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论述类文章,完成小题。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

阅读下面一篇论述类文章,完成小题。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道:“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圣人立象以尽意”,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1.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审美上,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他的小篆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体现了法家“好质而恶饰”的主张。

B. 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省去了大篆的繁缛而更趋简易,是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C. 汉代融合了道家“无为而治”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强调“文” “质”辩证统一的审美观。

D. 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方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2.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促使了包括篆书在内的汉代艺术的繁荣。

B. 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C. 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特别是鸟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D. 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有秦文化的森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

B. 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C. 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D. 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

 

1.C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强调“文” “质”辩证统一的仅仅是儒家的审美观,“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本项以偏概全。 2.试题分析:B项“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错。原文表述是“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3.试题分析:D项表述“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到了“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进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节日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衡量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每到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前后,网上都会有“应不应过洋节?”“中国传统节日应该怎样过?”的讨论。有人认为,洋节日不是洪水猛兽,庆祝一下也无妨;有人认为,传统节日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少上几天班,可以吃到美食;还有人认为,传统节日更应注意其起源、内涵和习俗。

以上这些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请加以修改。(4分)

我叫李明,18岁,是来自××中学的高三学生。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精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我的家乡在青岛,那里依山傍海,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1)必须删除的两个句子:         (只填句子的序号)(2分)

2)需要修改的地方:(2分)

               改为        

                改为        

 

查看答案

下面是题为“如果说”的一段话,仔细揣摩内容的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说,书本凝聚的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______________, 那么树木就是用年轮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和人生;读树,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读书与读树一样,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脱离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民族史研究,将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背离中国历史的本来面目,埋下解构中国历史、削弱中华民族凝聚力,动摇国家安定大局的隐忧,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中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学科发展前景,关系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命运和中华民族未来走向,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

①      ②        ③        ④        ⑤

A. /      从而      总之      无论       还

B. 必     甚至      因此      不仅      而且

C. 都      /         所以      不是      就是

D. /       进而      总之      不但      而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要解决网络文学思想苍白、审美水平不高的问题,网络文学作家要不断寻找衡量网络文学的标准,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学的价值。

B. 艰苦奋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尽管他暂时可能富有,仍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

C. 两会期间陈肇雄表示,自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委扎实落实网络提速降费工作,推动网络建设进程。

D. 中国商务部和菲律宾贸工部3月7日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中菲经贸联委会,会上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