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材料二 二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

材料二

二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在这样一个用户数量达32亿的全球网络空间里,良性的运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多边、民主、透明是基本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容无序运行。只有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才有前提。只有构建良好秩序,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全球互联网才能良性运行,健康发展。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重要的价值理念。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不应成为“扳倒”他国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因而,维护和平安全,应当也必须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要求。“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各国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国际社会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合作,致力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取材于2015年12月18日《 人民日报 》)

1.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请给“材料二”写内容摘要,不超过100字。

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同一话题下,各自议论的重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网络空间存在问题,应有良性的运行规则,要以多边、民主、透明的基本原则及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价值理念,来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意思对即可) 2.材料一:促进互联网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材料二: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解析】 1.试题分析:材料二首段提出“良性的运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段提出“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第三段提出“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多边、民主、透明是基本原则”,第四段提出“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重要的价值理念”,第五段进行总结,将上述信息归纳整理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制订了自主研制建设“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即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试验任务(即“北斗一号”);第二步是到2012年,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北斗二号”);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一号”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具有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的特点。尤其是短报文通信服务,完全是中国的原创功能。它能在没有移动、电信服务商的地区,通过卫星传出短消息。许多中国渔船凭借这种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安全保障。2008年汶川地震中,性能稳定的“北斗一号”一度成为灾区唯一的对外联络手段。

虽然就整体性能来说,“北斗一号”和美国GPS相比,在覆盖范围、定位精度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但是“北斗一号”系统的成功研制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解决了我国没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问题。

以“北斗一号”为基础,我国从2007年开始正式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经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3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开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保驾护航,服务全球用户。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北斗定位测量技术更是大显身手,在太空帮助阅兵指挥运筹帷幄,确保阅兵仪式顺利进行。到2020年,”北斗”将完成35颗卫星覆盖任务,在全球定位服务领域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其服务水平将不低于GPS。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三十多年的技术储备,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人对在新一轮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引领世界、服务全球充满信心。

(取材于《中国版GPS发展历程揭秘》)

1.根据“材料一”中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表现不属于“北斗”之功的是

A. 军乐队演奏连贯精准,不错一音    B. 各国嘉宾车辆准时抵达指定位置

C. 装备方队等速,时间误差极小    D. 空中梯队交叉飞行米秒不差

2.根据“材料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同于其它导航系统的服务功能是

A. 定位    B. 导航    C. 短报文通信    D. 授时

3.根据“材料一”,对全球四种卫星导航系统的解说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GPS”系统免费向全球提供军民两种服务,技术最先进。

B. 因民码精度低,“格洛纳斯”系统主要为军方提供服务。

C. “伽利略”系统只提供给参与建设的15个国家使用。

D. “北斗”系统可以使用户知道并且报告自己的位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44岁育儿嫂范雨素的一篇自传《我是范雨素》引发社会关注,不仅轻松突破10万的阅读量,还让众多主流媒体为之撰文品析。有网友形容,这是“初中毕业的农民工自传刷爆白领朋友圈”。也有网友说,范雨素的文章体现了她在时代巨变中个人对待命运的态度。“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范雨素用口语化的文字大方展示了写作、阅读和自己生命的关系:“我也习惯了靠苦力谋生了,而且我对劳动并不惧怕”,面对媒体,她也不期待借助一时走红而改变命运。

对以上的内容,你有何感想?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北京市2017年本科提前批录取框架图,请把这个架构图转化为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含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①_____,但简牍依然通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也因之包含着不同的书写习惯。②_____,又利用当时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纸张特征,将其书法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唐代及以后的书法学习者,均以王羲之为正宗。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过去的走方郎中在过年时忌讳出诊,怕触霉头,①     给双份诊费破灾才行。平时出诊,②     有高超的艺术,③     不能主动叩病人家的门为病人施治,④     俗有“医不叩门,有请才行”的说法;从病人的角度看,病人⑤     不是主动求医问药,⑥    是很难接受医生的治疗的。

 

A

只能

虽然

但是

因此

/

B

除非

即使

所以

如果

/

C

/

就是

还是

因而

要是

那么

D

必须

/

是以

不仅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