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我国,“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中,“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我国,“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中,“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在我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将法律视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而没有将其视为社会治理的目标。近代以来,尤其是自“五四”运动以来,“民主”和“科学”作为社会理想和目标,已具有广泛的共识。但“五四”时期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救亡图存、自立自强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民主指向自立,科学指向自强,“民主”和“科学”自然就被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而法治更多被看作是国家独立和强大之后,才应该思考和追求的目标。“五四”没有把法治作为口号,主要是因为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法治的独立价值,而是将其作为实现民主、自由、平等、富强等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无论是成文法的颁布,还是法律的执行以及法律的适用等方方面面,但整个过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文革”时期,法治基础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的重心,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此为中心,深刻检讨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当时及后来很长时期内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正式采用“法治”的表述,这也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理念、领导方式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将依法治国确立为一项宪法的的基本原则,通过国家根本大法对依法治国予以保障。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意味着“法治国家”建设不再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本身就是国家建设的目标。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变化本身表明,我们党对民主法制建设认识正在逐步深化。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一书曾对小康社会进行了描述,“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限;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可见,小康社会实际上包含了社会稳定、国富民强、百业兴旺、政通人和、秩序井然的内涵。即使仅从经济层面理解小康社会,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经济维度上的现代化,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二字,则显然已经超越了经济维度。我们说法治是目的,是因为法治内在包含社会文化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等各类有利于增进人民幸福和福祉的目标。也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指物质上的丰富、经济上的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而且还包含了个人生活在自由、平等、安全的法治环境中,社会治理井然有序、社会环境安定和睦、权利自由受到保障、社会正义充分实现等内涵,这些目标也是法治的目标。

( 摘编自王利明《法治具有目的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远至儒家、法家思想文化,近至“五四”运动开展,法律普遍都被视为实现某种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B. “五四”运动时人们之所以没有把法治作为明确的主张,是因为当时人们没有认识到法治的独立价值。

C. 新中国法制建设虽不是一帆风顺。但在成文法的颁布、法律的执行等方面还是取得了较大成果。

D. 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的执政目标表述变化来看,我们党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因为法治更多的被看作是国家独立强大后才应该思考和追求的目标,所以“五四”时期法治未被作为社会治理的目标。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C. 在我党的执政历史中,法制建设是曲折的,在文革时期破坏极为严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十五大时明确提出的。

D. 西汉时期《淮南子》想象的小康社会包括百官公正无私,上下协调而无过失;法令明确可行,奉公执法而不需迎合别人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我国,对法治的追求历史悠久,从“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就可以看出儒家对法治是非常重视的。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相比,已经超越了经济层面,其对法治目标的追求与宪法建设法治国家的规定精神是一致的。

C. 央视新年问题“你幸福吗”虽然引得一些人的吐槽,但这也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内函目标。

D. 我党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并非空穴来风,也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的,应该说,把法治建设放到国家建设的目标中是认识成熟的表现。

 

1.B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原文是“主要是因为”。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B项,“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并不能推出“儒家对法治是非常重视”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有的人为了见到远方的恋人而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的人为了排遣年老多病,漂泊他乡的孤苦之情而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人为了体验“山高我为峰”的感觉而登高……

站在高处,有的人会悲伤落泪,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的人会豪情万丈,如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有的人会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孤寂落寞;有的人则会顾念低处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

你登高是为了什么呢?站在高处的你,又会想到什么呢?请以“站在高处”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宵酒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

(5)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道寄奴曾住。

(7)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含有三个典故的句子有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三、四句写出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查看答案

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翻译:

(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