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 【清】纳兰性德 峰高独石当头起,影落双溪水。...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  

【清】纳兰性德

峰高独石当头起,影落双溪水。马嘶人语各西东。行到断崖无路小桥通。

朔鸿①过尽归期杳,人向征鞍老。又将丝泪②湿斜阳。回首十三陵树暮云黄。

【注】①朔鸿:从北方向南飞去的大雁。

②丝泪:谓泪如雨丝。韦应物《拟古诗》:“年华逐丝泪一落俱不收。”

1.此词的上阕描绘征途所见之景,这些景物具有       、        的特点。

2.词的结尾句“回首十三陵树暮云黄”很有韵味,请赏析。

 

1.险峻、孤寂(凄冷,荒凉) 2.此句运用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极力渲染傍晚时分越发浓重的暮色,实则加重了征人的思乡之情,更凸显了征人思归而不能的无尽伤感。以景结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使读者在想象中体味征人的心情,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景物形象的考察。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题干要求概括上阕景物的特点,上阙主要描写了征途所见的高峰、独石、溪水、断崖等景物,突出了这些景物的险峻、孤寂的特点。 2.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主要是赏析诗句所运用的手法,可从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的角度思考。正常诗句的结尾主要是抒情的句子,而本词的结尾句“回首十三陵树暮云黄”,是一句写景的句子,所以手法就是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显得意犹未尽,使读者在想象中体味情感,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结合本首词的征人思乡之情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于是论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累百世,弥甚耳               垢:耻辱

B. 今虽欲自雕琢                     雕琢:修饰,美化

C. 其文                         次:次序

D. 孔子陈、蔡                     厄:遭受困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口语遇遭此祸                 通其狂惑

B. 退深惟曰                       孙子膑脚,论兵法

C. 然后是非定                     喟然而叹曰

D. 重为乡党笑                     此人皆意有郁结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书”是一种文体。这里“书”指书信,本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情感任意挥洒,不受羁绊,如江海波涛,汹涌澎湃。

B. 甲文融叙事和抒情于一体,当情浓事切之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以肠一日而九回……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既是叙述又是抒情,使人读之唏嘘。

C. 甲文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心情,并陈说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浮沉”“俯仰”“狂惑”词语,表达了司马迁的消极、悔恨、妥协,是现实压迫之后的情感折射。

D. 乙文略述司马迁的处境、情感与心志,可与《报任安书》中“草创未就,会遭此祸”“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等内容映照,文字精微,思想深沉。

4.翻译划线的句子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2)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银翎的使命

许地山

  黄先生约我到狮子山麓阴湿的地方去找捕蝇草。

    那时刚过梅雨之期,远处的青山还被烟霞蒸着,唯有几朵山花在我们眼前淡定地看那在溪涧里逆行的鱼儿,鱼儿衔着它们的残瓣。

    我们沿着溪涧走。正在寻找的时候,就看见一朵大白花从上游顺流而下。

    我说:“这时候,哪有偌大的白荷花流着呢?”

    我的朋友说:“你这近视鬼!你准看出那是白荷花么?我看那是……”

    说时迟,来时快,那白的东西已经流到我们跟前了。

    黄先生急忙用采集网拦住水面,那时,我才看出是一只鸽子。他从网里把那死的飞禽取出来,诧异说:“是谁那么不仔细,把人家的传书鸽打死了!”

    他说时,从鸽翼下取出一封长的小信来。

    那信已被水浸透了,我们慢慢把它展开,披在一块石上。

    “我们先看看这是从哪里来的,要寄到哪里去的,然后给它寄去,如何?”我一面说,一面看着,但那上头不但地址没有,甚至上下的款识也没有。

    黄先生说:“我们先看看里头写的是什么,不必讲私德了。”

    我笑着说:“是,没有名字的信就是公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披阅一遍。”

    于是我们一同念着:

    你教昆儿带小鸽银翎、翠翼来,吩咐我,若是它们空着回去,就是我还平安的意思。我恐怕他知道,把这两只小宝贝寄在霞妹那里,谁知道前天她开笼搁饲料的时候,不提防把翠翼放走了!

    嗳,爱者,你看翠翼没有带信回去,定然很安心,以为还平安无事。我也很盼望你常想着我的精神和去年一样。

    不过,现在不能不对你说的,就是过几天人就要把我接去了!我不得不叫你速速来和他们计较。

    你一来,什么事都好办了。因为他们怕的是你和他们讲理。

    嗳,爱者,你见信以后,必得前来,不然,就见我不着,以后只能在累累荒冢中读我的名字了,这不是我不等你,时间不让我等你哟!

    我盼望银翎平平安安地带着它的使命回去。

    我们念完,黄先生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谁能猜呢?反正是不幸的事罢了。现在要紧的,就是怎样处置这封信。我想把它贴在树上,也许有知道这事的人经过这里,可以把它带去。”我摇着头,且轻轻地把信揭起。

    黄先生说:“不如拿到村里去打听一下,或者容易找到一点线索。”

我们商量之下,就另抄一张起来,仍把原信系在鸽翼底下。黄先生用采掘锹子在溪边挖了一个小坑,把鸽子葬在里头,回头为它立了一座小碑,且从水中淘出几块美丽的小石压在墓上。那墓就在山花盛开的地方,我一翻身,就把些花瓣摇下来,也落在这使者的墓上。

(选自《许地山文集》)

1.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文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书信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3.文章是怎样叙述女主人公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说,许地山的作品体现了“悲而不伤”的人文情怀。请结合文章结尾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自然美    李泽厚

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说。

但“自然的人化”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美的,但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理解“自然的人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高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这是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

④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

⑤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然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

(选自李泽厚《美学三书》,有删改)

1.下列是关于作者对“自然的人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然的人化”是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分狭义的“自然的人化”和广义的“自然  的人化”两种含义。

B. “自然的人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的对人有害或为敌的没有 改造的自然。

C. 狭义的“自然的人化”作为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

D. “自然的人化”是一个哲学美学概念,是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没有经人改造的天空、大海、沙漠,也可以是“自然的人化”。

B. 作者认为,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等等,只能是一种借用。

C. 就自然美这个美学的难题,作者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

D. 作者认为,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不属于哲学美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需要实证的科学问题。

3.作者认为自然事物怎样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请简要概括说明

 

查看答案

信息化时代,各类广告铺天盖地,而唯有那些有创意有思想的广告能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其中,著名报刊——《南方周末》的广告语就是这样的一则佳作典范。请赏析它的妙处。

“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南方周末》)

 

查看答案

以下划横线的甲、乙、丙三句话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017年,央视主办《朗读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甲〗没有明星大腕,只有来自   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朗读者”,没有声嘶力竭地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朗读。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朗读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朗读族”。〖乙〗看似普通的朗读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丙〗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关注了民族文化——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B.     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