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来人往”,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人来来往往忙于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来人往”,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人来来往往忙于应酬,也形容十分热闹。

“人来人往”可以指路上、街上等处人很多,来来往往。也可以说甲地人去乙地旅游,乙地人去甲地休闲;城里人去乡下钓鱼、爬山,乡下人去城里打工挣钱;人情往来;改革开放,技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从古及今,历史人物的“江山代有才人出”等等。

请以“人来人往”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人来人往 小默是一个沉默的女孩。 小默在沉默中忍受着伤害,像一只受伤的幼兽,而她那含泪的双眸中却透着哀怨。 是的,小默恨母亲。那个孕育她生命的人本该是她最爱的天使,可是天使却飞走了。 小默的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偶尔会发作。天使却在这个时候抛弃了他们父女。从那以后,父亲更加失常,总是打骂小默,他把对小默母亲的恨也撒在了小默身上。 小默不怪父亲,她只恨那个女人,要不是她离弃了自己和父亲,父亲也不会病得这样重。 “如果一家三口在一起,治好父亲的病,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为什么你非要走?”小默呢喃着。在父亲的拳脚和扭曲的神情中,幼兽哭泣着,呻吟着,诅咒着…… 这种抑郁、沉默的生活一直到格子的出现,才裂开了一条缝隙,一缕阳光照进了小默的心房,这使得她滴血的伤口逐渐好转起来。 小默是在幸福酒吧里认识格子的,小默常到那里去,也许是相信在幸福酒吧里真的能找到幸福吧! 小默真的找到了,那时格子在唱《红豆》,声音如王菲一般温柔哀婉,可是格子眼睛里却充满着阳光。 格子对小默说:“小默,我是格子,我要在你的心里画满幸福的格子。” 格子做到了,有格子的日子,小默开朗了很多。 小默不再只嗅到低湿阴暗的小屋里父亲浑身的酒气,她闻到了空气里弥漫着的花香;她不再只听到父亲痛苦的呻吟和恐怖的咒骂声,她听到了阳光下鸟儿欢快的歌声;她不再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抽泣,她学会了在阳光下慢慢舒展双臂、拥抱阳光…… 可是,有一天,小默找不到格子了。酒吧老板说格子好多天没来了。“也许是格子暂时有什么事吧?”小默想。 小默依然每天去酒吧等待格子。一连七天,格子还是没有出现。小默觉得自己又被抛弃了,就连格子也不要她了,她又缩到了角落里。 又是七天过去了,格子依然没有出现。但就在小默绝望的时候,一个粉色的信封送到了她的手中,是格子的。 “小默,我必须走了,以后也许要走得更远。世界很大,有人来,有人往。天使也要飞,但她留下了爱,请你用我给你的幸福的格子装下这些爱,千万不要让这些爱也走了,好吗?” 人来人往,爱却永恒! “我要用我的今生帮更多的人在心上画更多的格子,装更多的爱。——格子” 风中,泪落。 这世间,人来人往,但爱不往。 【解析】试题分析:“人来人往”是一个非常能激发人遐想和沉思的文题。如果想写记叙类的文章,你可以把它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在“人来人往”中表现出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可以把它描写成一个场景,以此来表现对人生万象的洞察和感悟;也可以把它作为文章的一条线索,在“人来人往”中推进情节曲折有致的发展。如果在议论类的文章,可以由表及里,透过“人来人往”的世相,来思考其目的何在、实质何在、意义何在;也可以由人及己,面对“人来人往”的历史长河、现实红尘,思考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保持住心中的那轮明月,怎样才能不迷失自我……但无论你选择何种文体,你都必须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悟和深邃思辨,舍此,你的文章就会流于浅俗和浮泛。 技巧点拨:命题作文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把握内涵,梳理关系。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由表及里,揭示寓意。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题。

都下送辛大之鄂

孟浩然

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注】都下,京城长安。辛大,诗人的朋友。调鼎:烹调食物,比喻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或喻为治理国家的才能。忘机:忘却了追求功名利禄、勾心斗角的心机。式微:衰微、没落。《诗经·邶风》有一篇《式微》写流落在外的亡国之君。

1.颔联“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首联中的“竹林”和颈联中的“田园”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 。湖月照我影,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查看答案

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___________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