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 望江怨·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

望江怨·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4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 2.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的鉴赏能力。对场景画面题的描述主要关注重点意象的梳理与概括,此题的重点意象是象征愁绪的江水,指示离别的扁舟以及空虚暗沉的无根浮云和孤单的沙鸥,抓住这些,送别场景的凄清落寞之感就可以得出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           当:承担。

C.至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之籍                   著:彰显。
2.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9分)

①“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蕴涵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不及之错误两端。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孔、孟都非常强调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③“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灵活变通。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故淳于髡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男女授受不亲发生矛盾,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的关系,并强调了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适时地加以变通,才符合中道。

可见,儒家时中”“权变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时中”“权变来应付、解决日益繁多的突发事件,以协调、理顺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所以,对待儒家这一古老的传统伦理观,我们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诚然,儒家学说中的某些具体内容确已过时,但是作为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的中和位育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其本身所包含的时中”“权变等内容,决定了它并非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灵魂,决定了它本身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随时调整更新,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若把时中的法则运用于制定政策或制度创新,则可以帮助我们尽得事理之宜而避免犯下或的错误;若把既要有灵活性而又不违原则在权变法则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和政治理论,则有利于解放思想。至于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和利用先哲留下的这笔具有巨大潜力的精神财富,并不在于我们能指出其中的多少不足,而在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汲取其中的营养。
1.下列各项中, 对于文章几个重要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和位育是儒家的伦理精神,它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

B.中和位育伦理观包含了时中”“权变”“执中用权三个伦理法则。

C.时中原则主要指在农业生产中,要尊重大自然与时发展的基本规律。

D.权变原则主要是指根据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灵活变通。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段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中和位育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接着揭示其基本内涵。

B.②③两端分析时中权变的具体内容,从哲学原理出发,再引用儒家的经典论述,并举出典型事例加以论证。

C.段对第②③两段进行小结,肯定时中”“权变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对于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有重要价值。

D.段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继承儒家传统的科学态度,即扬弃其具体内容的糟粕,汲取其基本精神的营养。
3.下列各项中,对作者的基本观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相应的时间,如果离开了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

B.执中强调原则性,用权强调灵活性,相比较而言,用权显得更加重要。

C.中和位育精神由于包含了时中”“权变等内容,因此是灵活的灵魂,而永不过时。

D.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儒家精神时,既要能指出其中的不足,又要能吸收其中的营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熬:形声字。从火,从敖,敖亦声。敖意为抬高、抬升。敖与火联合起来表示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熬字本义为:以间接加热方式熟化食物。熬与煎不同。熬指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煎字从前从火,前意为打尖、尖头。前与火联合起来表示火苗尖尖。煎本义为用火苗舔着烧。因此,熬是间接加热,煎是直接加热。煎的加热方式比熬猛烈,用时较短;熬的加热方式比煎缓和,用时较长。中国人把煲汤又叫成熬汤,好汤都是熬出来的。

注意:(1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罗幕轻寒,________________。明月不谙离别苦,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

5)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5分)

(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注】子莫:人名。
1.从语段看,杨朱主张_____________,墨翟主张____________ 。(2分)
2.结合语段,分析孟子反对与提倡的观点。(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