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王问太公①曰:“何如而可为天下?” 太公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王问太公①曰:“何如而可为天下?”

太公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

“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菅胜谷;吾观其臣,邪曲胜直;吾观其吏,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②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选自《六韬》,有删改)

【注】①太公:姜子牙,名尚。②大明:旭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见其阴                      阴:暗地里的活动

B. 同好相趋                      趋:追求

C. 大谋不谋                      谋:显现出谋略

D. 此亡国之征也                  征:征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B. 王其修德以下贤                 其皆出于此乎

C. 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   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 大明发而万物皆照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

B.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

C.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

D.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公认为,器量、诚信、仁爱、恩惠、权势等条件分别对“容天下”“约天下”“怀天下”“不失天下”“保天下”具有重要作用。

B. 太公认为,国君要修养德行,谦逊地对待士人,施恩惠于百姓,不可随意兴兵;倡导和谋划用兵时,需要考虑天道和人道。

C. 太公认为,国君要与百姓同疾苦,同情感,同憎恶,同爱好;国君要为百姓谋利益,不要掠夺民众和别国的利益。

D. “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中的“国”在这里指诸侯国,与“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国”意义相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2)吾观其野,草菅胜谷;吾观其臣,邪曲胜直;吾观其吏,败法乱刑,上下不觉。

 

1.D 2.C 3.D 4.A 5.13.(1)鸷鸟将要发起袭击时,就会收翼低飞;猛兽将要搏击时,就会贴耳伏地;圣贤将要行动时,必先表现出愚钝的神色。 (2)我观察他们的田地里,野草盖过了禾苗;我观察他们的大臣,奸邪之徒压倒了忠直之士;我观察他们的官吏,败坏法纪。 【解析】选自:《六韬》 作者:姜望 年代:周朝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D征:征兆。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虚词的能力。C项,都是副词,才。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项,副词,表婉商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3.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注意标志性的“者”“而”“若”。 4.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A照应错误,“恩惠”对应“保有天下”,“权势”对应“不失天下”。 5.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卑飞”“敛翼”“俯伏”“ 愚色”;(2)“胜”“直”“败法乱刑”“觉”。 参考译文; 文王问太公道:“怎样才能治理好天下呢?” 太公回答说:“器量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爱盖过天下,然后才能怀柔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有天下;权势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去天下;遇事果断毫不犹疑,就像天体运行那样不能改变,像四时更替那样不可变化。这六个条件都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 周文王在酆邑,召见太公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任意杀戮无辜之人,请您辅助我拯救天下民众,您看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君主要修养德性,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以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还没有灾害征兆时,不可先倡导征讨;当人道没有出现祸乱时,不可先谋划兴师。必须看到既出现了天灾,又发生了人祸,才可以谋划兴师征伐;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暗地里的活动,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心情况,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既看到他疏远什么人,又了解他亲近什么人,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情感。实行吊民伐罪之道,政治理想就可以实现;遵循正确的路线,统一天下的目的就可以达到;按一定的秩序建立礼制,礼制就可以确立;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全胜而不经过战斗,以大军临敌而没有伤亡,真可谓是用兵如神了。微妙啊!微妙啊! “能与人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帮助,同爱好而有共同追求。所以,就是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冲车机弩也能进攻,没有沟垒也能防守。真正的智慧不显现出智慧,真正的谋略不显现出谋略,真正的勇敢不显现出勇敢,真正的利益不显现出利益。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使天下人都受害的,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像猎逐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享兽肉的欲望;也像同坐一条船渡河一样,渡河成功,大家都达到了目的;失败了,大家都遭受灾难。这样做,那么天下人就都欢迎他,而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就能够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的诸侯国那里掠夺利益,就能够从别的诸侯国那里获得利益;不从天下掠夺利益,就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利益,民众就拥护他,这是民众给予他利益;不掠取别的诸侯国利益,别的诸侯国就归附他,这是别的诸侯国给予他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就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利益。所以,这种方法使人看不见,这种事情使人听不到,这种胜利使人不可知。微妙啊!微妙啊! “鸷鸟将要发起袭击时,就会收翼低飞;猛兽将要搏斗时,就会贴耳伏地;圣贤将要行动时,必先表现出愚钝的神色。现在的商朝,谣言四起,社会动乱不已,而纣王依然荒淫无度,这是国家覆亡的征兆。我观察他们的田地里,野草盖过了禾苗;我观察他们的大臣,奸邪之徒压倒了忠直之士;我观察他们的官吏,败坏法纪(使法令败坏,使刑罚混乱),朝廷上下却不觉醒。这是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旭日当空,天下万物都能沐浴阳光;正义所至,天下万物都能得到利益;大军兴起,天下万物都会归附。圣人的德化真伟大啊!独到的见地(无人能及),这才是最大的欢乐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1.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不同源。

B. 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 “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 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 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 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 “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

B. 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

C. 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

D. 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闪晃,摇曳着缥缈的梦。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____________。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归牧的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____________劳做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脊(jǐ)摇曳    B. 啾(jiū)劳做

C. 氲(wēn)疲惫    D. 荷(hé)洋溢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清纯  昭示  憧憬    B. 清醇  显示  憧憬

C. 清醇  昭示  希望    D. 清纯  显示  希望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   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

B.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   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

C.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   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

D.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   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②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③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④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后,于11月18 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天大国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⑤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⑥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号称第一部CG 电影的《爵迹》,最令人感慨的是它的演员,全部高颜值,即使演员有点儿瑕疵,也成了几近完美的人,被修得几乎看不出。

B. 如今,支付短信验证码、短信余额提醒等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的重要手段。

C. 精准选派,就是把贫困村最需要的优秀干部派下去,为的是让他们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脱贫增收的路子。

D. 放眼我国的家庭教育,许多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焦虑与日俱增,给予下一代成长的空间不断缩小,生活内容变得愈发单调,似乎只剩下学习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这种人不但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正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地正确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其他种种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东西。

(选自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有删改)

1.为什么说“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请简要概括。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3.怎样才能培养文学趣味?请结合文本回答。

 

查看答案

简答题(10分)

(1)“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此处宝玉“越发无趣”的起因是什么,此后他又如何自我排解这份心情?请简述。

(2)《子夜》中的矛盾冲突展开之前,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序幕——吴老太爷的死。这对揭示主题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却被东吴的陆逊打败,逃往白帝城。他忧郁成疾,临终时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B. 克劳迪斯察觉到杀害老国王的罪行败露,便借哈姆莱特错杀波洛涅斯之事,假惺惺地送哈姆莱特去英国避难,却在书信中让英国国王杀掉哈姆莱特。

C. 《边城》中,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对老船夫变得冷淡,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响雷,老船夫死去了。

D. 鲁迅的作品多取材于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他在《呐喊》中塑造了阿Q、闰土、涓生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E. 查理去印度时,欧也妮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送给他;苦等查理时,父亲抢夺梳妆匣,她拼死保护,并为查理还清债务;被查理抛弃后,她又成全了查理和侯爵家小姐的婚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