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耶鲁大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耶鲁大学,热门专业主要是历史、经济学、英语。在哈佛大学,前四大热门专业是:社会科学,生物,英语,心理学。普林斯顿传统的五大专业则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46%的学生集中在这五大专业里。

这些美国的精英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学数钱算账。这些精英学校,大部分学生出身于中高产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很高,对大学有充分的理【解析】
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培养兴趣、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度过了这样的四年人生,再想实际问题也不迟。

 

摒弃功利,追求心灵的富足 近年来,人们开始带着功利性的目的阅读学习。成人带着“读了它有什么好处”的疑惑学习,学生带着“考试可能会考”的想法学习。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正是对文化知识的亵渎,而追求心灵的富足才该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瑰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积极入世的《孟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老子》,“爱人若爱身”的《墨子》……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为人处世,都能让我们有所收获,受益匪浅。但如今,面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带着功利性心理学习的学生们首先想到“使动用法”“判断句”“句子翻译”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再深刻一点呢?这句曾鼓舞万千寒门学子追求正义和浩然之气的名言,竟不能在他们心中泛起半点波澜,思绪再次涌动,也不能让他们有所启示。 时代高速发展,生活方式多样化,让人们开始麻木追求功用,但心灵却日渐枯竭起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快餐式阅读,一条条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新闻不绝于耳。尽管自己从网络上获取了不少知识却仍觉得自己脑袋空空,腹中无墨;空暇时去再多的社交场所娱乐仍不能阻止自己的思想从脑袋中飞走。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静静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好好读一读书,静静地思考,使自己纯粹正派的思想充溢于天地之间。 “腹有诗书气自华”,带着功用思想看待文化知识的人,也一定是没有文化修养底蕴的人。纵有再好的皮囊,也能让人在谈吐中一眼看穿他的道行。如那些功利阅读的学生,只学习考试有用的知识,但学到的只是皮毛,没有对文化知识的深刻领悟。如何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修养极佳的人?唯有不带功利之心,不带既定目标,认真阅读,静心学习,使自己真正浸养在文化的氛围之中。 唯有抛开功用之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富足起来,成为一个由里及外散发文化气质的人,才能使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自己正义之气、善良之心,才能使喧闹的社会中多些安宁静谧的天地,才能使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才能不断影响社会价值回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使整个社会都成为充满心灵富足,思想超脱,拥有浩然正气,高尚文化修养的人们的社会。 【解析】试题分析:这则材料作文主要包括两个段落:第一段述说美国几所著名大学有哪些热门专业;第二段说明这几所大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出身和家长对大学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作文立意的关键句是“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培养兴趣、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度过了这样的四年人生,再想实际问题也不迟”。根据材料的含义,可以知道作文的立意主要是强调精英大学的教育注重精神的培养——“培养兴趣、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等。 作文参考立意:“丰富精神,然后行路”“抛开功利,追求精神”“追逐精神价值,莫让‘利’字当先”“莫让教育惹上功利的尘埃”;如果谈“提升个人的修养”“完美精神品德”“修心正己”“正心立德报效国家”“诚心正意方能明行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也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联

杨帮立

没有风,夜独自舞起了雪花。天大亮了,村庄还安静得很。雪地上,有几只雀儿蹦蹦跳跳地觅着食。一只黑猫,无声地趴在一垛烂木柴上。

今儿几了?老头子边穿袄子边问。

老太太早起来了,水烧开了,茶也沏好了,茶香已飘到了床头:老糊涂了,昨晚你不还说明天腊月三十了?

好,我老糊涂了,你还年轻,起来——老头子伸了个懒腰:我皮棉鞋呢?

昨天踏湿了,我不正在给你烤吗。

快点快点,我要起来写春联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急,你才起来?笔都给你泡开花了。

除了文房四宝,老头子还有一块镇尺——他小时候到河边洗澡时摸来的石头,像个熨斗,一面光滑平坦,上面堆山叠翠,奇妙的是翘起一个把手来,取放方便。

当时这个小男孩抱着石头往回走,正赶上一家准备过喜事,请一个先生在门前树荫里摆个方桌写婚联,一阵风把他面前铺好的红纸刮得头翘尾巴撅的,小男孩大踏步地过去把石头压上去。老先生扶扶眼镜审视着那石头,眼里渐渐绽放出光彩来,去掉眼镜眯起眼睛将那光彩聚成一条线端详他一回:改天跟我学写字去。

点如瓜子撇如刀,一捺好似踢平的脚。老头子握紧笔管,轻轻吟唱起儿歌来。他正襟危坐,四平八稳,横竖钩提,行笔……就是手有点不听话了,老人自己知道,气韵难畅,手在暗中抖动。

