张开双眼看见的又是什么呢?-是成人间的觥筹交错尔虞我诈,是电影中坏人为虎作伥,却一次又一次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这样的环境又怎么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尊重法律法规的意识?否则衔接不自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的,不会弯曲”,果戈理也说“一个孩子往前走,他看到了什么,那就成为了他的一部分”。(把自己平时做过的作文题目拿来做自己引证非常机智,其实学生积累素材的一个方法就是从课本和试卷中进行,尤其是高三,做了大量的试卷,每一份试卷从诗歌,到阅读就有4篇自己用心进行过深度理解的作品,试想你读课外素材有这样认真吗?不好好使用真是可惜。同时也是最直接和最节约时间的方法) 我可怜那个新闻中的小女孩,她还没能分辨是非,她还不懂得,即使年幼她也应学会为自己负责,她在家长的一次又一次的宠溺中关怀长大,她在路人的一次又一次同情中一路成长,这真让人感到恐惧。如果我们能够纵容孩子淡漠规则又凭什么要求成年后的他们一日之间长成顶天立地为自己负责的社会公民?我感到恐惧路人的无知与自以为是的善意,那他们的孩子又会是怎样?那我们下一代又会是怎样?(人如果连“为自己的问题、行为负责”都不敢且不会的话,将来又谈何负大责、担大任?)(回扣材料指明不守规则的危害,结尾的两问不仅指向材料的小女孩,更指向下一代,有社会责任感) 但所幸,还有司机这样明事理的人存在。我想,救救孩子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他们这群人身上了。(主旨上扬,符合考场作文主题积极向上之要求) 当然,还有你我。(虽是短句,但却指向明确) 【解析】试题分析:(1)从学生的角度:抓住“违规逆行”、哇哇大哭、没有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勇气这几处关键点去评价与思考。要有法治观念,要学会冷静处理、要勇于担当,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从家长的角度: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长的言传教至关重要,这个家长的行为从反面论证了家教的重要意义。(3)从车主的角度:教育孩子的初衷是好的,损坏赔偿也是正常的,但在处理后,是否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这个社会的爱与宽容,做到富有仁呢? (4)从路人的角度:也许平时你就是这样不守规则者,也许你就弱者就应该偏袒。可是这样做对吗?但是本人认为最佳角度还是应该抓住“司机说,赔偿事小,但要让女孩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句话来立意,学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现代社会没有什么比规则更重要,材料的第一句话“一名中学女生骑单车违规逆行,剐蹭一辆白色奔驰车”就已经明确责任主体是学生,是因为学生“违规逆行”,我想命题者的初衷也是想倡导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吧,现代的社会不应该是“你弱你有理,我富就该倒霉”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丰子恺的一幅关于某种教育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性文字,并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8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______。赤潮发生的原因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赤潮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否则,______,也不会发生赤潮。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赤潮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______,某些赤潮生物过量繁殖,便形成赤潮。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现代汉语虚词的研究,  ②   是专题的著作和辞书,还是研究论文,其主要研究对象都是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特别是书面语)中已经通行开来的典型的虚词,  ③   这个虚词系统是在控汉语中形成的,有些  ④   是从中古甚至是上古沿用下来的。  ⑤   这个虚词系统用法的描写和来源的研究都较为充分。  ⑥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现代汉语特别是作为现代汉语方言基础的北方话口语中产生或正在产生一批新虚词。

 

A

关于

无论

/

甚至

对于

B

尽管

虽然

/

所以

然而

C

对于

不仅

由于

/

不过

D

/

不论

不过

而且

因而

但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 不少专家学者把“容貌竞争力”想得那么可怕,说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体现,依我拙见,实在没必要这样大惊小怪。

C. 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发生今年入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北京等20多个城市将同步启动红色预警。

D. 在新线开通时,广州地铁还将同步启动WiFi全线试用,届时“手机族”在地铁车厢内即可畅享免费上网。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对市面上鱼龙混杂、功能各不相同的电子锁,即使是科技达人们也变得稀里糊涂——到底哪种电子锁才更加安全呢?

②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身体力行,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相信以后也会按照家训和家风去为人处世。

③邓拓在写作上多才多艺,消息、通讯、散文、评论、诗词,什么都拿得起,他写起文章来可以说是倚马可待

④提高官兵科技素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全军大力传播退坡光谱仪、普及科学知识,官兵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

⑤这幕一夜爆红的穿山甲大戏,全然囊括了一切扣人心弦的元素:地方领导、富二代、偷食野味、官商一堂。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⑤    D. 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