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当今诗坛,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为诗意主要来自于语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当今诗坛,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为诗意主要来自于语言的陌生化。诗评家陈仲义认为:“就语言层面来说,陌生化担负着对老去语词的埋葬任务,追求语词‘前景化’,时刻对司空见惯的功利语言、实用语言实施狙击、拦截,增加感觉长度、制造新鲜刺激,因其特别符合诗语的求新天性,陌生化的合唱一浪高过一浪,陌生化终成为现代诗学追求的美学标的之一。”但我要说的是,由于诗人们过于偏好陌生化的语言,导致诗歌偏离了读者的审美趣味,诗歌的面孔变得十分陌生,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远离诗歌和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当前的诗坛需要有一种让读者觉得亲切和亲近的诗歌出现,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从学术层面看,任何把某种诗学理论极端拔高的结果,都会导致诗歌创作生态发生不必要的偏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出不同的诗学观点和理论,显得比较艰难。尽管这样我还是欣喜地看到中国内地的青年学者、批评家苍耳等,首先质疑了陌生化给诗歌带来的危害。苍耳认为:高度变形的语言恰恰对深入本体世界构成了一次障碍、一种抵消;它只是揭示了诗歌语言的一极,而忽略了潜在的另一极——亲近化;亲近化意味着归本、归源、归朴、归真。诗评家陈仲义也认为在某些语境下的熟悉语言,处理得好,一点也不会比陌生化语言差。诗人王立世是这种亲近化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者,他这方面的代表诗作,我认为当推他的《夹缝》。

《夹缝》这首诗就这么短短几行,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和体味却是无限的丰富的。就是这样丰富的人生体验,诗人王立世,没有像有的诗人那样将满腔的情绪完全倾倒而出,而是很节制地选取了“夹缝”这一中心意象,同时撷取人们常见的花草、空气、鸟鸣、风雨等意象进行了丰富而又亲切的描写。他不像有的诗人板着面孔,更不像有的诗人故作高深,在那里写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读懂的诗篇。应该说,当今诗坛不缺少法官般刻板的诗人面孔,也不缺少哲学家般缥缈的诗意述说,更不缺少那些让人感到陌生和新鲜的现代或者后现代诗篇,缺的恰恰就是像《夹缝》这种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诗味十足、让人读之觉得亲近而又诗意深邃的诗篇。

现在很多诗评家和诗人认为陌生化的语言是最好的诗歌语言,甚至把它当成唯一的诗歌语言评判标准,这样的认识是偏激而又片面的,也是对诗歌创作有害的。要知道真正好的诗歌语言其实是在朴实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在亲近中交融着饱满的情绪。

为此,我认为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只有当诗人彻底地清洗掉附着在头脑中那些空洞无用的思想,清洗掉诗人创作时游荡在心中的杂乱无章的情绪,清洗掉诗人笔尖下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诗歌才会变得越来越让读者感到亲近。只有让读者感到诗人可近,诗篇可亲,读者才会将他们阅读诗篇时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选自《在亲近朴实的诗写中揭示人的生存状态》,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语言陌生化因为担负着对老去语词的埋葬任务,能够增加感觉长度、制造新鲜刺激感,且符合诗语的求新天性,所以得到了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可。

B. 诗评家陈仲义认为:语言的陌生化追求语词“前景化”,时刻对司空见惯的功利语言、实用语言实施狙击、拦截,陌生化是现代诗学追求的美学标的之一。

C. 诗人们在诗歌中大量运用过于陌生化的语言,会导致诗歌偏离读者的审美趣味,使越来越多的读者远离诗歌和诗人,因此作者呼吁出现亲近朴实的诗歌。

D. 内地的青年学者、批评家苍耳等,在诗歌创作生态已经发生了不必要的偏离的状态下,首先质疑了陌生化给诗歌带来的危害,这一点令作者感到十分欣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诗人王立世是亲近化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者,其作品《夹缝》语言亲切,诗意深邃,以极其寻常的意象带给读者无限丰富的感受和体会。

B. 苍耳认为高度变形的语言忽略了语言的亲近化,亲近化意味着归本、归源、归真。提倡语言陌生化的陈仲义也同样认可语言的亲近化。

C. 当今诗坛充斥着板着面孔或是故作高深的诗人,他们写着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诗篇,诗坛极其缺乏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诗味十足的诗篇。

D. 把陌生化语言当成唯一的诗歌语言评判标准,这种偏激、片面的认识对诗歌创作是有害的,事实证明,通俗易懂、语言亲近化的诗歌更受大众欢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不应把追求新鲜刺激作为自己的创作观念,也不应该一味追求陌生化的诗歌语言。

