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电影表演学把演员分为两类,一类叫本色演员,就是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电影表演学把演员分为两类,一类叫本色演员,就是按自己的个性去塑造角色的演员,比如演员天生幽默,他就把幽默融入到他扮演的所有角色中;另一类叫角色演员,就是按剧本需要去塑造角色,忘掉生活中的自我,不把生活中的个性带入到表演中。

当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该像本色演员一样活出自我呢,还是该像角色演员一样活出个超我呢?对此,你有何看法?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社会舞台,本色出演 人们经常用“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来对人生作比,一幕幕的戏剧交替上演,编剧、场务、演员全是我们自己,而在谢幕的时刻,给自己一份肯定的评判标准永远只取决于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为了无悔的人生,社会舞台的声色犬马之中,应本色出演。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写道:“别人怎么都可以搪塞,却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内心。”纵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如果在和对方交谈时面对的只是一张“假面”,该是有多么恐慌。我们在世上寻求的就是一颗真实的心,一张有生气的脸,而非机械化的“角色”。 角色扮演太深入反而有害。最典型的是《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一角。他在戏中被段小楼指责道:“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在戏剧与现实的界限被清楚地撕裂之后,两行清泪在这张无法卸妆的面容上,虞姬,还是程蝶衣?他自己也迷惑了,继而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拉扯之中。可见,角色扮演极易令人陷入角色与本真的泥淖之中,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原本就治丝益棼的社会面貌中迷失自我。 角色扮演容易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东野奎吾在小说《假面饭店》中展现了一张张虚伪的面容下一颗深不见底的心。主人公在结局为胜利欢欣雀跃的同时对人世的不信任也增加了一分。这个世界,连网络——这个假面中国的世界也发出了“多一分真诚,少一分套路”的呼喊。由此,我们更应该适当地卸下伪装,以坦诚的面貌待人。 本色不仅指人的真实想法的坦露,它更说明一种素质。村上春树认为:“那些独特的经历塑造了独特的人格,而默默地咀嚼痛楚,本身就是为独特人格付出的代价。”社会之所以那么广阔而丰盈,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个跃动的鲜活的生命。在真诚的人格面前,什么伪饰都相形见绌。我们喜欢史铁生,因为他直面自己的缺陷与脆弱,不会假装自己坚强,从而获得真正的强大;我们喜欢莫言,因为他将自己的人格与他生长的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书写了那一代人的淳朴本色;我们喜欢宫崎骏,因为他将自己最童真的心给每一个角色络上了自己原始的希冀......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伟大的真理总是朴实简单的,一个人可以假装自己是学者,极尽曲折,却永远也体会不了一个学者在求知时的热切与狂喜。 在社会舞台上,我们虽然渺小,但唯其渺小,才能看到世界的广阔。所以,不必假装强大来使自己的心日趋冷漠和尖利,不必假装高调来对日常的幸福视而不见。角色扮演的根本是对自己的不满,这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何不接受原本的自己,然后挖掘自己的天性,从而获得真正的价值?因为,人生的终结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摘掉面具之后的脸总是面目全非,而那些本色出演的人,着实成就了另一种伟大。 【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 立论参考材料: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层,最低层是本我,相当于前面提到的无意识部分。本我是最原始的、最难接近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弗洛伊德的本我只追求快乐和满足,而不了解社会现实中的原则; (2)小孩只有本我,随着生长成熟,从本我慢慢生出自我。自我既了解社会现实原则,也了解本我的渴求。它的任务是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存在,它的力来自本我。弗洛伊德将本我与自我比喻为一个人骑马,马是本我,骑马人则是自我。 (3)超我是由自我分出的。它代表社会规范的内化。自我受本我力量的驱使,千方百计伺机满足本我的渴求;但受社会道德规范习俗的制约,慢慢内化为良心、道德观、价值观,以控制自身的行为的观念,这即是超我。超我代表着“每一种道德的限制,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 (4)三者关系是,超我和本我处在直接的冲突中,超我总是阻止或延迟本我得到满足。自我则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停者。它既要千方百计使本我获得满足,又要受超我的监督,遵循自我的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以上三部分如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如不平衡就是一个变态人格。 (5)本我:遵守快乐原则;自我:遵守现实原则;超我:遵守道德原则。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论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3)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4)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       ,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3)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张溥《五人墓碑记》)

