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选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

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有删改)

1.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

A. 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

B.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

C. 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也会不断提升。

D. 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美融合,就要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

2.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 世人以为苏轼的才气胜于苏辙,苏轼却认为苏辙的文章超过了他,苏辙其文如其为人,诗品和人品达到了统一。

C. 李白、刘禹锡的“文如其人”和潘安、赵构的“言非心声”形成了对比,说明了“诗品与人品”并不能完全相统一。

D. 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3.综观全文,下列理解和分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

B. 诗品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C. 诗人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D. 诗品出于人品。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1.C 2.D 3.D 【解析】本文阐述了诗品与人品的关系。文段内容辩证,题目难度设置合理。1、3两题略难,2题简单。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1.题干要求是人品为诗品的条件,而C项却说成了诗品为人品的条件。诗品不一定能带动人品提升。A项在原文第2段第一句“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中可找到依据。B项在原文第4段第一、二句“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中可找到依据。D项在原文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中可找到依据。 2.逻辑有误。据原文“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可见,“言非心声”的现象并非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就可以解决的。“只要……就”过于绝对。 3.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此推断于文无据。“诗如其人”,文中说“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和人品是割裂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高三(1)班举办的毕业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让学生谈“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最后班主任老师作了总结,对学生提及的“奋发有为、正直诚实、独立自主、有责任担当”等说法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希望学生们“常回家看看”。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评论。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透过现象谈本质,每个角度不超过40字。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曾在某市做了一场题为“中国智慧漫谈”的精彩讲座。互动环节中,有听众提问道:“今天听您的讲座,主办方安排市领导坐在第一排,公务员坐在正当中,我们这些普通听众一票难求,还只能坐在旁边、后面,对此您有何评价?”这个极为尖锐的问题一经抛出,主持人随即陷入不知所措的尴尬之境;易中天先生则以其惯有的幽默风格回答道:“主办方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领导干部更需要参加学习,接受教育吧!此语一出,全场笑声一片,市委书记带头为之鼓掌。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①              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            。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③               ,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

A. ④②①⑤③    B. ⑤②①③④    C. ④⑤①③②    D. ⑤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城保护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严格各类干预措施的实施范围和工程质量,妥善保护长城遗存的历史风貌。

B. 二胎家庭中,父母应当在“二宝”诞生后,多创造机会,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弟妹的过程中,而不是让他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是多余的。

C. 开发商尽管仍然宣称购房者“在燕郊买房就能落户”,但随着三河市落户政策的收紧,在燕郊买房马上落户已成为过去时。

D.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但是随手乱丢垃圾,人走关灯,损坏桌椅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