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高三年级各班教室里常见的励志口号,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

下面是高三年级各班教室里常见的励志口号,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

(1)借助想象,描摹一个你高三生活中刻骨铭心的场景,要有细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你认为高三的学习生活就该如此吗?针对上述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略 【解析】试题分析: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句子型扩展注意两次成句,句子型扩展注意添加相应的修饰成分,话题性扩展注意围绕话题,展开想象。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一般扩展语句都要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

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组成检查组,近日对河北、河南、辽宁、重庆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发现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状况有了很大好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体育运动场地普遍紧张,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困难,学生食堂、宿舍等设施条件较差,亟需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予以解决;有的学校教学楼或学生宿舍疏散通道不畅,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学校食堂尤其是农村学校食堂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较多。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自然天成汪曾祺

李辉

①认识汪曾祺先生很早,应该是30年前我刚到北京工作后不久。我保存有他的一份手稿,《<朱光潜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好文章》,大约写于1986年,算算也有26年了。

②当时,我在《北京晚报》编辑副刊,发表了一位老中医耿鉴庭先生的文章《朱光潜先生二三事》,汪曾祺读后,极为欣赏,很快给我寄来他的读后感。一见手稿,爱不释手。他写得讲究,清新、淡雅,如山溪自然天成,潺潺流淌,携两岸野草山花芬芳气息,少有烟火味。文字略有修改,却处理得干净利落,丝毫不减文稿整体美感。

③因标题字数太多,记得发表前,与之商量,他同意改为“一篇好文章”。为何对一篇界外人士的文章如此关注,极力推荐?应是在他看来,其文体现了他所推崇的文学观。汪曾祺作文,历来追求自然天成的境界,不张扬恣意,不故作姿态。他在《一篇好文章》中这样说:“这篇文章的好处是没有作家气。耿先生写得很自然,很亲切,不矜持作态。耿先生没有想在文章中表现自己(青年作家往往竭力想在作品里表现自己的个性,使人读了不大舒服),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耿先生的人品,谦虚、富人情,而有修养。”

④富人情,有修养,这其实是汪曾祺从恩师沈从文那里承继的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为人之道、作文之道。在沈从文与汪曾祺的作品中,我们读得出文人气息的恬淡、悠远境界。这一境界,其实并非故作高深,而是基于信奉一种艺术需要节制的文学观。汪曾祺说:“有感情而不外露,乃真有感情。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好处是完全没有感伤主义——感伤主义即没有那么多感情却装得很有感情。”在这一点上,汪曾祺可说是当年“京派文人”最好的传人。尤其是在“文革”之后,因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等剧的创作,他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折,对从事文学创作之初的体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重新回归自己所推崇的艺术本真,在适应寂寞、享受恬淡之中,走进了最后的创作高峰。

⑤后来,我与汪曾祺的来往就多了。去他的蒲黄榆家中,和他聊天,看他挥毫写字绘画。我曾专门请他讲沈从文,讲萧乾,讲西南联大的往事,并专门整理一篇《听汪曾祺谈沈从文》。1990年,我为一家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世界名人画传,约请一批名家撰稿,我特地请他写《释迦牟尼传》,他虽勉为其难,最终还是应允,写出几万字的佛祖故事。后来,我颇觉得此举过于唐突,干扰了他的创作习惯,一直为之内疚。

⑥1993年,我主编“金蔷薇随笔文丛”二十种,请他加盟,他编选一本,题曰“榆树村杂记”,取居住的蒲黄榆之义。我为此书写一点评:“酒至微醺状态,他会变得尤为可爱,散淡与幽默天然合成。他的文章从不雕琢,如清风一样轻盈飘逸,读起来更让人陶醉。他不仅仅表现出一个小说家的才能,用炉火纯青的白描,描绘人与景;他也是一个学问家,散淡的文字背后,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

⑦最后一次见到汪曾祺,是在1996年冬天。他的老友黄永玉先生旅居香港十年后首次返京,几位热心人在东三环长虹桥附近的德式餐厅“豪夫门啤酒”举办两次大型聚会,其中一次由黄永玉开列名单,请来许多老朋友,其中包括汪曾祺。

⑧那天,我与汪曾祺同桌。他的脸色看上去比不久前更黑,想是酒多伤肝的缘故。每次聚会,他最喜饮酒,白酒或黄酒,酒过三巡,兴致愈高,满脸可爱。那天只有啤酒,他喝得不多,兴致似也不太高。参加聚会的多是美术界人士,汪曾祺偶尔站起来与人寒暄几句,大多时间则是安静地坐在那里。

⑨不久,便传来他去世的噩耗。他走得太早,还不到80岁,本可以写出更多作品。一肚子的故事,挥洒不尽的见识,他人如何学也学不来的文字功夫,他把这些都带走了。多可惜,他连一本完整的回忆录都没留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汪曾祺欣赏、推荐《朱光潜先生二三事》的原因。

2.请赏析文中第二段划线的文字。

3.根据文中内容,请你谈谈汪曾祺的“自然天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是1986年认识汪曾祺的,当时汪曾祺向《北京晚报》投的《<朱光潜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好文章》的稿子,至今被作者保存着。

B. 作者叙写往事,娓娓道来,虽然没有高喊对汪曾祺的深切怀念,但他的惋惜与思念,仍然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清晰可辨。

C. 汪曾祺喜静不喜喧闹浮躁,他认为静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修养,所以他在为黄永玉举办的聚会上喝酒甚少,多是一个人安静地坐着。

D. 作者认为,汪曾祺选编的《榆树村杂记》一书风趣幽默,语言质朴,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E.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通过回忆与汪曾祺的交往,表现了对汪曾祺自然天成的认可,并因汪曾祺去世后没有留下一本完整的回忆录而遗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任选5句。

(1)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3)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①

【宋】 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是水盛的样子。③层霄,即层云。④障泥,马荐,垫在马两侧以挡泥土。⑤琼瑶,是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2)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味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猪。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足下弃反天性,冠带          捐:拿出,取出

B. 此非人力,天之所也            建:辅助,帮助

C. 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孰与:与…比,谁更

D. 以其党为守                    假:代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可乃比汉王/ 臣诚恐见欺秦而复赵

B. 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大悦陆生/ 赵王斋戒五日

D.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南越王/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 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 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具北面受命怀王…”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贾极具政治才能。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6.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