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春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

春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一段有几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表达都存在不得体的一组是

我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

          ①                                                                       ②

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儿子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尽力而为,不会让您失望。

                          ③                             ④

过几天我将托人赠送给您一件礼物……

               ⑤

A. ①④    B. ②⑤    C. ②③    D. ④⑤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得体能力。题中“笑纳”是敬词,用于请人收下礼物,改为“收到”即可;“爱戴”是指敬爱并且拥护,属下级对上级而言,改为“爱护”;把“您的儿子”,改为“弟弟”,显得亲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新型列车具有再生制动功能,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回馈电网或者被相近的车辆吸收,实现环保节能。

B. 2016“国际旅游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开幕,会议围绕“新互联、新供给、新体验”的旅游热点话题为目标进行研讨,共谋行业发展新篇章。

C. 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府广纳群言、广集民智的作用,即日起,政府面向全市征集八届一次会议提案线索,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建言献策。

D. 他原本对本次画展充满期待,但发现大多数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基本上差强人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座清末盐商以重金修建的园林,迄今保存完好,那雕梁画栋,错彩镂金,实在令人惊叹。

②CNN主播卡弗蒂在媒体上大放厥词,信口开河,违背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

③该报消息比较灵通,常有一些独家新闻;大块文章较多,在中上层知识分子中颇有市场。

④他的儿子在华为担任高管,女儿是小有名气的记者,堪称椿萱并茂,做父母的还有什么奢望呢?

⑤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虎,但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

⑥虽说佛门广开,但这座华严寺作为佛门净地,藏之名山不为人所知,还是自有它的道理的。

A. ②③⑤    B. ①②⑥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说明“逍遥”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能够“无所待”。

(2)《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居于陋室不受打扰的安静生活,从反面虚写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高雅情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的诗歌,完成第小题

千秋岁引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①一般认为本词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所作。②指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写砧上的捣衣之声及孤城号角之声,皆以典型秋声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

B. 燕子与大雁的迁徙为秋日常景,有久别思家的寓意,此处以景衬情,表现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

C. “楚台风,庾楼月”,指昔日游赏之乐,“宛如昨”蕴含着今昔对比,表达了美景依旧,人事已非的惆怅。

D. “可惜风流总闲却”写词人自负风流才名,可叹不能为朝廷重用,终遭闲置,表达了抑郁难舒的悲愤之情。

E. 本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岑寂冷清的秋光图;下片即景抒怀,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词人独特的人生体悟。

2.就“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结合全词内容,说说词人梦阑酒醒后的“思量”蕴含着什么样的人生体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B.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C.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D.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嵇绍之父嵇康,和阮籍、山涛、向秀等七人被称为“建安七子”,他们崇尚老庄哲学,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派遣苦闷的心情。

B. 起家,谓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晋书·杜预传》:“文帝嗣立,预尚帝妹高陆公主,起家拜尚书郎。”“起家”一词,当属此意。

C. 谥号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给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缪”属恶谥,有“奸诈”之意,如秦桧的谥号缪丑。

D. 唐是唐尧,这不是指后来的唐朝,而是尧帝的唐,因为尧帝叫陶唐氏;虞就是有虞氏,也就是舜;唐虞是指帝尧、帝舜这两位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嵇绍身世坎坷,颇有才能。他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涛选拔官员时向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明。

B. 嵇绍坚持原则,敢于直言。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因为嵇绍对太常所定谥号坚决不从,朝廷惧怕他而不得不改谥。

C. 嵇绍面对权势,刚直不屈。董艾怂恿齐王冏让嵇绍弹奏音乐,侍候的人呈上琴,嵇绍推辞不接受,认为身居官位,身穿朝服,不可以做伶人之事。齐王冏非常惭愧。

D. 嵇绍忠心护主,皇帝感念。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后,皇帝交代衣服上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

(2)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