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蔚为壮观的中国史诗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朱光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蔚为壮观的中国史诗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朱光潜先生曾就“中国为什么没有史诗”这一问題发表过看法,认为以西方史诗源于神话来看,中国由于过于早慧,早早脱离神话时代,过上成人生活,孔子所说的“不语怪力乱神”是普遍社会心理,所以史诗不发达就不难理解了。但仁钦道尔吉和郎樱合著的这部《中国史诗》以丰富的资料向我们呈现了蔚为壮观的中国史诗的版图,不仅说明了中国有着种类繁多的史诗,而且表明中国的史诗有别于西方的史诗,形成了自身的传统。

全书勾勒出了中国史诗的“诗群”现象,如蒙古史诗群、突厥史诗群及南方英雄史诗群。这些诗群的存在,凸显了不同民族对历史演进过程中族群命运的理解,对族群事业的关切。对此,著者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早期的如创世史诗、抢婚型史诗、考验姆型英雄史诗、勇士与多头恶魔斗争型英雄史诗等,中小型英雄史诗如婚事加征战型英雄史诗、家庭斗争型英雄史诗、狩猎型史诗……从这些类型中我们可以窺见不同民族曾经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超越,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精神的特质。

由于各个民族、不同部落的具体生活遭际不同,他们的史诗中即使是对同一个主題,也形成了差异性的表达。譬如,“英雄与马”是北方英雄史诗中永恒的主題,但在具体的史诗中表现却各有不同,像在《艾尔托西吐克》中马是英雄的守护神,而在《库尔曼别克》里,马則是英雄的生命,最特别的是《阔布兰德》中,英雄的妻子用最好的乳汁喂养马、亲自调教马,凝聚了母亲般的爱意。正是这样的富有差异的想象和表达,构成了中国史诗整体上的个性分明、丰富多样和绚丽多彩。

这些不同的形象特质在根本上联系着不同民族的文化想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有过一个著名的定义: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我们可以说,中国史诗中凝结着的各种精神象征,蕴涵着的各种叙事母题,构成了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想象,也成为民族共同体的想象的丰富资源。就此而言,《中国史诗》对中国各民族史诗的讲述,对理解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态文化资源的构成和文化融合,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资料。

书中还特别强调,中国史诗是以口头产生、发展并流传至今的活态史诗,这一生存状态是中国史诗与印欧史诗的主要区别。正因此,书中对每一种史诗的介绍,都尽量吸收了许多民俗学研究和田野考察的成果,涉及对口传方式、说唱艺人、传唱仪式的描述。如对各个地区不同的《江格尔》演唱习俗、禁忌的描述,对“玛纳斯奇”(玛纳斯的演唱者)家族谱系的介绍。小说家马原在他的名篇《冈底斯的诱惑》中,写到沉默寡言的青年藏民顿珠,一次外出放牧,遭遇种种神奇之事后,突然想唱歌,开口就是格萨尔的传奇,仿佛他原就从师多年学唱这部恢弘的民族史诗。《中国史诗》让我们看到,马原的这一“虚构”实际上来源于史诗传唱艺人的普遍情况。如著者介绍巴扎8岁时昏睡七天,梦中受托,醒来顿悟,能够生动、流畅地说唱《格萨尔》。这种情形出现于多种史诗传唱艺人那里,被著者概括为“神授说”。这些虽带有传奇色彩,却共同说明了艺人们惊人的记忆力,也表明史诗的传唱自古以来口口相传,成为民族生活的有机部分,为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延续提供不绝的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光潜认为中国没有史诗的原因是中国过于早慧,早早的脱离了神话时代,过上了成人的生活。

B. 不同民族的精神特质是从不同民族曾经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超越中窥见的。

C. 中国史诗整体上的个性分明、丰富多样是由各个民族、不同部落的具体生活遭际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的表达所构成。

D. 仁钦道尔吉和郎樱合著的《中国史诗》说明了中国的史诗形成了自身的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史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蒙古史诗群、突厥史诗群及南方英雄史诗群等,凸显了不同民族对历史演进过程中族群命运的理解,对族群事业的关切。

B. 《艾尔托西吐克》中马是英雄的守护神,《库尔曼别克》里,马则是英雄的生命,《阔布兰德》中,对马凝聚了母亲般的爱意,可见“英雄与马”是北方英雄史诗中永恒的主题。

C. 就某种意义而言,《中国史诗》对中国各民族史诗的讲述,对理解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态文化资。源的构成和文化融合有重要的意义。

D. 史诗传唱艺人是以口口相传来为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延续提供不绝的资源。

3.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引出了《中国史诗》一书。

B. 文章列举《艾尔托西吐克》、《库尔曼别克》、《阔布兰德》来论证中国史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C. 文章分别举例介绍了中国诗史的类型、表达方式以及生存状态,由浅入深的逐层论证了中国有蔚为壮观的中国诗史。

D. 文章认为对族群命运的理解,以及对族群事业的关切,是中国史诗诗群存在的基础。

 

1.B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可以窺见不同民族曾经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超越,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精神的特质”选项“从不同民族曾经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超越中窥见民族的精神特质”曲解文意。 2.试题分析:“可见“‘雄与马’是北方英雄史诗中永恒的主题”的推理不严密。无中生有。 3.试题分析:原文“这些诗群的存在,凸显了不同民族对历史演进过程中族群命运的理解,对族群事业的关切”,选项为“对族群命运的理解,以及对族群事业的关切,是中国史诗诗群存在的基础”无中生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通过评审,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当今农业社会向工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已丧失实际功能。也有人认为,只要存在农耕,二十四节气就不会消失,无须保护,也无法保护,而应“再创造”,使其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引发你哪些感想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网络上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高考作为我国新时期选拔人才的方式,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上大学,解决了之前的教育普及问题。而如今,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试点的东部省份所推行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将很好地适用。高考作为我们国家公平的体现,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迟早都会施行。

①高考不一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大学。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味觉是鼻子的事情,还是舌头的事情?你们肯定都在得了感冒的时候吃过东西,你们可能发觉,在这种情况下,_________。所幸的是,一旦算塞通了、可以畅快呼吸之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也许这有点奇怪,事实上,________,食物的香味从嘴里上升到鼻腔里,80%的味道都是由与此相关的鼻后嗅觉捕捉的。但是品尝食物不光是鼻子和舌头的事情,_________:视觉提供食物的外观以及食物环境的信息,听觉传递出嚼食物的响声,口腔里的触觉能使我们了解食物的构造。所有这些感官的启动使我们可以对食物的到来做好准备。

 

查看答案

选出语言运用最为得体的一项

A. 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 老师批评我们,她的嘴脸虽然严肃,但是她的用心还是好的。

C. “校园之声”广播台本次播音到此结束。老师们、同学们,谢谢收听,再会。

D. 志愿军战士弹药即将耗尽,但敌人还在像猛虎一样冲上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B. 纳税人在办理登记备案、申报缴税、发票管理等130项业务时,可选择计算机、手机、自助终端和办税服务厅四种途径轻松办税。

C. 近日,国家发布《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如果寄递企业发展违规收寄行为,那么将可能面临最高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

D. 食药监总局2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表示要对保健食品进行严格监管,明确保健食品基本定位,严格保健食品原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