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千秋岁·数声鶗鴂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千秋岁·数声鶗鴂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注:鶗鴂(tíjué):即子规、杜鹃。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亦泛指短弦、小弦。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简要赏析下阙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1)上阙描绘了春天逝去、花木零落、梅雨连绵、柳絮飘飞,衰败凄凉的残春之景。 (2)比喻,把心比作那双丝编制的网,中间有千万个连心结;表现了爱情受到抑制时抑郁不舒的心境和对爱情贤贞不移的信念。 (3)借景抒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衬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幽怨和寂寞之情;以景作结,含蓄 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1)描述画面即是对诗歌中意境的考查。学生要准确作答就要把诗歌中诗人选取的意象准确的找出来,然后再根据意象描述出其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本题中“鶗鴂、芳菲、春、残红、雨、梅子、柳絮”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春天逝去,梅雨连绵,花木零落,柳絮飘飞的画面。 (2)从“心似双丝网”可知属于比喻,本体“心”喻体“双丝网”比喻词“似”。表达的感情可从喻体的特征出发思考,双丝网有千千结,说明内心的抑郁不舒。 (3)本题考查表达效果,实际隐含了一个问题就是运用了什么手法,以及手法的表达效果。所以在回答时要注意点明最后两句的手法,再结合语句分析效果。 点睛: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而诗歌鉴赏又是高考语文评价能力综合考试的主要题型,所以对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也就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了。以下几个解题技巧可供参考。1.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会意境,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2.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3.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它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一类考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进士宴礼部,自鼐始。入翰林,为修撰。

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宣宗实录》成,进侍讲,锡三品章服。五年,以杨荣、杨士奇荐,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帝以为贤,进翰林学士。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中官王振挟帝亲征。朝臣交章谏,不听。鼐与张益以阁臣扈从。未至大同,士卒已乏粮。宋瑛、硃冕全军没。诸臣请班师,振不许,趣诸军进。大将硃勇膝行听命,尚书邝埜、王佐跪草中,至暮不得请。钦天监正彭德清言天象示警,若前,恐危乘舆。振詈曰:“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终不从。前驱败报踵至,始惧,欲还。定襄侯郭登言于鼐、益曰:“自此趋紫荆,裁四十余里,驾宜从紫荆入。”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八月辛酉次土木。地高,掘地二丈不及水。瓦剌大至,据南河。明日佯却,且遣使通和。帝召鼐草诏答之。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出,拥以去。鼐、益等俱及于难。景帝立,赠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复官其孙荣锦衣百户。鼐弟鼎进士,历吏科都给事中。

(选自《明史·曹鼐传》)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年进士一甲第一       举:考中    B. 三品章服         锡:同“赐”,赏赐

C. 曰                   詈:责骂    D. 前驱败报至       踵:立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鼐孝顺继母,先任小官吏,后请求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了顺天乡试。

B. 王振挟持皇帝亲征,朝臣交互向皇帝上奏章劝谏,皇帝没有听从他们。还没到大同,军队缺粮,大臣请求班师,王振不答应。

C. 明军在土木堡掘地求水未得,王振就下令转移营地靠近水源,结果阵型混乱,被瓦剌骑兵突入阵中,导致兵败。

D. 在土木堡,皇帝突围不成,后被手下人护拥着离开了,曹鼐等人死于战乱。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

(2)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4.明军土木堡兵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好高鹜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B. 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光靠自己的眼睛去判别事物的对错,有时候也需要听听看看别人的看法。

C. 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时的出现陷阱,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别正确与否。

D. 人生的规划需要自己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是所有人走过的道路都适合你。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①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②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

③史书也很重要。

④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⑤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

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A. ①④③②⑤⑥    B. ④⑥①⑤③②    C. ④⑥③②⑤①    D. ①④②⑤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

A.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世纪80年代,泰晤士河流域就曾发生过铅污染事件,使得天鹅数量骤减。依照清点天鹅的年度报告,有关部门很快推出新规定,及时杜绝了有害行为,使天鹅数量得以恢复。

B.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 《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 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