(4)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

(5)风一更,雪一更,              。(纳兰性德《长相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老子《道德经》)

1.孔子和老子对待百姓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你更赞成谁的主张?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裴将军宅芦管歌

岑参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夜半高堂客未回,只将芦管送君杯。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注释】①芦管:又名塞管,唐时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一种管乐器。②白狼河北、玄兔城南:泛指辽宁中部一带地区,唐时为东北边防要地。

1.诗人在诗歌当中的情感态度前后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2.诗歌在描写美人演奏芦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雷峰樵叟序

方孝孺

    雷峰樵叟者,台之宁海人也。世居雷峰之下,业诗书,敦礼让-代不乏人,至叟尤为乡邦所敬。叟淳庞邃密,事父母克尽子职,处兄弟和以敬,由是孝友之行闻于遐迩。然不妄交接,遇佻憸之徒恒趋避焉。或以势雄之故强与之善,叟终不屈。遇缙绅之士,延至于家,相与论古今人物贤否,稽疑质惑,虽至浃旬洽月无怠容。乡闾有忿争不辩,县吏相与诣门质诸叟。叟喻以一言,咸悦服而去。雅爱读书,自少至老不倦。子弟耕读有恒度,风晨月夕闻弦诵声则喜,间闻嬉笑俚语,则终日不乐。性颇嗜游观,值春和景明,树林蓊蔚,鸟声嘲哳烟霭间。即幅巾杖履,徜徉于山巅水澨,与樵童牧儿伍,心无厌焉,以樵叟自号。

    或问之曰:“夫驾舟楫,操网罟,出没波涛者,虽不自谓之渔,人固以渔目之。手耒耜,腰镰铚,往来于田亩者,虽不自谓之农,人固以农目之。今叟居必冠裳,行必杖履,所业必诗书。无运斤砟斧之勤,无拾枯束湿之劳,而顾以樵自目,其如名实之何?”叟曰:“若奚言之固也?予恶夫世之人,不修其实,择美名而居之,手未能操简牍,心未能颂章句,辄轩然以儒者自居。法律之莫谙,爵号之莫晓,辄岸然以古之良臣自处。曰长者,曰先生,曰皋,曰夔,己处之而不愧,人呼之而不异。及察其所存,岂有毫发诚身之善,及物之功乎?予病之者良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为者自号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风而归之淳耳且予虽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乐。白云溶溶,弥布崖谷,陇树排青,林溪涨绿,出入烟霞,友于麋鹿,而了不知尘世之荣辱。若夫山林摇落,潭涧澄清,霜呈锦树,壑殷秋声,砉然长啸,山应谷鸣,而杳不知寒暑之变更。推此而言,四时之乐,宁有既乎?彼樵者习事,恐未能知其乐。予虽不躬其事,而彼之乐予能全而有之。庸以自,孰云不称?若奚言之固耶?”或以叟言告同里某,某闻之,俯而思,仰而悟,抚掌而叹,爰作赞,叟姓徐,名山南,字廷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叟尤为乡邦所敬          式:法式

B. 子弟耕读有恒度            课:督促完成

C. 其如名实之何              爽:差错

D. 庸以自                    目:看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樵叟自号                则思无因喜谬赏

B. 出没波涛者                亦将有感斯文

C. 彼樵者习事                与时俯仰,以通狂惑

D. 作赞                    臣韩王送沛公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雷峰樵叟世代居住雷峰之下,以诗书为业,为人孝悌,慎于接物,是一位品德淳厚、志趣高雅之人,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

B. 开头先交代樵叟的为人处事,再通过和渔夫、农夫的对比进一步突出樵叟的志趣,行文紧扣“樵叟”二字,逐层推进,浑然一体。

C. 文章通过问答形式,阐明雷峰樵叟自号“樵叟”的意旨,并借以批评那些名实不副的人物和浮夸的社会风气。

D. 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多用反问,既使行文音韵和谐,有一种参差错落之美,也起到了增强语言气势,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乡间有忿争不辩,县吏相与诣门质诸叟。

  (2)法律之莫谙,爵号之莫晓,辄岸然以古之良臣自处。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予病之者良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为者自号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风而归之淳耳且予虽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个失血的村庄

