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晓晨读完初中,就因家里经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晓晨读完初中,就因家里经济困难,来到城里一家装饰店打工,他很快学会了鉴别装饰材料,并经常买这方面的书阅读,还在闲暇时学会了电脑艺术设计。后来一家大型装饰公司招聘室内设计师,他去后发现应聘人员很多,并了解到那些人最低学历都是大专。于是他干脆退出队伍,坐在长椅上看起报来,等到最后才去面试。小陈说:“先别问我的学历,好吗?我绝对能胜任工作。”于是他指着办公室的地板砖说出了它的优劣,指出了门上的板材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敲敲款式新颖的办公桌,说是实木而不是压制材料做的。负责招聘的人说:“你光会分辨材料还不够啊。”小陈又在电脑上很快做出了一套室内设计方案。最后,小陈被聘用了。

对小陈应聘成功这件事,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历和能力 身在体制中,我们的思想总是随着主流思潮在涌动。 关于学历,那是中国五千年的积淀,史实不需多言。“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刻骨铭心。 在此强大思想覆盖下,全民为之鞠躬尽瘁,步调一致“从娃娃抓起”;教师求学生优质、家长看孩子在校成绩、学生时刻比分数,而且“非此不为”之势愈演愈烈。 太原5岁女童因不会算术题十分钟被扇10余耳光,这是刚刚报道的,这是在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价值诉求之后发生的,5岁女童做数学题,是典型的小学化,为什么幼儿园非要走入“小学化”的魔道?因为功利在作怪。 接着,小学、初中、高中,孩子在成长,而成长的道路却越来越窄,因为人们把普惠的义务教育看成了达到“仕途”、“高薪”、“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孩子们呢?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教育流水线上,无论怎样闪转腾挪,都跳不出应试的如来佛掌心。 曾流行过这样的段子《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家长最担心的是:“我的孩子是不是比别的孩子矮、说话是不是比别的孩子晚、能力是不是比别人差。” 于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公民素养的健全人的教育理想成了学历的祭品。 学历和能力不能成正比,大家也许都认同,但是只要回到实践意识,他们就是“绝对的一致”。 来看201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2年诺贝尔的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约翰•戈登在接受采访中回忆称,他求学时科学成绩曾为全班最后一名,并因此被同学讥讽是蠢蛋,还被老师写报告称不可能成为科学家。现在想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通过这个典型的个案,似乎也在告诉家长和世人,孩子的一生成长和发展,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幼年时更应着力习惯养成、奠基性格,塑造健全、健康、快乐、完整的人格,而不该凭一时的表现就定论终生。 据莫言自述,他1955年出生在山东一个荒凉农村,家里人口很多话题作文 学历与能力的作文(3篇)话题作文 学历与能力的作文(3篇)。在五六十年代,物质生活极度贫困,他像小狗、小猫一样长大。上小学时,碰上文化大革命,在学校跟人家造反,上房拆瓦。文化大革命没结束,就辍学回家劳动,因此他的正式学历是小学五年级。1976年,他参军,离开农村。1984年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期间写出成名作《红高粱》。1988年他到北京师范大学,走上专业创作道路。莫言的作品“幻觉的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获奖评价)。莫言的学历和成功? 不久前故去的周汝昌先生,曾是一个9岁才开蒙的村童,却由于热爱学术而改变了人生。以他的西文功底去当个洋人买办,足可舒舒服服“捞世界”。相反,他抱定一部《红楼梦》,宁为“满纸荒唐言”,付出一生心血。谁能解得了这份孩童般的、毫无功利之心的痴迷? 人啊,为了我们的未来,醒一醒吧!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叙述了小陈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智慧最后被大型装饰公司聘用的故事。此类事情在当下社会时有发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引发我们的思考。文章可以分析小陈应聘成功的原因,如他的经历和心理品质等;也可以表达对他应聘成功的辩证的看法,如:他虽然成功了,但入职以后仍存在一些隐患和危机,可能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后续的发展仍需要继续进行专业的学习,以弥补学历不高的遗憾;也可以从小陈应聘成功这件事看出来用人单位招录人才已经打破了“惟学历论”的思维定式,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可以写像小陈这样“没有文凭的逆袭故事”只是个例,他们成功的关键,也绝对不是“不读书”,我们不能将“读书无用论”奉为圣经,觉得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也许,的确有些人凭借绝佳运气或超强的能力成了佼佼者,但更多的人,则会在盲目跟风和冲动效仿后,重重跌倒,成为炮灰。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可以抓住“小陈”和“用人单位”两个对象分析,从前者来看,主要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从后者来看,主要探究用人选材的标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2016年中国数字电商消费者调查报告》,请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对象

项目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网购在全国总市值中的占比

49.9%

50.1%

电子商务普及率

89%

62%

网购者增速

43%

61%

 

透过途中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三条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师的地位①,而是大师们凭借专业素养修炼出来的。显然,机构评选的“大师”,②不是一码事。人们时常怀念以往的学术大师,尽管没有什么组织给他们颁发证书奖牌之类的东西,但是公众和专业领域自然有一杆称,那些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名字,永远地刻在了历史的荣誉牌坊上,让人铭记。相反,那些不择手段取得大师称号的人,③,被人遗忘。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当然,好的故事在结尾的地方一定要给读者或观众一把开悟的钥匙,要让读者或观众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一点恍然大悟,有一点如梦方醒,这种好故事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如你能给观众或者读者一把开悟的钥匙,             

A. 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B. 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C. 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D. 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改革,就是要对医疗机构主体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否则,不能有效整合医疗资源,一切改革都将无从谈起。

B. 其实,不论网络剧还是电视剧,叙事动人的关键在于其是否会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能否触及社会的集体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

C. 据报道,不少服务行业长期借口“试用”为名,廉价甚至免费使用劳动力,试用期一结束,立马把人赶走,以此来降低成本。

D. 各地方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部署,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和防汛减灾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知名的农村电商平台——淘宝惠首创的县城自生态模式,与中共中央的农业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B. 春运即将来临,滨州市交警大队未雨绸缪,切实做好客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C. 对于高洪波的辞职,于洪尘表示既突然又水到渠成,“竞技体育的成绩和教练的责任相挂钩,作为主教练的高洪波提出辞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D. 家长虽然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家长替老师上岗其实就是越俎代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