B. 一定语境下的熟悉语言,处理得好,也不会比陌生化语言差,王立世的《夹缝》是这方面的典型,在朴实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在亲近中交融着饱满的情绪。

C. 只要诗人头脑中没有空洞无用的思想,创作时无杂乱无章的情绪,笔尖下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就会写出内涵丰富,给读者亲近感的诗歌。

D. 诗歌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诗人创造的,有时也来自读者的创造,只有让读者感到诗人可近,诗篇可亲,读者才会将他们阅读诗篇时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1.A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A. 语言陌生化因为担负着对老去语词的埋葬任务,能够增加感觉长度、制造新鲜刺激感,且符合诗语的求新天性,所以得到了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可。强加因果,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可陌生化的语言,并非完全因为A项所说的内容,并且A项所说内容只是陈仲义个人的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意义上的学术源于“闲逸”。其实,自古至今,“闲逸”都是奢侈品,除了物质上丰裕或者至少能够自供自给的生存自由之外,时间上海的有足够的闲余甚至或许要靠没事找 事来打发时光的自由。由此二者为前提,再辅以特定的精神需求,无论这种需求是来自虔诚 如宗教意义上感召还是纯属内在的好奇,抑或是为了迎合时尚以示高贵、体面与教养,在被 称之为科学崛起的十七世纪,科学还只是极少数人方能消费得起的“瓷器活”。直至十九世 纪上半叶,得益于德国大学的开风气之先,科学及其主人方为大学所认可,登堂入室且渐成 主流。不过,科学虽有安身之地、留住了无心于功利的纯理论偏好,但是它却从此被纳入了 不可逆转的体制化与专业化轨道。体制化赋予曾经被视为自由和闲逸的学问以工作乃至职业 色彩,当认可本身构成学术人内在精神满足实现的生活基础和现实条件时,求知本身也难免 不带有生计内涵,这样它与闲逸却渐行渐远。沉重的工作负担,让研究者的工作与生活失去 了平衡,博雅和闲趣则纯粹属于昂贵的冗余,在时针与分针的每一次交会中逐渐被剪除,也 阻塞了开展新奇的跨域研究,高度的专业化与视野偏狭让研究者越来越保守,不敢从事带有 风险性的创新活动。传统的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这个为数字技术标志的光速 时代,数字化、技术和通讯的便捷并没有带来闲余,时间资源反而越来越稀缺,关于时间的 意识和感受却再也没有了昔日那种暮鼓晨钟的固定节奏,高度职业化的学者人群所最稀缺的 恐怕恰恰就是“闲逸”。

1.请简要概括文中“闲逸”形成的前提。

2.请理解文中“瓷器活”的内涵。

3.为什么说“在这个为数字技术标志的光速时代,数字化、技术和通讯的便捷没有带来闲余,时间资源反而越来越稀缺”?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女儿英莲的名字被一改再改,请结合她的人生遭遇,简要概述改名的过程。

(2)“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这两句诗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一个什么内容故亊?该故亊塑造了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张松为说服曹操攻打张鲁,解益州之围,想把两川地图献给曹操,不料因相貌而未得礼遇,失望之余把地图献给了刘备。

B. 《边城》中的傩送,外在俊美,善歌,为人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他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决斗”“走马路”,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溧泊到什么地方。

C. 《子夜》中,光大火柴厂老板周仲伟发出国人不肯使用国货、金融界不肯贷款给办实业者的感慨,却由于得到赵伯韬的支助,最终实现了独立办厂之梦。

D.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给奥菲利娅写的一封满篇狂热的信,让国王和王后认为哈姆莱特发疯的原因是为了得到奥菲利娅的美貌。

E. 《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想起海洋时,有时把它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有时把它当成充满阳刚之气的朋友,有时把它当做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有时又把它当做人生必经的一个去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六朝之末,衰飒甚矣。然其偶俪颇切,音响稍谐,一变而雄,遂为唐始,再加整粟,便成沈宋。人知沈宋律家正宗,不知其权舆①于三谢,橐钥②于陈隋也。诗至大历高岑王李之徒号为已盛然才情所发偶与境会了不自知其堕者。至“百年强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便是长庆以后手段。

(节选自王世贞《艺苑卮言》)

【注】①权舆:萌芽。  ②橐钥:生发,化育。喻指本源。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文中的“长庆”指____________(人名)

3.作者在这段话中对文学持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追随者再好也是跟在别人后面。有员工却认为,做领先者太难,做一个追随者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