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曲沃中学校徽,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

下面是曲沃中学校徽,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本校徽以象征着文化博大深沉、气质高贵典雅的中国红、中国黄为基调,上面是“曲沃中学”四个大字,中间是由编钟构成的玉蝉形象,玉蝉中间的留白部分又构成了舒展双臂、敞开心怀、昂首问天的抽象化了的青少年图案。下面是“QU WO SENNIOR HIGH SCHOOL”英文大写字母。 寓意:“钟”,提醒学生,要抓紧时间,要珍惜光阴;也是在随时告诫老师,要“钟情”于教育事业、要“钟爱”自己的学生;“蝉”希望学生孜孜以求,默默奋斗,在学业上一飞冲天;“青少年”就是今天的曲沃中学蒸蒸日上的写照,捷报频传的缩影,也寓意着曲沃中学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曲沃中学标识,以象征着文化博大深沉、气质高贵典雅的中国红、中国黄为基调,以曲沃“晋侯墓地”出土之编钟和玉蝉为造型创意,在镶嵌着中英文“曲沃中学”的黄色圆边内,中间的红色仿佛编钟,辅以上面的两点却又宛似玉蝉;独特的构思将二者合而为一,而分割红色的留白之处,则形成了一个舒展双臂、敞开心怀、昂首问天的抽象化了的青少年图案。编钟,是古代庙堂音乐的顶级乐器,是中华礼乐文明的神圣标志。以“晋侯墓地”出土之编钟,作为标识设计的重要元素,其意在于:曲沃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良好的人文积淀的著名学府;同时,编钟之“钟”,也是在随时提醒学生,要抓紧时间,要珍惜光阴;也是在随时告诫老师,要“钟情”于教育事业、要“钟爱”自己的学生。蝉,在中国文化的认知中,是一种高洁、清介、恬淡、自重、鸣声亮丽、乐于奉献的灵物。以“晋侯墓地”出土之玉蝉,作为标识设计的另一重要元素,其意在于:希望曲沃中学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能具有蝉一样的品格、蝉一样的美德,蝉一样的精神,孜孜以求,默默奋斗,在学业上一飞冲天,在事业上一鸣惊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不断地“蝉联”胜利,“蝉联”进步,“蝉联”成功。而那抽象化了的青少年图案,健康、乐观、新潮,热情洋溢,朝气蓬勃,闪烁着生命的光芒,激荡着青春的气息,就是今天的曲沃中学蒸蒸日上的写照,捷报频传的缩影,也寓意着曲沃中学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___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_____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_____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小偷,钱包如数追回。

B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到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为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以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 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 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 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 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以赴。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师说 》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________ ,______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上阕用片片点点来形容花,有何作用?(5分)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