老太太一会儿给他扯纸,一会儿给他添墨,一会儿给他插电暖器,一会儿给他添茶:就你能显摆,老胳膊老腿了还逞能,又没有谁让你给他贴。老太太的话慢慢悠悠,像窗外飘进来一片美丽的雪花。

老头子停了下来,咕噜口热茶:老一辈传下来的,只有家里老了人,当年空着不贴对联,他们不回来贴,我要不帮着贴,人家从俺庄外路过,看着这一家家老房子门上都旧秃秃的,像啥话,村里没人哪?头年空二年紫三年绿四年红,对了,老李家去年老了爹,今年按规矩要贴紫颜色的,还忘了买紫纸了。你再去小卖部帮买两张。

大老远的,一脚一滑的。老太太嘀咕着,还是晃悠悠地出门了。

老太太回来的时候,去掉黑长的头巾,在门上摔了摔,雪花子摔得乱飞:卖紫纸的就北庙东街王本森一家,早就不卖了,新社区更没得卖的了。我想起来了,你原来写掉下的还有,我帮收捡到柜子里了。老太太真的从屋里找出一叠子花花绿绿的纸来:小卖部宽的窄的长的短的对子铺得红堂堂的,买来就行了,还非要写。

老头子一直神游在他的对联里,这才接腔:得写,得写,印的都一样,写的不一样。

我还不知道,你一辈子就爱这个,贴出去好让人家夸你字写得好。

老头子笑了起来:那句话咋说的?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

好朋友?老太太也笑了起来。

吃过中午饭,老两口一块出门给老邻居们贴对联。老头子拿着对联在前面走着,老太太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面糊在后面跟着。

天晴了。破旧的村庄古朴清新。

门对青山龙虎地,户纳绿水凤凰池。老王家帖这合适,人家孙子孙女跟咱家小文小武一样都考上大学了。

合适。老伴附和着。

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老张家帖这合适,弟兄三个和好了,在南方合伙做生意发财了。

合适。老伴附和着。

一阵乳香知母到,半窗故纸防风来。老朱家贴这合适,人家是镇上的名医。

合适。老伴附和着。

贴春联看是轻巧,却是个细致的活。撕下旧的,擦掉灰尘,涂上糨糊,爬高上低的。老头子颤巍巍地爬上小木凳,老太太抱着他腿仰脸支撑着他,老头子双手持平对联,尽力举起……冬阳把他俩的影子,投映在家家大门上。这是最美的年画

还有东头最后一家了。老头子停在了门前,默不作声。这孩子就是不听他爹的话,警察抓到他没?老太太问。迟早跑不掉的!老头子说得干脆。

人去家还在,春来花又开。夕阳照在这幅对联上,镀上一层暖意,这院里似乎马上就冬去春回了。

雪在背影里喘着气,老两口互相搀扶着在回家的路上喘着气:这春联一贴啊,都过年了……屋子啊水井啊猫啊狗啊树啊小鸟啊……都过年了!

1.开头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老太太一会儿给他扯纸,一会儿给他添墨,一会儿给他插电暖器,一会儿给他添茶。

(2)冬阳把他俩的影子,投映在家家大门上。这是最美的年画。

3.请简要概括文中“老头子”的形象特点。

4.老两口给邻居贴春联的故事很感人,但本文还反映了一些引人深思的现象。请结合全文和现实,谈谈你有哪些思考。

 

查看答案

指出下面剪纸的整体造型和任意两处局部图案,并分别概括其寓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小叶紫檀”开头,概括小叶紫檀的功效。(不超过40字)

虽然小叶紫檀不能像沉香一样直接入药,但长期佩戴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小叶紫檀的淡淡檀香味可以起到稳定情绪、帮助睡眠的作用,这对于现在压力一天比一天大的年轻上班族来说是很需要的。另外,在长期盘玩的同时,小叶紫檀可以释放出名为“木氧”的物质让体内细胞重新再造,使皮肤更光滑,人更年轻。有民间偏方记载把小叶紫檀的木屑放入枕芯中,在睡眠的同时有助改善肠胃功能。另外,在一些蒙古族的医书上,有利用小叶紫檀治疗关节肿痛的药方,即将白醋倒入小叶紫檀木屑中,混合后敷在发病关节上,可以减轻疼痛,帮助恢复。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修辞和句式,续写两句话,使之成为结构完整、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词一句总关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中国男足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意大利人马塞洛里皮出任国足主帅,借用《出师表》中的两句话,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慨叹人生短促,生命微不足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描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来体现蜀道险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