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召以为博士。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制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           属:连缀文字,做文章。

B.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秀才:才学优秀。

C. 冯敬之属尽害之,乃贾生       短:说别人的坏话,诋毁。

D. 于是天子后亦之,不用其议     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①文帝召以为博士           ②以为患之兴自此起

B. ①东阳侯、冯敬属尽害之   ②廉颇、赵奢伦制其兵

C. 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②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D. ①堕马死,无后           ②登高招,臂非加长也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制之。

 

1.D 2.A 3.贾谊多次上书,谈及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符合古代制度,应当逐渐削减(节制)。 【解析】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朝代:西汉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中D项应该解释为“疏远”。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中,A项①以……为,②认为。B项,均为“这”。C项,均为“于是,就”。D项,均表示修饰关系。 3.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数””或”“制”。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于是汉文帝后来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后来)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讲理学的老监生”。监生,即国子监生员,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人。也可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B. “敕造宁国府”。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C.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关于官职任免中“降职(罢免)”的词语还有“谪”“擢”“黜”等。

D. “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于其身也,则师焉,惑矣

B. 使人听此朱颜

C. 会盟而谋

D. 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D. 古之学者必有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查看答案

对下列人物的肖像描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3)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4)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

A. 贾探春    贾迎春    林黛玉    贾宝玉

B. 贾迎春    贾惜春    贾宝玉    林黛玉

C. 贾迎春    贾探春    林黛玉    贾宝玉

D. 贾探春    林黛玉    贾惜春    贾宝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