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市民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市民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实只是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发的朋友圈而已。”小刘坦言,自从父母半年前加入自己朋友圈之后,就开始“极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些小情绪发着好玩,却被他们当了真,不断询问、劝说,让我哭笑不得。”

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对父母无权限开放?你是否愿意父母从朋友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 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时。我们屏蔽的究竟是什么?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唠唠叨叨。也许,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父母 只想多一条途径了解孩子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女儿不怎么发朋友圈了?”昨日,市民黄女士不时掏出手机刷刷朋友圈,试图了解一下女儿陈玲的日常生活,却发现朋友圈依然没女儿发的消息。 黄女士说,因为她和丈夫工作忙,女儿从小就很懂事独立。去年大学毕业后,女儿在工作单位附近买了一套小户型。此后,她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给她打电话,她也总在忙。为了更好地跟女儿沟通,黄女士和丈夫特意加了女儿的微信,希望通过女儿的朋友圈动向了解她的生活、工作情况。但她发现,春节过后,女儿的微信朋友圈就基本处于零更新状态。 “是不是节后上班太忙太累,或是心情不好,不愿发朋友圈?”黄女士打电话询问女儿。没想到,女儿在电话中向她“坦白”:“感觉你们总想管我,我就把你和爸爸屏蔽了。”听了女儿的话,黄女士说:“有点伤心,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难道我关注女儿的微信朋友圈错了吗?”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和黄女士一样,不少被子女屏蔽在朋友圈外的父母,其实只是希望通过微信这个眼下热门的途径,去了解孩子生活,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好不容易才学会用微信,却被孩子拉黑了,这算是什么事?”市民李先生无奈地感叹。 孩子 不想让父母有不必要的担心 昨日,记者在长沙河西某大学随机采访了10位90后大学生,其中半数受访者反映有被父母微博、微信“监控”的感觉。 多位受访者称,他们一方面感激父母的关心,但又觉得“本能上不喜欢”,“就像多了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长辈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一样,不想他们有不必要的担心。”于是,他们在对待父母微信的方式上选择了“加好友”,但“会在朋友圈中拉黑、屏蔽”。 大二女生小胡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妈妈突然说要加她微信。她想拒绝,但又不好拒绝,于是就又开了一个微信账号,让妈妈加那个号,自己只用那个号发一些无关痛痒的图片和“心情”。 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看到年迈的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中点赞,会觉得特别温暖,有时还会专门转发一些父母感兴趣的信息给他们看。 专家建议 理解尊重对方改变沟通方式 “随着微信的普及,父母被子女屏蔽在朋友圈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长沙市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刘立京说,虽然并非所有的父母被子女隔绝在朋友圈外,但这一现象也逐渐凸显微信时代亲子关系应该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处理的新家庭问题。 刘立京说,应该看到,被子女屏蔽的父母,其一贯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当孩子只是简单地希望通过微信晒晒自己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时,因为对父母的不信任和缺乏共鸣,他们往往会选择不让父母看到这些。” “被屏蔽的父母伤心之余,更应该自我反省反思,想想自己与子女沟通上是否一直存在信任危机?平时是否喜欢强加自己的意愿、喜好给孩子?”刘立京建议,为人父母,要能够理解,子女所发的朋友圈,一方面是有感所发,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孩子特有的一种释放自我、释放压力的方式。父母不要针对子女的一些临时所感大肆批评指正,要懂得从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用更科学、更合理以及孩子更能接纳的方式进行沟通。 刘立京同时建议,子女也要更多理解、尊重父母,日常可以多通过电话、回家探望等方式,和爸妈好好聊聊天,消弭隔阂,消解心结,为和睦的家庭关系作出自己的努力。 【解析】试题分析: 立意参考: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给出的任务是“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可以审出要讨论“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的问题。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立意: 一、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朋友圈有私密性;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独立,避开父母,减少矛盾;只依靠朋友圈与父母交流,并不能使双方感情升温;部分屏蔽是最佳选择等; 2、从父母的角度可以立意:父母应尊重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监督管控孩子;关心适度;过度的关心说教,让子女反感;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会引发亲子误会,更不利于双方交流。 二、朋友圈不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试着换个方式交流,关心父母,搭建好与父母交流的桥梁; 2、从父母角度立意,父母想通过朋友圈了解孩子的生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建立家庭微信群,来加强沟通等。 三、朋友圈屏蔽父母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1.孩子们报喜不报忧的心理 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3.朋友圈里内容参差不齐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下面的内容,推断“晒梦想”的意思。

继闪客、博客、播客、换客之后,如今网上最流行的就是“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和照片等把私人生活在网上曝光的网友。这里的“晒”指的是放在网络上,自我激励,与人分享,由人评说。这种分享,不为炫耀,不比金钱,只为展示生活,分享快乐;这种分享,更重要的是增进网友之间的交流、晒客之间的互动。如“晒工资”“晒衣服”“晒食物”“晒账单”等等。

所谓“晒梦想”就是把自己的梦想在网络上亮出来,一来              ;二来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外国游客的素质真的比较高吗?其实,  ①  ,只因人而异。遏制不文明行为,一方面是游客要提升个人道德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形成入乡随俗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  ②    ,坚决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此规范人们的文明出游行为。另外,在对不文明出游行为进行谴责时,要考虑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不能   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愿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 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③  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④  产生某种不良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 ⑤  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  ⑥ 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时,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但是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预知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A

但是

/

于是

B

/

假如

所以

从而

应该

C

因为

如果

/

D

毕竟

要是

因此

/

但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欢乐颂》第二季能否延续观众的代入感。让每个观众继续找到自己生活体验的参照系。是其保持成功的关键

B. 中国传统24节气是一项具有非常广泛影响。且蕴含丰富科学知识,体现中华智慧的文化遗产。即便在现代社会,对我们认识自然安排生产,生活扔具有重要价值。

C. 不同的人对高考有不同的期待,对高考的评价反应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等诸多现实问题。

D. 事实证明,只有真正愿意。与消费者进行精神沟通的品牌,只有真正坚守初心的品牌。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的目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②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③《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的同时,完成了一次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

④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不仅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路上丝绸之路;而且杨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A. 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