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②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③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④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取材于宋濂同名散文)

【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               彝:yí            常

B. 官书丛脞,不暇爬梳               丛脞:cónɡcuǒ     细碎,杂乱

C. 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       漱醪:shùláo      喝酒

D. 将冯梦以见之耶                   冯:fénɡ          凭借,依靠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百战不殆    B. 以求遂其尺寸之欲    天遂人愿

C. 试以伯旼之意逆之           以意逆志    D. 名一艺者必收        一文不名

3.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特点。(均不超过10字)

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伯旼则不然”中“然”所指的内容:

(2)第三段“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中“是”所指的内容为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

(2) 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

 

1.D 2.A 3.古之君子:身在朝市,心在山林;今之君子:身在山林,心慕朝市。(意思对即可) 4.(1)忙于求一己之欲。(意思对即可) (2)不以出处二其心,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也可答作: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意思对即可) 5.(1) 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意思对即可) (2) 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把各选项所给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可知,“将冯梦以见之耶”的意思是“将依靠梦境来实现吗”,“冯”通“凭”,应是“依靠、凭借”的意思。“冯”的这个义项在课文中出现过,苏轼《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的“冯”与此义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三

“北斗+”是北斗应用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增强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广阔的智能平台。通俗来说,“北斗+”就是                                                   。

“北斗+”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智能交通、精准农业、智慧旅游、民生关爱、智能驾考等都是“北斗+”的杰作。

例如,精准农业(即“北斗+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下的综合系统,由北斗卫星导航、农田信息采集、遥感监测、智能化农机具、网络化管理等系统组成,对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目标起了极大的作用。

又如,现阶段社会老龄化严重,老人的安全位置信息、紧急救护与救援等综合服务需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急需得到解决。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便出现了监护真空,儿童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是突出的人群密集活动区,传统的一对多的学校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以至社会的高度重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当老人或儿童外出时,携带追踪型的终端,通过位置服务平台的多通信链路(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家人的终端设备中,使家人能够实时掌握老人儿童的位置;遇到突发状况,老人儿童可以通过终端上的报警设置发送报警信息,向位置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中心即时通知其亲属,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救援措施。

卫星导航领域的每一个进步过程,都是导航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过程。目前,“北斗”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趋势,这种进步将持续推动社会发展,深刻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价值。

(取材于“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三”,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解释“北斗+”的含义。

2.下列对三则材料中成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有千秋       千秋:长处

B. 大显身手       身手:本领

C. 运筹帷幄       筹:计策

D. 耳熟能详       详:清楚

3.我国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重大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查看答案

材料二

二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在这样一个用户数量达32亿的全球网络空间里,良性的运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多边、民主、透明是基本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容无序运行。只有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才有前提。只有构建良好秩序,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全球互联网才能良性运行,健康发展。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重要的价值理念。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不应成为“扳倒”他国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因而,维护和平安全,应当也必须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要求。“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各国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国际社会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合作,致力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取材于2015年12月18日《 人民日报 》)

1.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请给“材料二”写内容摘要,不超过100字。

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同一话题下,各自议论的重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制订了自主研制建设“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即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试验任务(即“北斗一号”);第二步是到2012年,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北斗二号”);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一号”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具有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的特点。尤其是短报文通信服务,完全是中国的原创功能。它能在没有移动、电信服务商的地区,通过卫星传出短消息。许多中国渔船凭借这种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安全保障。2008年汶川地震中,性能稳定的“北斗一号”一度成为灾区唯一的对外联络手段。

虽然就整体性能来说,“北斗一号”和美国GPS相比,在覆盖范围、定位精度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但是“北斗一号”系统的成功研制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解决了我国没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问题。

以“北斗一号”为基础,我国从2007年开始正式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经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3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开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保驾护航,服务全球用户。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北斗定位测量技术更是大显身手,在太空帮助阅兵指挥运筹帷幄,确保阅兵仪式顺利进行。到2020年,”北斗”将完成35颗卫星覆盖任务,在全球定位服务领域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其服务水平将不低于GPS。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三十多年的技术储备,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人对在新一轮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引领世界、服务全球充满信心。

(取材于《中国版GPS发展历程揭秘》)

1.根据“材料一”中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表现不属于“北斗”之功的是

A. 军乐队演奏连贯精准,不错一音    B. 各国嘉宾车辆准时抵达指定位置

C. 装备方队等速,时间误差极小    D. 空中梯队交叉飞行米秒不差

2.根据“材料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同于其它导航系统的服务功能是

A. 定位    B. 导航    C. 短报文通信    D. 授时

3.根据“材料一”,对全球四种卫星导航系统的解说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GPS”系统免费向全球提供军民两种服务,技术最先进。

B. 因民码精度低,“格洛纳斯”系统主要为军方提供服务。

C. “伽利略”系统只提供给参与建设的15个国家使用。

D. “北斗”系统可以使用户知道并且报告自己的位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44岁育儿嫂范雨素的一篇自传《我是范雨素》引发社会关注,不仅轻松突破10万的阅读量,还让众多主流媒体为之撰文品析。有网友形容,这是“初中毕业的农民工自传刷爆白领朋友圈”。也有网友说,范雨素的文章体现了她在时代巨变中个人对待命运的态度。“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范雨素用口语化的文字大方展示了写作、阅读和自己生命的关系:“我也习惯了靠苦力谋生了,而且我对劳动并不惧怕”,面对媒体,她也不期待借助一时走红而改变命运。

对以上的内容,你有何感想?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北京市2017年本科提前批录取框架图,请把这个架构图转化为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含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