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标题自拟;(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温故知新——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预言是对生活的预设,无疑已经过去了的历史,可以判断预言的正确与否,进而启示我们去研究过去;希望是对生活的期盼,可是当现实生活稍不如意,有人就产生今不如昔的怀旧感,进而沉湎于过去。这就要求我们对以往的过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到温故知新,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生活离不开历史。生活中一些预言与现实非常接近,也有一些预言与事实差距很大。有人曾预言“未来人们将不再利用煤炭供暖或者做饭。那时煤炭产量将严重不足,但是并没有完全耗尽。”而现实是许多国家虽然不再直接利用煤炭供暖或者做饭,但煤炭仍然以电流的形式,为许多部门供应暖气和燃气。 作为一个正经历快速转型国家的中国,总会面临各类困难和问题,这也给喜欢用耸人听闻的预言放话的人士提供了机会。不过经验证明,用“媒体报道+线性推论+简单类比”方法得到的中国危机预测的准头实在欠佳,时间告诉我们,一个有着伟大复兴梦的中国,正在渐渐和平崛起。中国不仅有能力证明耸人听闻唱空中国的预言破产,而且保持较稳健的增长,并对全球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历史看现实,面对对错参半的预言, 把死去的历史与鲜活的现实联系起来,结合当下,借此鉴今,探讨时事,对我们的生活不无指导意义,富于启发。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或者洞察力,使得我们可以改变我们今天需要改变的行为举止,想法和感觉。 一位哲人曾说过,遗忘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历史是为良师,是智慧的源头。可我们有些人却花很多的时间在重复着过去的错误,但我们也容易沉湎于我们过去的境地,希望它能给我们一些就在此时此地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暗示。的确,以往的过去有很多可以教我们的地方。 一战二战的德国扩张,可以帮助并指导未来的领导者们在相同的环境下,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相信现任德国领导人,绝不会沉湎于昔日的辉煌之中,否者也就难有今日德国在欧盟中的话语权。过往的历史能够帮我们明白为什么一些事情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从历史中学,从现在中学。我们的历史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指导,但是改变我们,并使我们不断进步,就要求我们研究历史,活用现在。 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就研究过去;为了更好前行,不要沉湎过去。温故知新——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综合表达应用”的能力。这则材料虽具隐喻性,但平实易懂,“抓手”明显,思考方向也较为明确,考生容易入题。一道作文题,应该让不同思考水平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正所谓浅者见其浅,深者见其深。比较贴近材料寓意的理解是:水的生存智慧——既要有所“妥协”,也要有所“坚守”,隐喻着我们人类的生存之道。这道作文题引导的思考和讨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作文提醒大家:对于议论文的说理,我们除了学养、逻辑知识能力的储备外,还应该具备好的荣辱标准和价值共识。这是一则隐喻类材料。审题时抓住重要信息“水要跟大地妥协”与“最后还是向东流,那是挡不住的”,提取一组矛盾概念:“妥协与坚持(坚守)”。(其变体是:“妥协与目的(方向)”“妥协与底线”等)作文时要围绕这一组矛盾展开论述。隐喻类材料首先要寻求自然现象与人生社会的同构。从材料看,展现的是水的生存智慧(这其实是道家人生哲学的形象化表述)——既要有所“妥协”,也要有所“坚守”,隐喻人类的生存之道。水与大地的冲突,水选择的路径是妥协,是绕路走,不碰硬。那么,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的宗教与文化之间解决冲突和分歧的办法,妥协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里,重要的是对核心概念“妥协”的内涵与外延的厘定。“妥协”的对立面是“抗争”、“抵抗”,在传统语境里,“妥协”带有负面色彩,常与“懦弱”、“投降”等价,被认为是没有立场,没有原则,没有骨气,没有棱角,是圆滑,是乡愿;而我们推崇的则是据理力争,是对抗,是进击,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儒家的进取哲学相比,道家的生存智慧常常不被看好,那种如水的柔润、圆融、变通和忍让常常被我们抛弃,但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族群融合、阶级共存、国家和谐,往往需要妥协精神,这种共存之道,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文章对“妥协”这一概念的价值重构,奠定了进一步议论的基石。隐喻类材料的写作,自然现象与人生社会的道理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妥协”尽管是解决纷争与冲突的良好方法,但也不能夸大其作用,妥协并不能完全消弭所有的分歧与不和。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妥协要发挥良性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双方能否平等、包容、相互尊重,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否能够达成公平互惠的结果……如果不对“妥协”作具体的条件分析,那么论述仍是片面、极端的,且容易堕入庸俗的市侩哲学的泥淖。“大江东流拦不住”,水付出妥协的代价,但实现了东流入海的目的,这是“拦不住”的,这也是水在妥协中的有所“坚守”。对这则材料的解读,还有可能会抓住“水”与“大地”的矛盾展开,就“水”的前进而言,大地是一种阻挡,一种围困。“水”对“大地”是一种突围,“大地”对“水”则是一种形塑,相对于人生而言,面对困境、挫折,如何突围,则是人应该加以思考的。是像水一样的顺应自然和环境,还是抗争与搏击,则要视具体情况而论。 立意参考 1.妥协与坚守 2.方与圆(刚柔并济) 3.圆融中的坚持 4.灵活变通与原则坚守 下面几种立意也可视为符合题意,但在价值取向上应有所甄别: 1.改变与坚持 过程与结果 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为达目的可以委曲求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感觉到孩子起跑线上的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了。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0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可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率先推出的一种基于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的通过网络来为广大用户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从而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B.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在巴以剑拔弩张之际,研究中东问题的权威刊物《迪布卡周刊》披露,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面对棘手的问题,是派富有工作经验但魄力略显不足的老王去调解呢,还是让敢于担当但经验不足的小张去处理,张部长一时有些__________。

面对失控的中国楼市,如果我们__________,不能及时通过有力的政策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那将是很危险的。

当改革进入到必须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阶段时,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这时候需要的是勇往直前、敢打敢拼的精神,决不能__________,犹豫彷徨。

A.瞻前顾后  举棋不定  优柔寡断

B.举棋不定  优柔寡断  瞻前顾后

C.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举棋不定

D.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蓝图 滥觞 活性 惩前毖后

B.决裂 嘻闹 标杆 插科打诨

C.粗旷 磋商 箭靶子 劳而无工

D. 劝诫 喝到彩 撼天动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