林纾英

    村庄是什么?是水流潺潺,是遍地长满的野草与野花,有山峦,有梯田与瓜果,还有乡亲自足自乐的笑脸。村庄是铺陈于大地上的一幅农耕画卷。是我的精神家园。

    打开村庄尘封的门,我就看到了这个村庄,看到了一方小院里养着的一群鸡鸭。器宇轩昂的芦花大公鸡满院子追撵着一只母鸡,之后用它强劲的喙扭住母鸡的鸡冠,把那只棕红色老母鸡死死地踩在脚下。我还看到一条老黄狗烦蹀又无奈的耷拉着硕大的舌头满院子转悠,哈喇不断地从它的舌上滴下,落到院子里的土地上。转了一圈后,狗就在门楼下阴凉地方卧下来,一边继续哈达哈达喘着气,一边看院中系着围裙忙碌的女主人。

    傍午,天越来越热了,各家各户院墙内不断地有母鸡下蛋后抻着脖子,一个比一个起劲地“咯咯哒、咯咯哒”自豪而又炫耀的声音传出来。寡妇三翠家的大门一如既往死死地紧闭着,她紧闭着的狭窄门缝从来就不曾透出半丝的闲言碎语。

    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汉叼着一只老木头烟袋沿河边慢悠悠地走着,在他的肩上有一付木铧犁,他身后不远处跟着一头老黄牛,牛不时地甩着尾巴驱赶那些不即不离一路追随着的牛虻与苍蝇。牛背上有一捆青草,后面还有一条追着老牛尾巴撒欢的狗。

    我从村庄那扇尘封已久的门后轻易地就捡拾起这幅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落满了时光厚重的灰尘。当我一点点的拂拭去尘灰、当我细细审视照片的时候,我看到了时光的冷厉,量已经褪去了村庄昔日的温柔与明丽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希望能够回到我从前的村压。

    多年来,无论梦里梦外我一直就在追寻这个村庄,我的车轮不停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滚动,从城市到乡村。再从乡村到城市。我的灵魂也跟随着我的脚步在这三十几分钟的路

上徘徊,就像一只飘忽在半空中的风筝。我在这一头。家乡在另一头。那条长长的路是连

结我和村庄的丝绳。

    我的村庄名字带一个“沟”字,针对这个村庄。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在众多的史志

中我没有找到关于村庄的历史记录,只在一本乡志中发现了对于村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

的简单介绍,可见这个村庄在历史上,在人们眼中有多么微不足道。村庄隐于沟深林密的

群山交叠处,实际上就是群山皱褶处一条大沟里的百多户人家。而就这样一个深居简出的

小村庄,多年以后竟被人们发现了它存在的价值.被人像名贵古董一样从深山里开发与挖

掘了出来。

    许多年来,这个大沟里的村庄一直就像一棵深深根植我心底的枣树,我能记起它开出

的花、结出的果,还有沟里潺潺流淌着的小河。我是闻着它的花香,吃着甜果,喝着甘美

河水长大的山里孩子。如今我的肉身走出了村庄,我的灵魂却从来就没有从那里走出来,

从没有一刻将这个村庄忘记过。我一直被诱惑着,我总惦记着,渴望着能回到它的从前,

去采摘,去收获;我渴望着再次走进村庄的河,用它的清波洗去我一路走来的风尘,滤去

我历经红尘的千百沧桑。

    只是,我没有想到村庄会长出那么多的刺。

    小河干涸了。没有河水滋润的村庄开出了更多的花,是变异的花,无香无色。它结的

果越来越少,却长出了越来越多的刺。村庄在时间久远的干涩与无情磨砺下,青葱被一点

点地锈蚀掉,一天天地露出了它的瘦骨嶙峋,像一个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的贫病者。

    自此后,我一直就在期盼,期盼河流能重回我被时代割裂与瓜分了的村庄,我等着它

去唤醒村庄的沉寂,去滋养灌溉,去医治村庄的贫病。

    我在等着它回来,而它始终没有回来。

    我等来的只是村庄刺的繁盛。尖锐的刺,那么的醒目,那么扎眼。

我被村庄的刺扎得生疼。 

(有删改)

1.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就像一只飘忽在半空中的风筝”?

2.如何理解“我没有想到村庄会长出那么多的刺”中的“刺”的内涵?

3.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本文为什么以“一个失血的村庄”为题?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