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志远天高...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 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 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 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下联选择下联,其实是考查仿写,对联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可从对仗、结构、平仄三个方面来分析。C项“鲲鹏展翅” 与“秋月芙蕖”结构不同,可首先排除。B 项“荷花”为偏正结构,而“芙蕖”为联绵词,且二者所指物同,故可排除。D项“松竹”为并列结构,所指为二物,也可排除。分析例句,“山”和“水”最为对应,故选A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浸渍        高潮叠起        肤浅        人才倍出

B. 弘扬        相应成趣        拓宽        辽阔无垠

C. 悒郁        仓皇失措        蕴藉        满腔热忱

D. 辟谷        立椎之地        格局        跋山涉水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华(qīng)    可(nìng)      心病(guān)    首回望(qiáo)

B. 接(liàn)    口(chuāng)    春寒(dào)     花惹草(niān)

C. (tiě)     文(fán)       发财(hèng)    按不住(nà)

D. (fǎn)     护(bì)        击机(jiān)    呱坠地(gū)

 

查看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道路有多条:有的是符合众人期望的,有的是顺应自己内心的。前者或许能获得许多掌声,不过可能没有自己的笑声;后者或许无人为你喝彩,但可能你会为自己骄傲。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微写作

学校要求同学们阅读以下名著:

《平凡的世界》《边城》《红楼梦》《雷雨》《老人与海》以上作品中,哪一个人物形象最能触动你?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理由。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冯骥才

你一听到青春少女这几个字,是不是立刻想到纯洁、美丽、天真和朝气?如果是这样你就错了!你对青春的印象只是一种未做深入体验的大略的概念而已。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一个女孩子的十四岁、十六岁、十八岁——无论是她外在给人的感觉,还是内在的自我感觉,都绝不相同;就像春天,它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的三个画面。

你能从自己对春天的记忆里找出三个画面吗?

我有这三个画面。它不是来自我的故乡故土,而是在遥远的维也纳三次旅行中的画面定格,它们可绝非一般!在那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春天来得特别充分、特别细致、特别蓬勃,甚至特别震撼。我先说五月,再说三月,最后说四月,它们各有一次叫我的心灵感到过震动,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憾力的画面。

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简朴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憾人心?

那么,三月的维也纳呢?

这季节的维也纳一片空濛。阳光还没有除净残雪,绿色显得分外吝啬。我在多瑙河边散步,从河口那边吹来凉丝丝的风。偶尔会感到一点春的气息。此时的季节,就凭着这些许的春的泄露,让人产生无限期望。我无意中扭头一瞥,看见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的人也难以想象得出的画面——几个姑娘站在岸边,她们站在一起向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眯缝着眼,撅着芬芳的小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春天的风!她们做得那么投入、倾心、陶醉、神圣。风把她们的头发、围巾和长长的衣裙吹向斜后方,波浪似的飘动着,远看就像一件伟大的雕塑。这简直就是那些为人们带来春天的仙女们啊!谁能想到用心灵的吻去迎接春天?你说,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比这更迷人、更诗意、更浪漫、更震撼?

我心中的画廊里,已挂着维也纳三月和五月两幅春天的图画。这次恰好在四月里再访维也纳,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属于四月这个季节的同样强烈动人的春天杰作。

开头几天,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的留学生小吕说:

    “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就把车子停住,叫我下车,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然后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青草下边藏了一层花儿,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用劲,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我问。

“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换一个样儿。”

可是,当夜冷风冷雨,接连几天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利了,便对小吕说:

“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真有点遗憾呢,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怏怏然吧。外边的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手伸过去,推开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细密的、凉凉的吹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此刻花儿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居然有些气魄!四月的维也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感到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便使眼前的景色定格,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一般人眼中的春天具有纯洁、美丽、天真和朝气的特点,作者却赋予了春天更多的内涵。

B. 本文开头从第一人称写起,后面转换为第二、三人称,这种方式使文章表达更灵活自然。

C. 将青春少女的不同阶段与春天的三月、四月和五月进行对比,衬托出春天的独特魅力。

D. 作者将三月的维也纳描写得美丽动人,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感受。

E. 春天在作者的眼中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给了作者同样的震动,留下深刻的印象。

2.作者为什么说维也纳五月春天的画面能使人感到震撼?

3.作者在描写四月维也纳春天之前,多次表达了自己对四月春天的失望之情,联系下文考虑,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说,“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懂得了春天怎样的品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