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著名田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世称靖节先生。几次入仕,深感官场污浊,终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

B. 荀子,名况,春秋末期思想家,他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性善”的思想,著有《荀子》一书。

C.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著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名篇。

D. 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著有《变形记》一书。

 

B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末期思想家” 错误,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提出了‘性善’的思想”错误,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妨         辜付         精力不继        风声鹤唳

B. 寒喧         讫今         展露头角        迥然不同

C. 鞭挞         怂恿         心无旁骛        光风霁月

D. 诡密         撮和         兴高彩烈        辘辘饥肠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è)    滑(jī)       除(tī)      指气使(yí)

B. 管(jǐn)    寒(jīn)      粮(chōng)   济一堂(jì)

C. (jù )    窠臼(kē)       叱(chà)     (zài)欣载奔

D. 祷(qǐ)     古(chà )     蓬(gāo )    ( xuè )起而飞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思悟网”论坛,主题:关于“未知”。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算起来,选课走班的日子已经快两年了。回顾这两年,走班的学习生活带给了你或你身边的朋友很多不寻常的体验,在你身边一定发生过很多关乎“走班”这个特定环境的故事,你或你的朋友们肯定也有过不少感动、困惑与思考……相信“走班”后的你更“走心”。

请你写一篇文章,结合选课走班的日常,写写你或你的朋友们的故事,写写你们的感动、困惑与思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查看答案

回顾近期我们读过的名著,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⑴请以“选择”或“舍与得”为话题,结合《四世同堂》或《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经历写一段评述性的语言。要求:评述恰切,语言有感染力。

⑵假如你与《红楼梦》中的某个人物相遇,结合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或精神给你的触动,描摹一段你与《红楼梦》作品中人物相遇时的场面。要求:合理想象,描写生动,符合人物的个性发展。

⑶请以“我最喜爱的一则《论语》”为主题写一段推送,简明扼要地阐释这一则《论语》的内涵,并结合现实谈谈它的价值和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季羡林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从书·季羡林卷》,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 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B. 同时在浓雾中出现的鸽子和狗,看起来更有美感。

C. 本文运用了反问、比喻、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

D. 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E. 尼泊尔作家虽有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的,但没有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

2.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3.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4.第⑥段“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模糊美”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模糊美体验的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