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进士宴礼部,自鼐始。入翰林,为修撰。

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宣宗实录》成,进侍讲,锡三品章服。五年,以杨荣、杨士奇荐,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帝以为贤,进翰林学士。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中官王振挟帝亲征。朝臣交章谏,不听。鼐与张益以阁臣扈从。未至大同,士卒已乏粮。宋瑛、硃冕全军没。诸臣请班师,振不许,趣诸军进。大将硃勇膝行听命,尚书邝埜、王佐跪草中,至暮不得请。钦天监正彭德清言天象示警,若前,恐危乘舆。振詈曰:“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终不从。前驱败报踵至,始惧,欲还。定襄侯郭登言于鼐、益曰:“自此趋紫荆,裁四十余里,驾宜从紫荆入。”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八月辛酉次土木。地高,掘地二丈不及水。瓦剌大至,据南河。明日佯却,且遣使通和。帝召鼐草诏答之。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出,拥以去。鼐、益等俱及于难。景帝立,赠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复官其孙荣锦衣百户。鼐弟鼎进士,历吏科都给事中。

(选自《明史·曹鼐传》)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年进士一甲第一       举:考中    B. 三品章服         锡:同“赐”,赏赐

C. 曰                   詈:责骂    D. 前驱败报至       踵:立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鼐孝顺继母,先任小官吏,后请求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了顺天乡试。

B. 王振挟持皇帝亲征,朝臣交互向皇帝上奏章劝谏,皇帝没有听从他们。还没到大同,军队缺粮,大臣请求班师,王振不答应。

C. 明军在土木堡掘地求水未得,王振就下令转移营地靠近水源,结果阵型混乱,被瓦剌骑兵突入阵中,导致兵败。

D. 在土木堡,皇帝突围不成,后被手下人护拥着离开了,曹鼐等人死于战乱。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

(2)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4.明军土木堡兵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D 2.D 3.(1)杨荣死了之后,杨士奇经常生病不能处理公务,内阁的事务大多由曹鼐决定。(“既”、“视事”、“决于鼐”) (2)王振想邀皇上到蔚州临幸他的宅第,便不听从这一建议,复转而向东,奔向居庸关。(“幸”、“折”、“趋”) 4.①瓦剌假装退却,通过和谈麻痹明军。②王振突然移营就水造成行阵混乱;③土木堡地高挖不出水。 【解析】 1.D、踵:接连,相继。 点睛:在高三的复习中,文言文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方法。(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二)、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三)、利用语法结构辨别;(四)、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五)、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2.D、皇帝突围不成,被瓦剌人抓住。 点睛: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一一与原文比照验正,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项,排除即可。本题常见的设题陷阱为张冠李戴、时间颠倒、无中生有等等,平时做题注意总结。本题设错点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和上下文的推断能力。 3.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如该题翻译两句,第一句涉及三种句式,第二句有词类活用。 4.本题解答可从文本最后两个语段中概括总结答案。当然,前提是学生要能够基本读懂文言选段的大意才能准确的概括。不能读懂文本,也就谈不上概括总结答案了。 点睛: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与大纲说明对此考点的要求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两点均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评价。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事件细节的表述; (2)整个事件的概括; (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5)某个论点的依据;(6)对人物或事件的评述或争议等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及其细节进行归纳,对主人公的品质进行推断,或对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好高鹜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B. 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光靠自己的眼睛去判别事物的对错,有时候也需要听听看看别人的看法。

C. 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时的出现陷阱,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别正确与否。

D. 人生的规划需要自己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是所有人走过的道路都适合你。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①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②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

③史书也很重要。

④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⑤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

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A. ①④③②⑤⑥    B. ④⑥①⑤③②    C. ④⑥③②⑤①    D. ①④②⑤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

A.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世纪80年代,泰晤士河流域就曾发生过铅污染事件,使得天鹅数量骤减。依照清点天鹅的年度报告,有关部门很快推出新规定,及时杜绝了有害行为,使天鹅数量得以恢复。

B.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 《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 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   ▲   ;竹性直,不   ▲   ;竹心空,不   ▲   ;竹节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

A. 通权达变   趋炎附势   见异思迁

B. 见异思迁   趋炎附势   刚愎狭隘

C. 趋炎附势   通权达变   刚愎狭隘

D. 刚愎狭隘   见异思迁   通权达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