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旱,气象部门...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旱,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翻云覆雨,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B. 在巡回演唱会上,王菲配合着《红豆》《天空》娓娓动听的旋律,和观众分享了她成长岁月中的点滴记忆。

C. 继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3号机组发生爆炸后,日本核电风波便一发而不可收,其2号机组又传出爆炸声。

D. “俄罗斯间谍案”曝光以后,俄罗斯的高层人员对此案三缄其口,大家都不愿意对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

 

D 【解析】试题分析: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A.“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或者反复无常B.“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者说话动听,不能形容音乐C.“一发而不可收”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故选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迟钝    嗑碰    摩挲    缉拿

B. 褴褛    惺忪    虐待    贿赂

C. 契据    嘈杂    焦酌    怜悯

D. 秸秆    赘述    游说    咳漱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陷(āo扰(dāo约(wéi)所向披

B. 熟(ān妒()投bèn鼓相应(

C. 止()脑suǐ红(yān轻怕重(niān

D. xuè媚(chǎn)一piē而不舍(

 

查看答案

寄荆州张丞相

王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注释】张丞相:张九龄,他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曾举荐王维为右拾遗。王维写这首诗时,张九龄被奸相李林甫排挤出朝廷,贬到荆州担任长史。     艺植:栽培,栽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 首联用设问句开篇,表明对张九龄的思念,“深”字十分精当地写出诗人遥望的神情。

B. 颔联直抒胸臆,诉说自己仕途的坎坷的处境及对张九龄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

C. 颈联写出张九龄被贬荆州担任长史后,诗人因再无人赏识而过着艰难困顿的生活。

D. 尾联写出诗人寄思念之情于南飞大雁,更以鸿雁过尽,无从寄书,抒发自己难言的隐痛。

E. 这首诗语言华美含蓄处处寄托作者的深切怀念,抒发世无知音,自己也将归老田园的情怀。

 

查看答案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释】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④霍嫖姚:指霍去病。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 颔联没有直接写战争厮杀的场景,在“弯弓”和“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这场战争。

C. 颈联描写了战后的景象,敌人军营空无一人,战争的氛围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去病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来表彰其卓越的功勋。

E. 尽管全诗笔力雄健,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还表现出诗人立下战功却不被赏识的怨恨之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朗曰:“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

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望也,今寇未至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①。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②,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③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抄:掠夺。②阳九之会:指灾难之年或厄运。③宗:宗族,宗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B.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C.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D.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代察举专设童子科,规定儿童(12岁至16岁)能博通经典可以入选,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察举童子是一种奖励天才儿童的方法。

B. 关东,俗称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关东地区是中国北方一个较完整而相对独立的区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内涵。

C. “邑”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城邦。先秦民众聚居地,包括城市或村镇及其附属田地。陶渊明《桃花源记》亦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建安是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古人除了帝王纪年之外,还有干支纪年,天干地支组合,120年循环一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朗善于应答,很有才能。小时候就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少年的敏捷与机智,这种才能在后来被董卓诘问时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 司马朗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赞成,一是因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二是因为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 司马朗认为,如果董卓能够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仔细考虑,就能取得盖世的功业,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

D. 司马朗回到家乡,认为家乡也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于是建议乡亲们跟他一起举家迁到黎明去,但父老们留恋故土,只有赵咨及家人跟着司马朗迁走。

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慢:轻视,不尊重    B. 民不安业,弃居       捐:捐献、上交

C. 纵兵抄掠,民人死者半  且:将,将近    D. 朗收恤宗族,教诸弟   训:教导、训导

5.以下选项中对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A. 唇齿相依的比喻,不能只是指虞国和虢国,温和野王两地也正是这样。现在您离开野王而迁居温县,这是为了逃避早晨死亡的期待。

B. 唇齿相依的道理,难道只是指虞国和虢国吗?温和野王两地就不是吗?现在您离开野王而迁居温县,是为了逃避早晨死亡的期待。

②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C. 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

D. 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谁跟着司马朗迁走,只有同县的赵咨,让家眷和司马朗一起迁往黎阳。

6.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监试者异            且君,国人望也

B. 今寇未至先徙        是摇动民之心开奸宄之原也

C. 诣卓              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D. 人有道其父字者        民人死且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